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新西师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精品教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2017-2018学年新西师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精品教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利用0~5数字卡片,同桌之间合作学习。一人抽一张数字卡片,比一比谁大,谁小。(我出2,我出1,2大于1,1小于2)

4.出数游戏,练习2-5各数的分解组成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5。

(我出1,生:我出4。5可以分成1和4,1和4组成5) 二、练一练

1.课本第15页第6题。

(1)学生独立完成,鼓励学生多想出几种不同的写法。 (2)小组交流。(在3<( )和( )>0中,如果学生能想出比5大的数,教师要给予鼓励表扬。)

2.课本第15页第7题。

(1)独立完成,然后在小组中交流。

(2)指出写小于5的数和大于1的数要按一定的顺序写。 3.课本第16页第8题。

(1)帮助学生弄懂题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后完成(1)、(2)题。 (2)集体交流第(3)题,先看图理解并说说题意。

有3个小朋友,2把扫把,每个人一把,还差几把?你是用什么方法知道的?(按生活实际操作比较,没人1把扫帚,还少1把扫帚;用连线的方法,一对一地进行比较;用数来比较)

3个小朋友,5个水桶,每人1个,还多几个?你是怎么知道的?(同上)

4.课本第16页思考题。 (1)说明题意、要求。

(2)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用箭头表示小兵的行走路线。 (3)小组汇报。 三、课堂小结

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5以内数的加减法

第1课时 5以内数的加法(一)

【教学内容】

西南师大版一上P17页例1~例2,课堂活动第1~2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初步感悟加法的含义,知道把两部分合起来用加法

17

计算;

2、认识加号,加法算式,初步感知数学的形式美与简洁美;

3、探索5以内数加法的计算方法,体会方法的多样性,会算5以内数的加法,并能规范地书写。

【教学重点】

理解加法的含义;5以内数的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5以内数的加法的计算方法;加法算式的规范书写。 【教学准备】 课件、花朵图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按规律填数

( )、1、2、( )、4、( ) 5、( )、3、( )、1、0

2、拍手游戏:5的组成

教师出示5,拍手2下,学生拍3下 3、引入课题

看来小朋友对5以内的数认识得不错,今天我们一起学习5以内数的加法。

板书课题:5以内数的加法 二、新课教学

1、教学例1 (初步感知加法的意义,认识加号) (1)看图说图意(课件演示例1汽车行驶) 看题完整地说一说图意。(2辆车和1辆车合起来是3辆车。同时板书2、1、3。)

(2)初识加法算式

在2和1之间用一个什么符号就能很清楚地表示出2辆车和1辆车合起来是3辆车呢?

介绍:这种把两部分合起来的情形,我们用加法计算, “+”叫做加号(板书:加号),可以写成算式2+1=3表示。(教师板书2+1=3,读作:2加1等于3。教读算式。) (3)进一步理解加法的意义

说说这里的“2+1=3”表示什么意思?多请几个小朋友说。(2辆车和1辆车合起来是3辆车)

(4)小结:象这种,把两部分合起来用加法计算,加法就表示把两

18

部分合起来。

(5)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生活中的2+1=3。

2、教学例2(再次感知加法,探讨算法) (1)理解情境

(教师在黑板上摆)左边摆3朵花,这是几朵花?右边摆2朵花,这又是几朵花?

画圈后提这幅图是什么意思?(把3朵花与2朵花合起来) (2)列式

把3朵花与2朵花合起来,能用一个算式表示吗? (3+2) (3)计算

3+2等于几呢?你怎么想出来的?同桌交流。

全班交流,说说你是怎样计算3+ 2等于几的?教师板书完整算式:3+2=5

(预设:一朵一朵地数;3和2组成5;接着3往后数2个数:4、5; 3加1,再加1……)

(4)小结:计算同一道题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可以从第一个数开始往后数,可以想数的组成等。 (5)在田字格中书写加法算式。

教师示范写,重点是“+”的写法以及加号与等号的书写位臵。 学生认真、规范地描红写。 三、课堂练习

1、P18课堂活动第1题:

说出图意,再列式计算,说清楚计算方法。 2、P18课堂活动第2题:

(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根据算式画三角形; (2)先让学生说出每个算式的意义,再让学生练习画一画、算一算,提醒学生画图时将每小题的两部分之间留出适当位臵来。教师巡视指导有困难的学生。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重点小结加法的意义。

第2课时 5以内数的加法(二)

【教学内容】

西南师大版一上P17页例3,课堂活动第3题,练习二第1~3题。

19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加法的含义,体会数的组成与加法的联系。

2、从不同的角度列算式,初步体会交换加数的位臵,结果不变的规律。 3、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在探索的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坚定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体会同一情景用两个不同的加法算式来表示,明确2个算式结果是相等的。

【教学难点】

会将两个相等的式子用等号连接,写成一个等式。 【教学准备】

圆3个、五星5个、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5以内加法

出示练习二第1题图例,生说题意,并列式计算。

为什么要用加法算?(把两部分合起来,用加法计算) 2、出示课题:今天这节课继续学习5以内的加法。 板书课题。 二、新课教学 1、教学例4 (1)操作。

请前后两个小朋友为一组,面对面相坐摆小棒。一边摆4根小棒,另一边摆1根小棒。

(2)写出算式,并计算。

观察摆好的小棒,要求一共有多少根小棒,怎样写算式?

同组小朋友互说自己想到的算式,并说出自己写出算式的理由。 (3)学生汇报算式。

请同一小组的2名学生汇报自己的算式,教师板书: 4+1=5 1+4=5 (4)理解一图二式

观察这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两个算式结果相等;相加的两个数交换了位臵)

小结:相加的两个数交换了位臵,结果相等

为什么这幅图出现了两个算式?(用左边的小棒加右边的小棒或者用右边的小棒加左边的,意思是一样的)

小结:同一幅图可以用两个结果相同的加法算式来表示,也就是把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