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金融学笔记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货币金融学笔记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第五章 商业银行(重点考★) 5.1商业银行产生与发展 5.2商业银行性质与职能 5.3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 5.4商业银行的业务 5.5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

5.1商业银行产生与发展

近代西方商业银行的起源与演变

起源: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银行由货币经营业演变而来而货币经营业又由货币兑换业逐渐演变而来。

*历史上,意大利是银行最早产生的发源地。比较具有现代意义的银行是1580年建立的威尼斯银行。 *从17世纪开始,银行这一新兴行业的金融机构开始由意大利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

*1694年在政府支持下,由英国商人集资合股成立了首家股份制银行英格兰银行,其成立是现代银行制度建立的标志。

商业银行形成与发展

*形成途径:主要有两种途径★

①由旧式高利贷银行转变而来,早期银行产生的主要途径

②据经济发展的需求,以股份公司形式组建。现代银行大都按此方式建立。 *发展模式:基本遵循两种模式★

①英国式融通短期资金模式。银行以短期自偿性商业贷款为主,优点:能较好地保持银行安全性和清偿力;缺点:银行业务发展受到一定限制。

②德国式综合银行模式。银行业务=短期商业性贷款+长期贷款+投资股票与债券+提供财务咨询、财务支持等投资银行服务。优点:利于银行开展全面的业务经营活动,为企业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缺点:会加大银行经营风险。目前德、美、日、瑞士、奥地利等国商业银行有向综合银行发展的趋势。

5.1商业银行形成与发展 我国商业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我国银行历史悠久。明代末期出现了近代的银行机构山西平遥日升昌票号;1845年英国人开设了首家外资银行丽如银行,后改称东方银行;1897中国自办的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在上海成立。

*1905年清政府在京成立的官商合办的户部银行(具有国家银行性质,1908年改成大清银行,1912年改组为中国银行)。1908年成立了交通银行。

*国民党统治时期,中国银行也主要为官僚资本垄断。 *建国后,我国商业银行发展迅速。 现代商业银行的发展特点

*组织集团化 ;*业务多元化;*运行电子化;*业务国际化

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了解)

*1951年没收官僚资本银行改组为新的中国银行、交通银行(1958年并入建行)和农业合作化银行(1952.7撤销)

*1954.10成立建设银行。1955.3成立中国农业银行。 *1981.12成立中国投资银行(1998.12.11并入国开行)。 *1984.1成立中国工商银行。

25

*1986年下半年起银行发展迅速:交通86.7、中信87.4、招商87.4、深发展87.11、兴业88.5、广发88.6、光大92.2、浦发92.8、华夏92.10、民生96.1。1995年后改革诚信社成立合作银行,首家城合行95.2在深圳成立。1998年将城合行改称为城商行。2001.11首家农商行在张家港成立。2003.4首家农合行在宁波成立。2007.3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在京成立。

5.2商业银行性质与职能

商业银行性质★(如徽商银行)

① 是以盈利为目的、以金融资产和负债为主要经营对象的货币经营企业。

② 包括了三个层次含义:是企业;是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是特殊的金融企业(每个角落)。 ③ 商业银行是习惯用语。该用法已与其当今的实际涵义有很大区别。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出现了网络银行。 商业银行的职能★

①信用中介职能;②支付中介职能; ③信用创造职能;④金融服务职能。

网络银行

*含义:网络银行(e-mail)包含两层次含义:机构概念:指通过网络开办业务的银行;业务概念:指银行通过网络提供的金融服务。又称“3A银行”:能在Anytime、Anywhere以及Anyway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 *发展模式:①纯网络银行(一般只有一个办公场所,没有具体分支机构、营业柜台,采用互联网等为客户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如1995.10美国成立的安全第一网络银行);②传统银行通过互联网向客户提供在线服务(传统银行服务在互联网的延伸):占比95%。(我国基本是第2种模式) *我国发展现状:1997年,招行率先推出网上银行服务“一网通”。近年来,国内银行大都开通了网上服务。但我国真正意义上的网上银行为“支付宝”。

信用中介职能、支付中介职能

信用中介职能:指在资金融通中充当中介人,起媒介作用(以便吸收存款,一边发放贷款)。 该职能反映在两个方面: *巨沙成丘 *续短为长

支付中介职能:基于存款业务,银行通过代理客户支付贷款、费用、兑付现金,逐步成为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的货币保管者、出纳者和支付代理人。

信用创造职能、金融服务职能 信用创造职能:银行吸收原始存款、发放贷款、在支票流通和转账结算的基础上,贷款又转化为存款,最后,在整个金融体系中形成了数倍于原始存款的派生存款。 金融服务职能产生:本身需要;社会需要;可能性。

总结:信用中介、支付中介是银行的基本职能;信用创造是银行的根本特征;金融服务职能是银行发展到现代银行阶段的产物。

5.3商业银行信用创造

概述:存款余额稳定-——必须运用——运用结果 存款创造的两个前提条件: ① 部分准备金制度 ② 非现金结算制度 存款货币的创造和消减过程

26

假定:*转账不使用现金; *银行只保留法定准备金 存款货币创造或消减的数量有限

存款货币的创造过程

存款货币创造过程表 单位:万元

轮次 处于该轮左列银行吸收银行名称 的存款 左列银行 左列银行提留准备的贷款数 金 20 16 12.8 10.24 80 64 51.2 40.96 借款人支付款项后所涉及的银行 B C D F 1 2 3 4 A B C D 100 80 64 51.2 合计 - 500 100 400 -

*80=100-100×20%=100×(1-20%)

64=80×(1-20%)=100×(1-20%) 51.2=64×(1-20%)=100×(1-20%) 当n→∞时,Sn=a/(1-q)

*如准备金率为r,存款初值为a,银行体系因上述循环运动而形成的存款总额为Sn,则: Sn=a/r=100/20%=500(万) 多出的存款为;Sn-a=500-100=400(万)

400万是由初始存款100万经上述循环创造出来的存款,通常称派生存款;初始100万常称原始存款;而1/r为存款乘数,也称货币乘数,可记为Kn.

存款创造货币或消减的数量界限 *现金漏损:

以前是Kd=1/r,现在,考虑到C的存在,则Kd应为; Kd=1/(r+C) *超额准备金:

货币乘数可以修正为: Kd=1/(r+C+e)

*活期存款转变为定期存款的比率: 货币乘数可以修正为:

Kd=1/(r+C+e+t×rt) r活期存款准备金 t比例 rt 定期存款准备金 *结论

5.4 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

27

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 1. 负债业务 2. 资产业务 3. 中间业务 4. 表外业务

1. 商业银行负债业务

负债业务是银行筹措资金以形成资金来源的各种经营活动。负债业务是商业银行资产业务和中间业务的基础。

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主要包括吸收存款和市场融资两种。对银行来说,最为重要的始终是存款的吸收。

吸收存款 重要性

吸存性质:被动的

存款来源。主要有:企业生产经营中暂时闲置的资金;贷款尚未支用部分;社会其他闲置资金。

存款分类。主要有:*按期限,分为活期、定期和储蓄存款;*按经济主体,分为财政性、企业性和居民储蓄存款;*按行业,分为工业、商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存款等;*按币种,分为本币(主要)和外币存款。

向外借款

按借款对象,借款渠道主要四条;

① 中央银行借款:再贴现;再贷款

② 向其他银行借款:相互拆借(系统内拆借;同业拆借);转贴现与转贷款。

③ 回购协议:银行在出售资产时,与对方达成协议,约定在一定期限后按预定价格购回所售资产,

从而获取可用资金的一种安排。 ④ 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融资

贴现→客户与商业银行间发生票据转让行为

再贴现→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间发生票据转让行为

转贴现→一家商业银行与另一家商业银行间发生票据转让行为

2. 商业银行资产业务

资产业务:指银行通过不同方式和渠道融出资金有关的各种经营活动。它表明了银行资金运用的规模及其构成情况。 主要构成

现金资产业 资 产贷款业务 业

务证券投资业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