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内阅读专项复习题有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内阅读专项复习题有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5.此时,你想用什么古诗句表达自己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父爱之舟

我又见到了姑爹那只小渔船。父亲送我离开家乡去报考学校和上学,总是要借用姑爹那只小渔船。他同姑爹一起摇船送我。带了米在船上做饭,晚上就睡在船上,这样可以节省饭钱和旅店钱。我们不肯轻易上岸,花钱住旅店的教训太深了。有一次,父亲同我住了一间最便宜的小客找,半夜我被臭虫咬醒,身上都是被咬的大红疙磨。父亲心疼极了,叫来茶房,掀开席子让他看满床乱爬的臭虫和我身上的疙瘩。茶房说没办法,要么加点儿钱换个较好的房间。

父亲动心了,但我年纪虽小却早已深深体会到父亲挣钱的艰难。他平时节省到极点,自己是一分冤枉钱也不肯花的,我反正已被咬了半夜,只剩下后半夜,就不肯再加钱换房子。

1.这段话选自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又见到了姑爹那只小渔船。”这句话说明( )。 A“我”是第一次看到这只小渔舟。 B“我”对这只小渔舟有特殊的感情。

C这只小渔舟是姑爹送给“我”家的交通工具。 3.我们仅仅是因为生活困难要在船上吃住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哪里可以看出父亲对“我”的疼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七单元 四时景物皆成趣

21 古诗词三首 山居秋暝 王 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请你用曲线画出诗中所表现的诗人追求理想境界的诗句。 2.作者诗中出现几个美好高洁的意象?有何深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自己的话写出你对“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A.首联“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把地点、时间、季节、环境全点出来了。 B.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一静一动,一光一声,先视觉,后听觉,写出了山间自然景物的幽静。

C.颈联“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作者以动写静,以有声衬无声,先听觉后视觉,进一步突出了山间生活的幽静。

D.全诗格调清新,富于生活气息,于诗情画意中寄托了诗人高尚的情怀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22 四季之美

春天最美是黎明。东方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色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红晕,飘着红紫红紫的彩云。

夏天最美是夜晚。明亮的月夜固然美,漆黑漆黑的暗夜,也有无数的萤火虫翩翩飞舞。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只两只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着实迷人。

秋天最美是黄昏。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成群结队的大雁,在高空中比翼而飞,更是叫人感动。夕阳西沉,夜幕降临,那风声、虫鸣,听起来也愈发叫人心旷神怡。

冬天最美是早晨。落雪的早晨当然美,就是在遍地铺满白霜的早晨,或是在无雪无霜的凛冽的清晨,生起能能的炭火,手捧着暖和的火盆穿过走廊时,那闲逸的心情和这寒冷的冬晨多么和谐啊!只是到了中午,寒气渐退,火盆里的火炭,大多变成了一堆白灰,

这未免令人有点扫兴。

1.这篇短文是按照__________________顺序描写的。 2.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选两个词写一个句子。

翩翩( )( ) ( )( )细雨 急急( )( ) 成群( )( ) ( )( )而飞 ( )( )神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短文把表格填写完整。

季节 春 夏 秋 冬 最美的时间 最美的景物 4.春夏秋冬四个部分是( )关系,不分主次,目的是更好地表达( )这个中心。

A递进 B并列 C四季之美 D冬季最美 5. 学习了这篇文章,我们体会到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鸟的天堂

①第二天,我们划着船到一个朋友的家乡去。那是个有山有塔的地方。从学校出发,我们又经过那“鸟的天堂”。

②这一次是在早晨。阳光照耀在水面,在树梢,一切都显得更加光明了。我们又把船在树下泊了片刻。

③起初四周非常静寂。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很快地这个树林就变得很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④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飞起来了。一只百灵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拍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唱着。那歌声真好听。

1.这几段话选自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_,这是作者第____次去那里,时间是

_________。

2.用曲线画出文中的排比句,用直线画出文中的拟人句。并说说修辞手法使用的好处。

3.这几段话主要写了( )。

A着重写了“天堂”里的居民──鸟儿热闹活动的情景。 B着重写了鸟儿们放声歌唱的快乐情景。 C着重写了鸟儿飞翔的样子。

4.这段话是属于(静态描写 动态描写)(正确的打√),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空)

第八单元 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宋】苏轼

25 古人谈读书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1.解释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①漫浪: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三到之中,心到最急。②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书中的“三到”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说“三到之中,心到最急?”(用原文句子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最后一句话表达的是只要专心读书,眼与手就会积极配合好的。 B最后一句话用设问句式强调“心到”的重要性。 C最后一句话的意思是:心已经到了,眼口难道会不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