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科学基础名词解释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材料科学基础名词解释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金属键: 金属键(metallic bond)是化学键的一种,主要在金属中存在。由自由电子及排列成晶格状的金属离子之间的静电吸引力组合而成.

晶体: 是由许多质点(包括原子、离子或分子)在三维空间作有规 则的周期性重复排列而构成的固体

同素异晶转变(并举例): 金属在固态下随温度的变化,由一种晶格变为另一种晶格的现象,称为金属的同素异晶转变。液态纯铁冷却到1538℃时,结晶成具有体心立方晶格的δ-Fe;继续冷到1394℃时发生同素异晶的转变,转变为面心立方晶格γ-Fe;再继续冷却到912℃时,γ-Fe又转变为体心立方晶格的α-Fe。

晶胞: 在空间点阵中,能代表空间点阵结构特点的小平行六面体,反映晶格特征的最小几何单元。

点阵常数: 晶胞三条棱边的边长a、b、c及晶轴之间的夹角α、β、γ称为晶胞参数

晶面指数: 晶体中原子所构成的平面。

晶面族: 晶体中具有等同条件(这些晶面的原子排列情况和面间距完全相同),而只是空间位向不同的各组晶面称为晶面族

晶向指数: 晶体中的某些方向,涉及到晶体中原子的位置,原子列方向,表示的是一组相互平行、方向一致的直线的指向。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晶向族(举例); 晶体结构中那些原子密度相同的等同晶向称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晶带和晶带轴: 所有相交于某一晶向直线或平行于此直线的晶面构成一个晶带,此直线称为晶带轴。

配位数: 在晶体中,与某一原子最邻近且等距离的原子数称为配位数

致密度: 晶胞内原子球所占体积与晶胞体积之比值 晶面间距: 两近邻平行晶面间的垂直距离

对称:通过某种几何操作后物体空间性质完全还原为原始状态

空间点阵:将构成物质结构的粒子抽象为质点后,质点在三维空间的排列情况

布拉菲点阵:考虑点阵上的阵点的具体排列而得到的点阵具体排列形式,而不是强调是布拉菲数学计算得到的十四种排列

固溶体:溶质原子在固态的溶剂中的晶格或间隙位置存在,晶体结构保持溶剂的物质

中间相:两种或以上元素原子形成与其组元的晶体结构均不相同的化合物

准晶:有独特结构和对称性的物质,原子排列在晶体的有序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排列和非晶体的无序排列之间

拓扑密排相:将半径不同的原子搭配组合在空间的紧密堆垛形成的相,致密度超过等径原子的堆垛 面心立方结构, 体心立方结构, 密排六方结构,

置换固溶体: 溶质原子占据溶剂晶格中的结点位置而形成的固溶体称置换固溶体 有序固溶体: 无序固溶体,

间隙固溶体和间隙化合物: 原子半径小于0.1nm的非金属元素,如H(0.046nm),N(0.071nm)、C(0.077nm)、B(0.097nm)、O(0.060nm)溶入到溶剂金属晶体点阵中的间隙中形成的固溶体

间隙相与间隙化合物: 间隙化合物指由过渡族金属元素与碳、氮、氢、硼等原子半径较小的非金属元素形成的金属化合物。当非金属原子半径与金属原子半径比值小于0.59时,形成具有简单晶格的间隙化合物,称为间隙相 正常价化合物: 由两种电负性差值较大的元素按通常的化学价规律形成的化合物

电子浓度:电子浓度是合金中价电子数目e与原子数目a的比值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电子化合物: 由ⅠB族或过渡族金属元素与ⅡB、ⅢA、ⅣA族金属元素形成的金属化合物

过冷:材料凝固过程中实际凝固温度比理论结晶温度低的现象

过冷度:材料凝固过程中实际凝固温度与理论结晶温度的差值

临界晶核、临界晶核半径:r=rk:晶胚可能消失,也可能稳定长大成核 半径为rk的晶胚称为临界晶核,rk称为临界晶核半径

自发形核:自发形核 又叫均质形核,指液态金属绝对纯净,无任何杂质,也不和型避接触,,只是依靠液态金属能量的变化,由晶胚直接生核的过程

能量起伏:金属液体中微观区域的自由能也是变化的,也就是存在能量起伏

形核功: 材料结晶过程中形核时所需要的能量

形核率: 指在单位时间、单位体积母相中形成的晶核数目 变质处理:变质处理就是向金属液体中加入一些细小的形核剂(又称为孕育剂或变质剂),使它在金属液中形成大量分散的人工制造的非自发晶核,从而获得细小的铸造晶粒,达到提高材料性能的目的 柱状晶带:

等轴晶:晶粒在各方向上尺寸相差较小的晶粒叫等轴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