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2017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5)用质量相同密度(或体积)不同的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测量其受重力,验证物体所受的重力与密度(体积)无关;用橡皮泥改变形状来验证物体所受的重力与形状无关;将铁环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用酒精灯加热使其温度变化,来验证物体所受的重力与温度无关……至于物体所受的重力与地理位置的关系简单介绍即可。 三、重力的方向

1、实验:用细线把物体悬挂起来,挂在铁架台上。用细线把物体悬挂起来,线的方向跟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一致,这个方向就是我们常说的“竖直向下”的方向。建筑工人在砌墙时常常利用铅垂线来确定竖直的方向(图7.3-4),以此来检查所砌的墙壁是否竖直。

请同学们想想是否有其他应用?(比如贴画;水平仪) 2、由此可知:重力方向竖直向下。

我们站在地面上,脚朝下,站得很稳。但地球是球形的,在我们脚“下”的南美洲居民,好像是脚朝“上”的(图7.3-5),他们为什么也站得很稳呢?

想想看,通常所说的“下”,到底指的是什么方向?

四、重心

1、让学生看课文第12页第1自然段,使学生知道:地球吸引物体的每一部分。但是,物体受到的重力可以看成集中在一个点上,这个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重心位置跟物体的形状、材料是否均匀等有关。

2、对于材料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就是这一

物体的几何中心。如:均匀正方体的重心在它的 中心,均匀球体的重心在它的球心,粗细均匀的 木棒的重心在棒的中点等。

3、对于“不倒翁”现象:不倒翁不倒的原因是它的重心较低, 并且重力的作用使它回到原来的位置。

4、为了研究问题方便,在受力物体上画力的示意图时,常常把力的作用点画在重心上(图7.3-7)。 5、简介悬挂法。

五、从月球为什么做绕着地球说起

1、指导学生做图7.3-8所示的实验:用一根细线拴一块橡皮,甩起来,使橡皮绕手做圆周运动。

9

问学生:这时,你会不会觉得橡皮需要用线拉住才不会跑掉?

让学生联想:橡皮绕手做圆周运动时,需要用线拉住,也就是说,橡皮绕手做圆周运动时,需要一个力拉住才不会跑掉。天上的月亮绕地球转动也不会抛掉,是不是也有一个力把它拉住呢?答案是肯定的。

2、教师:物理学家牛顿对类似的现象进行了研究:

牛顿认为,地球和月亮之间存在互相吸引的力,这个力跟地球吸引地面的物体,是同一种力。牛顿精心研究了历史上很多科学家的研究成果,推而广之,找到这样一个真理: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在到天体,小到灰尘之间,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力,这就是万有引力。

六、万有引力与航天

万有引力不需要物体接触:万有引力大小与互相吸引的物体的质量有关;人类探索宇宙首先要摆脱地球引力,必须加大飞行速度,上一章给出第一宇宙速度(7900m/s)即航天器摆脱地球引力沿地球表面作圆周运动时必须具备的速度。(神舟系列) 七、练习: 1、月球对它表面附近的物体也有引力,这个力大约是地球对地面附近同一物体引力的1/6。若一个连同随身装备共90 kg的航天员到达月球表面,月球对他的引力大约是多少牛? 2、一个桥头立着如图7.3-11所示的限重标志牌。汽车对该桥面的压力超过多少牛时,桥就可能被损坏?

3、一个木块从斜面上滑下,并在水平面上继续滑动。请分别画出木块在斜面和水平面时所受重力的示意图(图7.3-12)。

4、画出右图中小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五)板书设计与小结

一、重力:(G):地球表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二、重力的大小:物体所受的重力和它的质量成正比

G/m=g 或 G=mg 其中g=9.8N/kg

符号的意义及单位: G----重力----牛顿(N) m----质量----千克(kg) 三、重力的方向:重竖直向下

四、重心----重力的作用点: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其重心在几何中心上 五、万有引力: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力。 (六)课后反思

10

第7章《力》复习

复习目标:

1、知道力的定义及力的单位,以及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会画力的示意图。 2、知道什么弹力,理解拉了越大弹簧伸得越长,会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

3、知道什么是重力,理解重力与质量的关系,理解重力的方向总是向下的及其应用。 重点:弹力与重力的概念与力的三要素的理解。 难点:力的示意图的画法。

教学方法: 本课以梳理式教学模式为主,结合问题法、启发法、归纳法、多媒体辅助法 教学过程: 一、关于力

1.怎样判断物体受到力的作用:

当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时,也就是力产生效果时,可以判断物体受到了力的作用。

例1 左面各图可以说明力改变了。

右面各图说明了力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2.想一想:左面这两幅图说明的物理问题?

例3.想一想:右面这两幅图说明什么道理? 例4 下列关于力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两个物体接触时才能发生力的作用B.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C.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D.物体间发生力的作用时,不一定要接触 例5 在湖水中划船时,使船前进的动力是()。

A.桨对水的推力B.水直接对船的推力 C.人对船的推力 D.水对桨的推力

例6 如图所示,用电线将电灯吊在天花板上,下述几对力中属于相互作用的是()

A.电灯对电线的拉力和电线对电灯的拉力B.电线对电灯的拉力和电线对天花板的拉力

11

C.电灯受到的重力和电灯对电线的拉力D.电灯受到的重力和电线对电灯的拉力 二、重力与弹力

重力与质量不同: 物理量 质量 重力 概念 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方向 没有方向 总是竖直向下 位置 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同一物体在任何同一物体在地球不同地方或不同高度,重力大小略为不同 区别 影响 地方,质量不变。 单位 千克(kg) 牛顿(N) 符号 m G 测量 天平 弹簧测力计 联系 G=mg 例7 下图中,所表现的力不是弹力的是()

例8 下列几种测量工具中,哪种是用来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A.刻度尺 B.弹簧测力计 C.天平 D.温度计 例9 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列注意事项中错误的是() A.使用前必须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线上 B.在太空运行的飞船中不能使用弹簧测力计 C.使用中,弹簧、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摩擦 D.测量力的大小不能超出测量范围 例10 关于重力的正确说法是( )

A.向上抛的小球在向上运动过程中不受重力作用 B.空中飞行的飞鸟不受重力作用 C.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就是此物体的重心D.一个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例11 手握绳子从井中提水,手受到竖直向下的拉力.此拉力的施力物是( ) A.水桶 B.水 C.手 D.绳子

例12 一个弹簧测力计在钩上挂了几个钩码,弹簧测力计示数为G,若将弹簧测力计倒过来,将钩码挂在吊环上,手提测力计钩,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 A.大于G B.等于G C.小于G D.无法确定 例13 下列给出的现象中,物体运动状态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A.关闭发动机后向前滑行的汽车 B.汽车匀速转弯 C.正在空中匀速下降的伞兵 D.钟表来回摆动 例14 对于重力的理解,下列正确的是:( )

A.重力的大小不随物体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