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市民勤县2015-2016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武威市民勤县2015-2016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11.第③段“据考古学记录”和“达百种之多”,有何作用?(3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2-16题。 夏

梁衡

①天到了。

②好像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长墙,轻飞曼舞的蜂蝶不见了,却换来了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金色主宰了世界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子的香味。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

③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按绘画的观点,这大约有其中的道理。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夏正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你看,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和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这时她们已不是在春风微雨中细滋慢长,而是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的冲刺。

④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他们早起晚睡亦够苦了,半夜醒来还要听听窗纸,可是起了风;看看窗外,天空可是遮上了云。麦子打完了,该松一口气了,又得赶快去给秋苗追肥、浇水。“田间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

⑤遗憾的是,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大概,春日融融,秋波澹澹,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有闲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我却要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

(选自梁衡散文集《复感与秋思》,有删改)

12.通读全文,说说作者笔下的“夏”有哪些特点?(2分)

13.作者描写景物用词贴切,请赏析下面句中加点的词。(2分)

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的一艘艘舰船。 ... 14.文中说,“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分)

15.第③段中画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简耍分析其表达效果。(3分) 16.作者借“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意在赞美哪些人?(4分)

(古诗文阅读)(共6小题,计16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17-20题(12分) 河中石兽

纪昀 原文略

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①阅十余岁 ( ) ②尔辈不能究物理 ( ) ...③二石首并沉焉 ( ) ④竟不可得 ( ) ..18.翻译。(4分) ①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②然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9.讲学家的“笑”是嘲笑顺流而下寻找石首的做法,说明讲学家自以为是,空有理论,是可笑的。老河兵的“笑”是嘲笑 ,老河兵阅历深广,有实践经验。(2分) 20.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4分)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21-22题。(4分) 雨晴

唐 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21.诗的一、二两句,从“初”和“全”中可以看出,诗人雨前、雨后的心情有何变化?(2分)

22.“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句中的“疑”,有人认为是指诗人,有人认为是写蜂蝶,你怎么看?请说出理由。(2分)

四.

作文(50分)

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会有许许多多指引你前行的“星”,虽没有太阳般灿烂光辉,却能在你前进的黑暗中给你希望与慰藉。父母的一次叮嘱,老师的一次次教诲,同学的一次鼓励,朋友的一次支持,陌生人的一次帮助,名人故事的一次洗礼??有多少的进步与欢笑,有多少的感动与收获,这些点点滴滴,犹如夜空中的流行,虽是短暂,却又是永恒。 请以“那颗带我前行的星”为题作文。

要求:①选材新颖,内容具体。②主题深刻,有真情实感。③运用记叙、描写、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④诗歌除外,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一. 积累与运用

1. D 2. B 3. D

4. 经典诗文默写。

① 秋风萧瑟 ②谁家新燕啄春泥 ③无可奈何花落去 ④学而不思则罔 ⑤一年之计在于春 有的是工夫

5.(1) ①常常②偶尔 (2)鸟类和爬行动物都很少做梦。 6.智慧往往胜过力气。 7.(1)才有了/滋润大地的雨水 (2)太阳跌倒了,才有了静谧的夜晚

(3)示例:文文,不敢在讲台上诵读是你人生的一道坎,成功跨过去,你会发现一片灿烂的天地,那里有你的自信,有你的荣耀,文文,用你“最美丽的姿势”,最美的嗓音大胆地去读吧,你失去的是怯懦,收获的将是成功!(要有称呼,要结合本诗,要有鼓励性话语) 三.阅读

(一) 8(3分)(1)马的分类 (2)马的起源、进化 (3)人类对马的驯化(马与人类的关系)

9.(3分)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了马进化的历程之长、身高及肢体结构的变化。

10.(3分)迫于果腹(猎杀)的压力,人类开始驯化马;马与人无争、容易繁殖等特殊性,使其更易被人类成功驯化;当马成为人类工具时,马力强化和弥补了人类的外力,使人类更强大。

11.(3分)示例:第③段“据考古学记录”,交代了“达百种之多”这一数据的来源,增加了可靠性,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