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湖北省黄石市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1)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完整word版)湖北省黄石市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1)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解答】解:

由图知,缝纫机脚踏板在使用时,支点点为O,动力为F1,阻力为F2,动力臂小于阻力臂,该杠杆属于费力杠杆. 故选B.

12.如图所示,放置在水平面上甲、乙两个实心圆柱体,它们对地面的压强刚好相等.其中甲的高度小于乙的高度,甲的底面积大于乙的底面积,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的密度大,甲的质量小 B.甲的密度大,甲受到的重力大 C.甲的密度小,甲的质量大 D.甲的密度小,甲受到的重力小 【考点】86: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分析】实心圆柱体对地面的压力等于物体自身的重力,对地面的压强根据公式p==

=

=ρgh可求甲、乙两个实心圆柱体密度的大小关系;根据公式p=

可求两者的重力大小关系.

【解答】解:实心圆柱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p==

=

=ρgh,

因甲、乙对地面的压强相等,且h甲<h乙, 所以,ρ甲>ρ乙,即甲的密度较大,故CD错误; 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且S甲>S乙,

所以,由p==可知,G甲>G乙,即甲的重力较大,甲的质量大,故A错误、B正确. 故选B.

13.如图,是小球从某高度处由静止下落过程中,路程h与时间t的关系图.则

第17页(共29页)

图中能正确表示重力对该球做功的功率与速度关系的图象是( )

A. B. C. D.

【考点】FG: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

【分析】根据W=Gh和P=得出重力对该球做功的功率P与速度v的关系,然后根据表达式判断对于的图象.

【解答】解:重力对该球做功的功率: P==

=Gv,

据此可知,重力对该球做功的功率P与速度v成正比, 则P﹣v图象应是过原点的斜直线,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14.如图所示,密度为ρ、厚度为d、边长为L的均匀正方形薄板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其右端与桌子边缘相平.板与桌面间的光滑程度不变,现用水平力向右推薄板使其运动,在推薄板的过程中薄板对桌面的压力F、压强p和摩擦力f的变化情况是( )

A.p、F、f均不变

B.p大小由ρdg增大为ρdg,F不变、f变大 C.F大小由ρL2dg减小为ρL2dg,p不变、f变小 D.p大小由ρdg增大为ρdg,F、f不变

第18页(共29页)

【考点】86: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7D:摩擦力的大小.

【分析】(1)均匀正方形薄板对地面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根据密度公式和体积公式、重力公式表示出其大小,根据面积公式分别求出两种情况下的受力面积,根据p=求出两种情况下薄板对桌面的压强;

(2)摩擦力的大小只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的大小有关,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不变,摩擦力的大小不变.

【解答】解:(1)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

所以,用水平力向右推薄板使其运动的过程中,薄板对桌面的压力F不变,故C不正确; 压力的大小为: F=G=mg=ρVg=ρL2dg,

右端与桌子边缘相平时,受力面积S1=L2, 此时薄板对桌面的压强p1=

=

=ρdg,

当用水平力向右推薄板使其运动时,受力面积S2=L×(L﹣)=此时薄板对桌面的压强p2=

=

=ρdg,

所以,p大小由ρdg增大为ρdg,故A不正确;

(2)因摩擦力的大小只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的大小有关,

所以,在用水平力向右推薄板使其运动的过程中,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不变,摩擦力的大小不变,故B不正确,D正确. 故选:D.

二、填空题(共4小题,满分30分)

15. 托里拆利 实验测出了大气压强的值,阿基米德通过多次实验得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 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 . 【考点】8E:大气压强的存在;8O:阿基米德原理.

【分析】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很多,而最著名的实验就是马德堡半球实验;历

第19页(共29页)

史上首先测出大气压的数值的实验是托里拆利实验,他借助水银利用了平衡法测出了大气压的数值;阿基米德原理发现了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故据上面的知识分析判断即可解决. 【解答】解:

托里拆利第一次通过实验测出来大气压值,这就是著名的托里拆利实验; 阿基米德原理发现了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等于它排开液体的重力.

故答案为:托里拆利;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

16.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与动滑轮重G动的关系:(忽略绳重和摩擦)

(1)实验时,应 匀速 竖直向下拉动弹簧测力计;

(2)若重物以0.1m/s的速度匀速上升,则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移动的速度为 0.2 m/s

(3)改变动滑轮重,提升同一物体进行多次实验,获得数据并绘制出如图乙所示的图象,分析可知:被提升物体所受的重力相同时,动滑轮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 低 .

(4)分析图象中的A点可知,被提升物体所受的重力为 3 N.

(5)某同学想进一步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是否与承担动滑轮的绳子的段数有关,请在丙图中画出最省力的绳子的绕法.

【考点】F8: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测量实验.

【分析】(1)实验时,应匀速竖直向下拉动弹簧测力计;

(2)判断绳子的有效段数,根据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与物体升高的高度h的关系为s=nh推导出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与物体上升速度的关系求解;

第20页(共2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