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声学复习笔记 Microsoft Word 文档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和声学复习笔记 Microsoft Word 文档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制造华丽的终止效果,K46V都可以拖得长长的各种转换。

最大限度的推迟主和弦的出现背后的意思是,这是目前为止最好听的终止进行方案。使得整个V-I的进行都得到优化。

所以根据沈老师的说法,能做就要尽可能(最好是一定)做出K46。

第十章 正三和弦的六和弦 正三和弦就是指首要三和弦。

六和弦就是三和弦的第一转位,三音作为低音,旋律音不可(最好)以为三音(否则自动重复三音。)

在这里说一下“最好”实际上就是说:实践中应该不用想到这种可能性,在毫无办法的情况下再选择以其救场。

可见,所有允许三音重复出现的地方,都是具有“同和弦转换”特性的,和声变化相对小。 旋律三音不动,低音1-3(或可以如图所示,是某种替换)

另外也可以在六和弦下,旋律移动至三音。

即是说,两种情况,旋律不动低音动1-3,低音3不动旋律动X-3

六和弦的排列法

这里正式引入了混合排列的概念(再次重申,原位三和弦中不存在这种混合排列。 K46呢?因为K46是倚音和弦,所以V是什么排列,他就是什么排列)

上方声部两对音程:

一对“密集”(三四度,塞不下别的和弦音);

一对“开放”(五八度,超了声响太空,可以塞最多两个,但实际上大多时候是一个)

这一段详细来考察与乐段乐句的关系就可发现:

六和弦不适合作为结构点,无法用作结束和弦,不管是中间终止还是结尾终止。 开头也最好不要用六和弦(原因是他们将破坏宏观的调性骨架。)

一个结构的结束和弦可以是TSD,但不可以是T6

就是说中间终止是可以用非半终止的,可以用不完满的T来做中间终止。

T T(不完满) T(中间的不完满不是T的转位。) 完满终止的概念

这样就是说如果是T6-K46-D-T,就会不完满? 哦懂了,是说S6或者D6使得最后的T不完满。

六和弦重复音往往重复旋律音,重复构成八度,十分容易造成由旋律音组成的平行八度。 之所以不能出现平行八度这种进行,是因为,如果声部的运行能保持良好的独立,在听觉上是很丰满的。

然而平行八度造成两个声部融合为一个的倾向,这就仿佛是盖房子两根梁构成一定关系后软掉了,使得整个结构变得不牢固。

反向的八度也不可以,其实按照ABRSM的和声书对这种进行的命名就不必分开讲,平行或反向都算作“连续八度”(当然和弦不动的连续是没问题的)

与前面一样,有时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平行八度可以出现。这种例外是有的(其实也是服务于宏观的调性力。)

配器中隔开八度或者同八度的音色组合是再常见不过的做法,但不管这样的“声部”有多少,实际上都是一个“线条”

这在钢琴作品中更是十分常见的。低音为八度 (中间的加强也是十分多的。但这都与线条数量与独立性不冲突。)

平行五度反行五度统称为“连续五度”

这里就说明了,处理平行八度要看重复音,处理平行五度要看根音与五音,不用过多检查。 (到这里做个总结,实际上原位三和弦,按照已有的手段,是不会做出存在连续五八度的连接的,平行五八度是在六和弦被引入之后才出现在实践当中,原因是重复旋律音以及五度音程在低音上方。)

德彪西的平行三六九八五十……

六和弦由于低音为三音,S3=6D3=7T3=3均不是在四五度关系中的共同音。所以上方声部一定会有共同音保持。

这时我们的手段只能够处理平稳进行的旋律。

二度关系不存在共通音,两个和弦不存在保留声部现象,但要求所有声部都平稳进行。(SD的旋律可上可下。)

S-D6=4-7,之所以必须要减五度下行,是因为在这样的跳进之后根据调性的自然解决7是要到1的

跳进后的同向进行要避免。 对比三音跳进中的类似情况

跳进之后反方向进行是为了声部的平衡(高点点到为止,连续往上高会很傻……)

很少的情况往往是3(t)-7(d)-1(t)3到7之后由于自然解决的需要要从导音进入主音,所以再向上级进一次。

小调中3b-7是增五度,是不允许的(为什么不允许我还不知道原因),只能是下行减四度。

三音跳进是发生在45度进行中的

而“减五度下行”是发生在二度关系的六和弦与原位三和弦的连接中S-D6-T (原则相同,都是考虑到自然解决。)

重复五音的情况,其实按照沈老师的说法:

这里根本不用单独列出来,只要记住“重复旋律音”就可以了。

三与六之间可以转,六自己可以转。

第一个例子就是S3到1,B1到3,第二个A1到3,B3到1,第三个B不动,S1-5,,排列变

化(6自己的转换,还是混合)

第四个S1到5,重1变重5,第五个D重5变重1(排列变化,还是混合。)

重复三音的情况上面已经贴过了。

都是同功能内的转换。造成的,S动B不动,B动S不动。转换后形成重3,可以接受。

重要的备注

其实这里讲的主要是六和弦加入进来后的效果,音的选择(尤其是低音)变得更加丰富(因为外声部好不好听很重要)。

a交替使用,是为了制造良好的低音旋律线;

b所谓为了终止的需要,是说让结构点的作用更加清晰; c避免出现声部的动荡,越平顺越好;

d第二乐句,要减少原位主三和弦的使用的原因是为了制造更强的趋向终止的感觉; e全面的布局,就是说配和声前要分析。

总结一下,目前缩小范围的手段有: 同和弦转换; 三音跳进;

终止乐段乐句结构; 终止四六和弦;

“非结构点少用原位三和弦,第二乐句主三原位尽可能只做开头结尾。”

第十一章 三和弦与六和弦连接时的跳进

总结一下,目前学习了所有原位正三和弦的使用方法,一些缩小判断范围的手法,并引入了丰富线条、增加音的选择的六和弦,目前只能处理平稳进行的旋律(或低音)在这章引入后,将可以进一步解放三和弦与六和弦连接背景下的旋律运行。

四五度关系存在共同音,原位三与六和弦连接,允许1-1,5-5的跳进,不跳的声部平稳进行。

总结,四个声部三种运动:1一一五五的跳2保留声部3平稳进行。

一个是原位三一个是六的原因

如果两个原位,旋律为1-1那么一定是平行(连续)八度,如果两个原位旋律是5-5一定平行(连续)五度。

这里的例子全是前三后六的

如第一个TD6,低音是17下行,TS6是16,DT6是53,ST6是43,低音之所以要下行其实就是让低音进行的更平稳。

仍然是前三后六,这里低音向下的原因与上面一样。

这里所有的例子是前六后三,低音都为上行,原因依然是为了进行平稳。后一个和弦为密集排列。 由于第二个和弦旋律音只有两种情况:1和5,而他们的低音都是1, 所以若是低音上行,旋律上跳,则构成隐伏五八度。

可以看到,保持音并不是在所有情况下出现的

目前已讲的三种连接方式都有不保持的情况出现,但不保持,声部就要求平稳进行。

跳进是可以出现在中间声部的,用以处理旋律平稳时的一些声部进行和排列法问题,与和弦转换及三音跳进是一样的。

双跳进,一一、五五出现在两个声部,但是必须1在上面,就是说允许这种情况出现时,旋律为1-1

混合跳进是前六后三的情况,与一般的三六跳进的区别是他允许二度关系 简单的说就是六和弦与不同功能三和弦连接,T6与SD,S6与DT,D6与T 只有S6到D是65下行。

总结,TSD的六和弦与不同功能的三和弦连接,

可存在不同类和弦音间的跳进(非1155,是13,15,31,35,51,53)

这里强调减五度不是增四的原因是什么……(与低音的关系?)

下面是与K46连接的和弦跳进的处理办法。

第一个S6K46D,是一个55跳进,第二个K46D是终止中常用的声部超越跳进+自然解决, 第三个是以上两种情况的综合。

隐伏五八度。也是和声规则中重要的一项,针对的情况是: 由非五八的声部进行到五八,在什么情况下声响不理想

前面我已经对原因做了分析。

这里是1155的情况,那么混合跳进之中呢?

前六后三的混合跳进中存在后面一个音为5和1的情况,这时外声部构成五度八度。这里剔除掉第一个音为三音的情况,因为六和弦旋律不为3

这里说主要是根音与三音,五音与三音,却没说到其他情况。

那么可以得出可用的情况有13,15,51,53

需要特别对声部进行检查的情况只有15和51(混合跳进当中。)

(只有在外声部出现隐伏五八度时才是一定要禁止的,中间声部当做可忽略的小错误)

这里对前面花大篇幅处理声部的跳进问题的原因做了总结。

扩展声部进行手段,就是说声部的运行选择更多,我们对多声部运行的控制力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