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江苏省扬州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扬州市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

高二历史(选修)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总分12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注意事项: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写在答题纸的对应位置。选择题答案按要求填涂在答题纸上;非选择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方框内,写在试卷上无效。 .......

第Ⅰ卷 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合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墨子》里有这样一段话,巫马子对墨子说:“我与你不同,我不能兼爱。我爱邹国人胜过越国人,爱鲁国人胜过邹国人,爱我家乡的人胜过鲁国人,爱我家族的人胜过家乡人,爱我的双亲胜过家族人,爱我自己胜过爱我双亲。”据此判断,巫马子属于

A.道家 B.儒家 C.法家 D.墨家

2.王阳明在庐陵担任县令时,属僚抓到一个盗贼。阳明亲自审问,并对盗贼讲了一番良知的道理。贼大笑,问他:“请告诉我,我的良知在哪里?”当时是热天,他叫贼脱光了上身的衣服,又说:“还太热了,为什么不把裤子也脱掉?”贼犹豫了,说:“这,好像不太好吧。”他向贼大喝:“这就是你的良知!”这一故事说明了

A.人人都有良知,良知是其本心的表现 B.理是万物本源,强调格物致知 C.“致良知”的关键在于“知行合一” D.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3.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中说:李贽不承认女性的天性低劣,屡次称颂武则天为“好后”,认为女人的才德不比男人差。但他赞扬有成就的女性,并不等于提倡男女平权。一个明显的证据是李贽不遗余力地褒扬寡妇的守节。对此认识最为合理的是

A.李贽摒弃了以儒家纲常为标准的道德观 B.李贽思想有自相冲突的成分 C.李贽思想已经属于近代民权主义的范畴 D.李贽主张挑战了理学的正统 4.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开篇阐述人类设立君主的本来目的是为了“使天下受其利”“使天下释其害”,然而后来的君主却“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益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故其认为“天下不能一人而治,则设官以治之。”以下主张符合黄宗羲思想的是

A.废除君主制度 B.君臣共治天下 C.实行君主立宪 D.提倡公平法治 5.《梦溪笔谈》记载:“版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五代时任宰相、太师等职)

始印五经,已(通“以”)后典籍皆为板本。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据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此记载可作为活字印刷发明的证据之一 B.雕版印刷在隋唐时期已经得到了广泛使用 C.活字印刷术出现后迅速取代了雕版印刷 D.活字印刷普遍具有方便、“神速”的特点 6.某一字体的最大价值就是“飞跃式地扩大了书法的表现空间,促进了‘作为戏剧的书法’的形成”。以下作品最能体现这一价值的是

A B C D

7.“历历开元事,分明在眼前。无端盗贼起,忽已岁时迁。巫峡西江外,秦城北斗边。为郎从白首,卧病数秋天。”(杜甫《历历》)据此,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文学作品是时势及其变迁的反映 B.表现了杜甫诗作浪漫主义的特征 C.可作为研究当时历史变迁的旁证 D.作品表现出凝重沉郁的艺术风格 8.1876年郭嵩焘出使海外期间常写信给李鸿章,报告派到西洋的留学生不限于机械一门,学政治、经济的都有,劝其扩大留学范围。他的这些言论引起了士大夫们的谩骂,有人说他是“汉奸”。结果,他出使不到两年就回国了。这说明

A.李鸿章的洋务思想日趋保守 B.郭嵩焘对西方体制过于推崇 C.郭嵩焘的主张超越主流思想 D.清廷的对外政策发生了变化

9. 当代某学者在评价中国近代思想界的一位里程碑式巨人时,用了如下标题。这位“思想巨人”最有可能是

一 二 以西方天赋人权抨击封建专制主义 以西方进化论为变法之理论基础 三 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振兴国家之根本 A.魏源 B.张之洞 C.康有为 D.严复

10.下表为清末民初上海竹枝词中不同类型知识分子涉及民族观念的词汇检索及频次。 词语 夷 洋 西 传统保守知识分子 传统开明知识分子 中西之间知识分子 22 0 0 10 38 6 5 12 15 新型知识分子 1 86 88 由此可知,当时上海知识分子

A.普遍具有开放的视野 B.摆脱了自身传统观念 C.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D.西化的水平领先全国

11.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他的)民族主义里,有德国纳粹与法西斯精神之优点,而无其缺失。民生主义里,有苏俄共产政权向往之长处,而无其偏病。民权主义又把英美代议制度之理论,释回增美。”在钱穆看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A.是西方思想的大杂烩 B.严重脱离中国现实国情 C.合乎世界政治新潮流 D.完美结合中西政治制度 12.《西江月·井冈山》是毛泽东的一首词。这首词通过对黄洋界保卫战的描写,满怀激情地歌颂了井冈山将士坚守根据地的英勇斗争精神,表达了诗人从容不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战略战术思想。这里的“战略战术思想”是指

A.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 B.城市中心暴动理论 C.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D.人民民主专政理论

13.苏联的解体使邓小平认识到推进国内改革是何等重要和迫切。当许多人将共产主义遭受的挫折归因于西方和平演变时,邓小平指出国内因素才是根本原因。此后不久,邓小平 A.支持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B.明确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科学阐述了社会主义本质 D.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14.右图反映了近几十年来文盲、半文盲在我国总人口中的比例变化情况。该图可以用于说明我国

A.国民教育体系的初步形成

B.“教育革命”的大力推动 C.基础教育发展取得的成效 D.九年义务教育已完全普及

15.“人是独立自主的个体,作为行动者而存在,而且是不断产生行动策略的行动者,每个人都可凭自己的信仰和欲望决定其自以为是的是非善恶的准则。”据此推断,该思想家 A.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 B.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C.鼓励人们独立理性思考 D.坚信“认识自己的无知就是最大的智慧” 16.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等艺术巨匠横空出世,《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大卫》、《西斯廷圣母》等传世艺术名作耳熟能详。这一时期艺术繁荣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A.工商业发展及资本主义萌芽 B.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运动纷纷兴起 C.罗马天主教会势力日渐衰落 D.人们热衷于追求理性、民主、自由

17.伏尔泰认为“宗教狂热使科学本身也变成了它的同谋者,并扼杀理性”,但他同时也认为宗教是不可少的,“即使没有上帝,也要造出一个上帝来”。由此可知伏尔泰 A.偏离了理性思考的轨道 B.背叛了启蒙运动的宗旨 C.未摆脱宗教神学的束缚 D.意识到宗教的社会功能

18.2005年8月10日,美国堪萨斯州教育委员会以六票对四票通过了一系列自然科学的教学标准,同意在学校的科学课程里引入和进化论矛盾的学说。这表明

A.进化论已经失去价值 B.进化论已经成为科学界的共识 C.秉持学术自由的精神 D.神创论仍是当今社会主流观点

19.19世纪法国著名诗人夏尔·波德莱尔曾定义某一文学流派:“既不是随兴的取材、也不是强调完全的精确,而是位于两者的中间点,随着感觉而走。”下列作品与材料所述创作风格相符的是

A.《巴黎圣母院》 B.《大卫?科波菲尔》 C.《等待戈多》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20.《绘画的消亡》一书中提及“……他们不以观众是否能理解作为创作目标,真正的艺术品是以神秘的、捉摸不透的、蕴涵深邃的形式从画家身上出现的,……想用一种新的精神和思想方式去回答技术化世界的挑战。”下列作品符合这一艺术特征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