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2017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物理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教科书采用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以学习发展水平为线索,兼顾到物理知识结构的体系。这样编排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又保持了知识的结构性。

教科书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把学生当作第一读者,按照学习心理的规律来组织材料。全书从第七章到第十二章以及新增添的物理实践活动和物理科普讲座,每章开头都有几个问题,提示这一章的主要内容并附有章节照片,照片的选取力求具有典型性、启发性和趣味性,使学生学习时心中有数。章下面分节,每节内都有些小标题,帮助学生抓住中心。在引入课题、讲述知识、归纳总结等环节,以及实验、插图、练习中,编排了许多启发性问题,点明思路,引导思考,活跃思维。许多节还编排了“自我评价”和“家庭实验室”,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讨论的问题,促使学生多动脑、多开口。

二、学情分析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处于积极状态,经过认真的观察、实践、思考,才能体会物理现象中蕴含的规律,产生探究物理世界的兴趣,理解所学的物理知识,获得相应的能力。

上学期期末考试,我校考试情况如下:

实考 441 最高分 95.0 最低分 12.0 均分 67.20 优秀数 123 优秀率 27.9% 及格数 314 及格率 71.2% 低分数 36 低分率 8.2% 标准差 17.31 过有效有效分人数 人数 277 246 从表格可以看出,学生的基础差异比较大,基础知识掌握较好的不足30%,另有30%的学生基础薄弱,有些学生讨厌理科学习,个别学生小学数学知识都未掌握;学生学习兴趣不浓,作业马虎了事,抄袭作业严重且作业格式不正确,写字不认真;部分学生学习虽然刻苦,但十分吃力,效果不好,这主要是学生学习方式方法问题。所以培养学生物理学习兴趣,形成正确的学习习惯,抓好基础知识,是物理教学工作的重点。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A、初步认识力学的基本内容。

B、初具了解物理学及其相关技术中产生的一些历史背景,能意识到科学发展历程的艰辛与曲折。

2、过程和方法:

A、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的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有初步的观察能力。

B、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初步认识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学习信息处理方法,有初步的信息处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能保持对自然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对大自然有亲近,热爱和谐相处的情感。

B、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四、教学措施:

1、鼓励科学探究的教学

在现代社会和科学工作中,个人之内与团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是十分重要的,要注意学生这方面良好素质的形成。

1

2、帮助学生尽快进入自主性学习的轨道。在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自己进行知识模型的构建,而不是去复制知识,学生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才是至关重要的。

3、讲求教学的多样性与灵活性,努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不能默守陈规,应该要时时更新教学方法。要充分运用多媒体,进行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让科学进入物理课堂,让新的理念武装学生头脑。使得受教育的学生:学习的观念更新,学习的内容科学,学习的方法优秀。

4、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新教材不仅在传授文化知识,更注重于培养能力。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已有的各类实验,做到一个一个学生过好训练关,凡是做不好一律重做,直到做到熟练为止。

五、教学进度:日期2017--2--12

周次 第1周 第2周 第3周 第4周 第5周 第6周 第7周 第8周 第9周 第10周 第11周 第12周 第13周 第14周 第15周 第16周 第17周 第18周 第19周 第20周

日期 2.13-----2.19 2.20-----2.26 2.27---3.5 3.6----3.12 3.13----3.19 3.20-----3.26 3.27----4.2 4.3----4.9 4.10-----4.16 4.17-----4.23 4.24-----4.30 5.1-----5.7 5.8-----5.14 5.15-----5.21 5.22------5.28 5.29-----6.4 6.5-----6.11 6.12---6.18 6.19---6.25 6.26---7.2 教学内容安排及课时 7.1 力 7.2 弹力(4课时) 7.3重力单元复习与测试(4课时) 8.1牛顿第一定律 8.2二力平衡(4课时) 8.3摩擦力单元复习与测试(4课时) 9.1压强 9.2液体压强(4课时) 9.3大气压强9.4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4课时) 单元复习与测试(4课时) 10.1浮力 10.2阿基米德原理(3课时) 期中复习(4课时) 期中复习与期中考试 10.3浮沉条件及应用及概念专题(4课时) 浮力的计算专题、图像专题(3课时) 浮力实验专题、单元复习与测试(4课时) 11.1功 11.2功率(4课时) 11.3动能和势能 11.4机械能及其转化 单元复习与测试(4课时) 12.1杠杆 12.2滑轮(4课时) 12.3机械效率(4课时) 单元复习与测试(4课时) 期末复习(4课时) 期末考试放暑假 2

备注 清明放假 五一放假 74课时

第7章力

第一节力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 (2) 知道力的作用效果。

(3) 知道力的三要素,会用示意图表示力。 (4) 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

(2)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观察体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2)从力用三要素表示的事例中认识科学方法的价值。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1)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2)力的三要素,用示意图表示力。 2、教学难点 (1)力的概念

(2)认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解释有关现象。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攀岩者仅靠手脚灵活运用抓、撑、蹬等动作, 用“力”实现身体的平衡。什么是力呢? 二、力是什么

物理学中所说的力是什么呢?

根据我们的日常生活经验,同学们来举一些力现象的例子好吗? 人 提 木桶 熊猫 攀 竹枝 拖拉机 拖 车 地球 吸引 苹果 ?? ?? ?? ??? 物体作用物体

根据分析你能得出力是什么吗?(先讨论)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在物理学中一般用字母F来表示力,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N。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是1 N。

讨论:单独一个物体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吗?不接触的物体间一定没有力的作用吗? 小结:在这些例子中,总有两个物体存在,那我们将其中一个物体叫施力物体,另一个物体叫做受力物体。

①力的产生不能脱离物体,且需要两个物体,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

请大家再分析图中,那些是受力物体,那些是施力物体?

②不直接接触也能产生力的作用,直接接触时也要发生作用(即:推,拉,压,挤排斥等)

3

才会产生力。如磁铁吸引铁钉;地球吸引月亮等。 二、力的作用效果

(1)教师演示图7.1-1甲实验,学生交流图中物体形状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甲乙丙

请一位学生演示图7.1-1乙、丙实验,看看弹簧的形状(长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在拉力的作用下,弹簧的长度伸长;在压力的作用下,弹簧的长度缩短。) *结论: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2)教师演示图7.1-2所示的实验。

问题:小钢珠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运动,当磁铁靠近小钢珠时,会发生什么现象? 实验结束后,学生交流所观察到的现象:

告诉学生: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静止是一种特殊的运动状态。无论物体是从静止到运动,还是运动速度或者方向发生变化,都可以认为是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

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指物体的运动速度或方向发生了变化。 *由此得出结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让学生再举些例子然后自己根据上述事件概括力作用的效果。 三、力的三要素

1、提出问题:力作用的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2、让学生提出猜想:

3、师生共同讨论并举例验证猜想:投篮时用力不同,或方向不同,效果不同等等。 4、教师探究:教师推门实验:每次手的位置距离门轴远近不同,用的力不同。

5、学生探究:将物理课本放在课桌上,使用大小相同、方向相同的力,分别推课本的三个不同的位置,观察效果相同吗?

让学生总结:力所产生的效果跟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有关。 我们把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叫力的三要素。 四、力的示意图

画力的示意图的要领:确定受力物体、力的作用点和力的方向,从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在同一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

还可以在力的示意图旁边用数值和单位标出力的大小,把力的三要素都表示出来。 五、探究: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