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湖北省黄石市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1)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完整word版)湖北省黄石市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1)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3)分析图乙得出结论;

(4)因忽略绳重和摩擦,故额外功的唯一来源是克服动滑轮的重做的功,分别写出有用功、额外功、总功的表达式,根据图乙中的信息,由机械效率η==

=

求G;

,当有效段数为3时,即为最省力的绳

(5)因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力F=子的绕法,根据“偶定奇动”连接.

【解答】解:(1)实验时,应匀速竖直向下拉动弹簧测力计,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此时测力计示数才等于拉力的大小;

(2)由图可在,绳子的有效段数为n=2,因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与物体升高的高度h的关系为:s=nh,两边同除以时间t,则有v自=nv物,

故若重物以0.1m/s的速度匀速上升,则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移动的速度为:v自=nv物=2×0.1m/s=0.2m/s;

(3)改变动滑轮重,提升同一物体进行多次实验,获得数据并绘制出如图乙所示的图象,分析可知:被提升物体所受的重力相同时,动滑轮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低;

(4)分析图象中的A点可知,动滑轮的重G动=1N,对应的机械效率η=75%,设物体提升的高度为h,W有=Gh,因忽略绳重和摩擦,故额外功的唯一来源是克服动滑轮的重做的功,W额外=G动h,总功: W总=W有+W额外=Gh+G动h, 机械效率η=

=

=

,即75%=

,故G=3N.

(5)某同学想进一步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是否与承担动滑轮的绳子的段数有关,原图中绳子的有效段数为2,因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力F=

,当有效

段数为3时,即为最省力的绳子的绕法,根据“偶定奇动”,绳子的一端先从动滑轮连起,如下所示:

第21页(共29页)

故答案为:(1)匀速;(2)0.2;(3)低;(4)3;(5)如上所示.

17.如图是“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实验中钩码完全相同,个数不限)

(1)在实验前,发现杠杆左端略高于右端,应将螺母向 左 调节,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在图甲中的A处挂2个钩码,要使杠杆水平平衡,在B处应挂 3 个钩码.

(3)在图乙中的C处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F,使杠杆水平平衡.当拉力F向右倾斜时,仍要保持杠杆水平平衡,拉力F的大小将 变大 ,原因是 阻力和阻力臂不变时,动力臂会变小 .

(4)若保持左侧在A点悬挂2个钩码不变.某同学依次在O点右侧第一格、第二格、第三格、第四格处悬挂相应的钩码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请算出相应钩码的个数,并将对应的数据在坐标纸图丙描点,绘出钩码个数与力臂格数的图象.

【考点】7U: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

【分析】(1)当杠杆左端略高于右端时,说明杠杆的右端力大而下沉,左端力小而上升.应将螺母向左调节,杠杆才能平衡;

(2)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推出B处所挂钩码的个数;

(3)当拉力F向右倾斜时,其力臂会变小.要保持杠杆水平平衡,拉力F的大

第22页(共29页)

小就变大;

(4)根据表格中数据进行描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阻力和阻力臂的乘积不变时,从图象中选择动力和动力臂的对应值,得出动力跟动力臂的乘积也不变.

【解答】解:(1)杠杆平衡的调节和天平调节类似,当杠杆左端略高于右端时,说明杠杆的右端力大而下沉,左端力小而上升.应将螺母向左调节,相当于向左端增加了力,杠杆才能平衡.

(2)由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知,杠杆左端挂两个钩码,其力为2G,力臂为3格.右端力臂为2格,则力F2=

,即右端要挂3个钩码.

(3)在图乙中的C处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F,使杠杆水平平衡.当拉力F向右

倾斜时,其力臂的长度将会变小,由于阻力和阻力臂都不变,所以动力会变大;

(4)由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知,杠杆左端挂两个钩码,其力为2G,力臂为3格.右端力臂为1格,则力F2=

,即右端要挂6个钩码.

由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知,杠杆左端挂两个钩码,其力为2G,力臂为2格.右端力臂为2格,则力F2=

,即右端要挂3个钩码.

由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知,杠杆左端挂两个钩码,其力为2G,力臂为3格.右端力臂为3格,则力F2=

,即右端要挂2个钩码.

由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不变,F2L2成反比;

根据表格中数据进行描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如图所示:

故答案:(1)左;(2)3;(3)变大;阻力和阻力臂不变时,动力臂会变小;(4)如上图.

第23页(共29页)

18.如图甲ABCD为一油桶的截面图,其中油桶的高AC为80cm,油桶的直径CD为60cm,重力为500N,若想使该油桶绕D点翻转. (1)请在甲图中依据最大力臂作出最小推力的示意图. (2)这一过程中推力所做的功至少为 50 J.

【考点】7T:杠杆的应用;EC:功的计算.

【分析】(1)要做出杠杆中的最小动力,可以按照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①确定杠杆中的支点和动力作用点的位置; ②连接支点与动力作用点,得到最长的线段; ③经过动力作用点做出与该线段垂直的直线; (2)根据W=Gh算出功.

【解答】解:(1)想使该油桶绕D点翻转即以D为支点,作用力在A点,则AD作为动力臂最长,此时动力也最小,最省力,如下图所示:

(2)油桶的高AC为80cm,油桶的直径CD为60cm,由甲到乙,重心下降×80cm﹣×60cm=10cm=0.1m,

第24页(共2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