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考历史复习第二部分中国近代史课时训练12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试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2020中考历史复习第二部分中国近代史课时训练12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试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一、选择题

1.[2019·宿迁]19世纪末出现了“实业救国”热潮,张謇以状元身份回乡办厂,创办了 ( ) A.大生纱厂 B.江南制造总局 C.汉阳铁厂 D.包头钢铁公司

2.[2019·安徽]下图是中国棉纺织业布机数(1912年—1921年)和机制面粉业年产量(1913年—1921年)柱状图。该图反映了

( )

A.列强加大对中国的商品倾销 B.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开始起步 C.中国重工业获得了初步发展 D.民族工业获得快速发展良机

3.[2019·德州]下图漫画反映了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透过漫画,我们可以得出的历史

A.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B.辛亥革命后掀起了发展实业的热潮

C.内忧外患的危机严重阻碍着民族工业的正常发展 D.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4.我国近代民族工业在曲折中艰难发展。下列关于近代民族工业说法正确的是 ①起步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 ②主要集中在重工业部门 ③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 ④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发展较快

( )

1 / 11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5.[2019·淮安]某历史学习小组搜集了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南通大生纱厂、上海福新面粉公司等一组史料。据此判断.他们探究的主题是中国近代 ( ) A.民主政治的进程 C.民族工业的发展

B.新式教育的出现 D.社会生活的变化

6.[2019·重庆A卷]1946年,重庆经济面临崩溃。据不完全统计,停产或半停产的工厂达1 200家以上,大量工人失业,造成商业萧条。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 ①四大家族疯狂抢夺物资

②美国大量倾销商品

④国民政府将重庆定为中华民国的陪都

C.①③④

D.②③④

③一部分内迁工厂迁回原地 A.①②③

B.①②④

7.[2019·聊城]19世纪,西方的星期作息制传入中国。参照传统的二十八宿值日法的推算,汉语新添了“星期”和“星期日”等新名词。1907年,清廷明确规定在正式用语中使用“星期”而不用“礼拜”。上述现象主要表明 ( ) A.中西文化融合 C.天文学发展迅速

B.习惯完全西方化

D.汉语词汇丰富

8.1932年出版的《上海鳞爪》中记载:“从民十六革命军到达上海后,一般妇女因潮流所趋,群以剪去发髻为时髦,不论老的、少的、媸的、妍的,大半均剪除为快,留髻的不过少数而已。那时的景况,宛如民初男子剪发相同。”这说明影响社会生活变迁的因素是 ( ) A.经济发展 C.武力威胁

B.政治变革 D.学习西方

9.1912年,孙中山在给上海中华国货维持会的复函中说:“礼服所在必更,常听民自便……去辫之后,亟于易服,于是争购呢绒,竞从西制,致使外货畅销,内货阻滞。”由此可见,辛亥革命 ( ) A.促进中国服饰近代化,冲击传统生活习俗 B.传播民主、科学观念,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C.传入西方思想观念,中国服饰开始近代化 D. 开始机器化生产服装,加剧崇洋媚外现象

10.[2019·娄底]“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这首民歌反映了某个重大历史事件引起的社会风俗的变化,这一事件是 ( ) A.洋务运动 C.辛亥革命

B.戊戌变法 D.新文化运动

2 / 11

11.1862年6月26日,《上海新报》登载了一则某商行售卖“外国杂货”的广告:“新到什锦饼干、酸果、洋醋、吕宋烟、白兰地、小面镜子、东洋竹篮仔等”。这一现象反映了 ( ) A.自然经济的迅速瓦解 B.社会阶级分化的加剧 C.物质生活时尚的变化 D.国人办报事业的发展

12.[2019·呼和浩特]1862年清政府开设京师同文馆后,新式学堂在各派别的主持下不断建立。请判断下列学堂建立的先后顺序 ( ) ①北洋西学堂 ③福州船政学堂 A.①②④③ C.③①②④

②南洋公学 ④京师大学堂 B.②④③① D.④①③②

13.[2019·潍坊]1905年5月,依然被称为“老爷”的京师大学堂学生穿起了短袖衫,开始了首届西式运动会。这反映了京师大学堂 ( ) A.是中国近代首所新式学校 B.具有新旧交织的时代特点 C.创办于科举制度废除之后 D.首创完备的新式教育体制

14.[2019·云南]1897年,中国人在上海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 ( ) A.商务印书馆 C.开明书店

B.中华书局

D.生活书店

15.1904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最新国文教科书》第一册,因内容新颖而深受欢迎;以后又陆续出版了整套初等、高等小学教科书,除国文外,还包括修身、算术、农业等。这些教科书的出版( ) A.说明了科举制度已经被废除 B.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 C.揭开了近代教育改革的序幕 D.适应了近代教育发展的需要

16.近代教育和文化事业得到很大发展。下面不能反映这种变化的是 ( ) A.《申报》 C.京师大学堂

B.商务印书馆

D.孔庙

3 / 11

17.[2019·滨州]中国近代教育和文化事业得到很大发展。以下史实不能反映这种变化的是( ) A.英国商人美查在上海创办《申报》 B.落第举人王长益到京师大学堂报名 C.商务印书馆出版《最新教科书》 D.滨州杜氏家族一门十二进士

18.[2019·盐城]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之际,《义勇军进行曲》赫然名列在盟军胜利凯旋的曲目表中,其作者是 A.田汉 C.聂耳

( )

B.冼星海 D.徐悲鸿

19.[2019·青岛]坚定文化自信,离不开对中华民族历史的认知和运用。下列文化艺术成就对应不正确的是( )

A.鲁迅——《狂人日记》 C.茅盾——《愚公移山》 二、非选择题

2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民族工业自19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以后,发展速度一直比较缓慢,到1895年,中国民族工业数量大致在170家左右,资本总额不足5 000万元。然而,据不完全统计,1895年—1898年新创办的企业就有62家,资本总额达1 240多万元,出现了一个兴办实业的浪潮。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工业始终保持发展,甚至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材料二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化过程中,从分布到类型上都体现出“后天不足”的病征……(中国的)资产阶级虽然无力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最终的胜利,却是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的重要进步力量之一……资产阶级也成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重要力量,推动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

(1)请你根据材料一,在下面的年代尺上标出象征着民族工业“出现”和“短暂的春天”对应的时间,并指出在1895年—1898年我国出现兴办实业浪潮的思想因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你如何理解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从分布到类型上都体现出‘后天不足’的病征”?

B.聂耳——《义勇军进行曲》 D.冼星海——《黄河大合唱》

4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