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复习纲要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古代汉语复习纲要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指出下列划线字的今字。

1、 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齐桓公伐楚) 2、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惶。(木兰诗) 3、 焚林而田,偷取多售,后必无兽。(韩非子•难一) 4、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论语•学而) 5、 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论语•子张) 6、 若为庸耕,何富贵也。(陈涉世家) 7、 哭泣无涕,中心不戚。(庄子•大宗师) 8、 布帛长短同,则贾相若。(孟子•藤文公上) 9、 探渊者知千仞之深,县绳之数也。(商君书•禁使) 10、汤死,家产直不过五百金。(史记•张汤列传)

指出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是一个复音词,还是两个单音词,并指出其词义。 (1)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杜甫《兵车行》妻,妻子。子,儿子。) (2)天地盈虚,与时消息。(周易•丰。消,消减。息,增长) (3)颠倒衣裳。(诗•齐风•东方未明。衣,上衣。裳,下衣) (4)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战国策•赵策。地,地方。方千里。纵横各千里。) (5)屈原行至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楚辞•渔父,颜,两眉之间。色,色泽。形,形体。容,容貌。) (6)璧有瑕,请指示王。(史记•廉蔺列传。指,指点。示,给人看。) (7)因其富厚,交通王侯。(晁错论贵粟疏。交,交结。通,交往。) (8)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天下之事。(诸葛亮出师表。卑,地位低下,鄙,见识浅陋。) (9)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张俞蚕妇诗。城,城市。市,做买卖。) (10)公交车特征拜郎中。(后汉书•张衡传。特,特地。征,征召。) (11)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史记•项羽本纪。山东,崤山的东面,泛指秦以外的六国或关中以东的地方。) (12)因为长句,歌以赠之。(白居易琵琶行序。因,因而。为,作。) (13)以致天下怨谤也。(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以,因而。致,招来。) (14)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知”,懂得;“道”,道理。)

(15)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晏子春秋•内篇杂下》“其”,它们的;“实”,果实。) (16)光与左将军桀结婚相亲。(《汉书•霍光传》“结婚”,结为亲家,指霍光之女嫁给上官桀之子。)

(17)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曾”,曾经、已经;“经”,经历过。)

(18)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张俞《蚕妇》“城”,城镇;“市”,买卖。“入城市”指进城卖丝。)

(19)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痛”本意是生理上的痛苦,引申作程度副词,作“甚”、“十分”讲;如:痛苦、痛骂、痛饮。“恨”:遗憾、不满意。) (20)将军向宠,性行淑均,长晓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出师表》。《说文》:“试,用也。”同义词连用,即“任用”。)

指出下列各句中划线的复音词是哪类复合词或单纯词。 1、 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岳阳楼记) 2、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梦游天姥吟留别) 3、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郑人买履) 4、 呜呼,死生,昼夜事也。(指南录后序)

5、 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机存亡之秋也。(前出师表) 6、 冥搜未已,一瘌头蟆猝然跃去。成益愕,急逐趁之,蟆入草间。(促织) 7、 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孔雀东南飞) 8、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 9、 婉贞挥刀奋斫,所当无不披靡,敌乃纷退。(冯婉贞) 10、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过秦论)

指出下列各词的古义和今义,并指出其属于古今词义异同的哪种情况。

爱,谤,币,兵,池,除,党,贰,访,愤,粪,羹,购,国,恨,给,怜,脸,赂,勤,穷,去,劝,乳,色,售,树,睡,塘,涕,诬,写,臭,淫,狱,走

指出下列句子中名词等活用为动词的现象,就所在句的具体情况,从词义和语法两方面说明是活用为动词的依据。

1、 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冯谖客孟尝君) 2、 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嗜食,和于身。(触龙说赵太后) 3、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劝学) 4、 晋灵公不君。(晋灵公不君)

5、 李祐、李忠义镢其城为坎先登,壮士从之。(李愬雪夜入蔡州) 6、 策蹇驴,囊图书,夙行失道,望尘惊悸。(中山狼传) 7、 太尉列卒取十七人,皆断头注槊上,植市门外,晞一营大譟,尽甲。(段太尉逸事状) 8、 山多石,少土。(登泰山记) 9、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公孙丑下)

10、信复收兵,与汉王会荣阳,复击破楚京索之间。以故,楚兵卒不能西。(史记•淮阴侯列传)

指出下列各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小石潭记) 今主君欲一天下,收诸侯,存危国,寡人谨奉社稷以从。(史记•苏秦列传)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 贤舜则去尧之明察,圣尧则去舜之德化,不可两得也。(韩非子•难一) 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史记•滑稽列传)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师说)

王若负人徒之众,仗兵车之强,乘毁魏之威,而欲以力臣天下之主,臣恐其有后患也。(史记•春申君列传) 天帝使我长百兽。(狐假虎威)

自秦以前,匹夫之侠,湮灭不见,余甚恨之。(史记•游侠列传) 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魏公子列传)

指出下列句子是否为判断句,并对译为现代汉语。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前往。(桃花源记)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我区氏儿也,不当为僮。(童区寄传) 童寄者,郴州荛牧儿也。(童区寄传)

千金,重币也;百乘,显使也。齐其闻之矣。(冯谖客孟尝君) 客献不死之药,臣食之而王杀臣,是死药也。(韩非子•说林上)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孟子•梁惠王上) 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供给?(齐桓公伐楚)

指出下列句子中宾语前置的现象,并指出其前置的原因。 帝曰:“今安在?”对曰:“在宫府门外。”(史记•滑稽列传) 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齐桓公伐楚)

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疑缩酒,寡人是征;昭王南征而不归复,寡人是问。(齐桓公伐楚)

姜氏何厌之有?(郑伯克段于鄢) 彼不我恩也。(童区寄传) 君何患焉?(郑伯克段于鄢) 城中皆不之觉。(李愬雪夜入蔡州) 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责毕收,以何市而反?(冯谖客孟尝君) 公曰:“太师谁撞?”师旷曰:“今者有小人言于侧,故撞之。”

根据反切的原理,用汉语拼音注出下列反切的读音。 当孤切 呼古切 羊吏切 五忽切 苦化切 於如切 女廉切 式支切 苏甘切 胡桂切 奴鸟切 郎古切

律诗每一句的平仄句式是固定的。五言律诗的平仄句式有四种: 甲1:仄仄仄平平 甲2:仄仄平平仄 乙1:平平仄仄平 乙2:平平平仄仄

以平起首句入韵式为首句,写出一首五言律诗的平仄。 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人文艺术系2007级语文教育专业古代汉语结业试题(A卷)

一、选择题。(10分)

( )1、汉字属于 体系的文字。

A. 表音 B. 表意 C. 表音兼表意 D.既不表音,也不表意

( )2、在汉字史上,汉字形体发生过两次重大变化,其中第一次是: A.由小篆变为隶书 B.由隶书变为楷书 C.由金文变为小篆 D.由楷书变为草书 ( )3、六书的“四体二用”说,其中“四体”的内容是以下哪项? A. 象形、会意、指事、形声 B. 象形、会意、指事、假借 C. 指事、形声、转注、假借 D. 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 )4、下面不属于宾语前置的的语法条件是: A. 宾语是疑问代词的。 B.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的。 C. 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的。 D. 有“是”“之”作标志的。

( )5、平仄是古人在诗赋韵文写作中为利用声调升降变化造成的音律和谐而对声调的一种分类。在古代汉语的平上去入四个声调中,关于平仄分类正确的是: A. 平声和上声为平,去声和入声为仄。 B. 平声指平,上去入声为仄。 C. 平上去声为平,入声为仄。

D. 平声和去声为平,上声和入声为仄。

( )6、下面列举的词义变化的例子,其变化类型属词义缩小的一例是: A. 睡:打盹—睡觉 B. 臭:气味—臭味 C. 恨:遗憾—仇恨 D. 涕:眼泪—鼻涕

( )7、下面的例句中加下划线的字属于古今字的是: A. 民食果蓏蜯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蜯——蚌 B. 茅茨不翦,采椽不斲。翦——剪 C、泽居苦水者,买庸而决窦。庸——佣

D、子倍子之师而学之,亦异于曾子也。倍——背 ( )8、下列句子中含有使动用法的一句是: A. 而民说之,使王天下。 B. 泽居苦水者,买庸而决窦。 C. 故传天下而不足多也。

D. 劳之来之,匡之直之,辅之翼之。 ( )9、下列各句中,不是判断句的是: A.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B.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C. 千金,重币也;百乘,显使也。 D. 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

( )10、以原因收尾或没有韵尾的韵母叫做: A. 阴声韵 B. 阳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