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法指导讲稿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学法指导讲稿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有很多例子可以给大家以很好的启发。古人读书讲究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意思就是说你博览群书到一定程度,书本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就要到生活这个广阔的天地里去磨砺,去长见识,去增加实践能力。过去很多作家,很严肃的一些作家,他在写作之前,一定要背着行囊,去农村、去工厂、去军营等等地方,和当地人一同生活,一同工作,一起下地干活,叫体验生活,目的就是积累写作的第一手素材,积累亲身的感受和感悟。就像陆游,一生做诗上万首,是最多产的作家,他在教育儿子写诗时说“功夫在诗外”,“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语文学习和其他理科学习一个最大的区别就是他的人文性太强了,它包含的情感因素是独一无二的,你的经历不同,感受不同,你的认识不到位,你就很难理解别人的感受和认识。现在提倡一种大语文的概念。所谓大语文的学习,应该是和整个生活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学习,甚至可以说整个生活的内容都是语文学习的课堂,你的说话,交往,行为,思想情感等等,那一样不是语文的范畴呢?这就要求我们在平常的生活过程中去学会积累。那么,积累从哪些方面进行呢,又积累些什么呢?

首先,得积累语文知识,就是首先要有语文这个工具,学会使用语文这个工具。就是积累语文基础知识,一般高考中涉及的考点有字音、字形、词语、标点、病句、连贯、文学常识及名句名篇、“扩展语句”“压缩语段”“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方法”及“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得体”等具体的内容,都是需要积累的知识点。

其次是积累自己阅读和写作的能力。这是语文水平和能力高低最主要的标志。只有会阅读,善于阅读的人才能广泛地去获取新的知识,不断充实自己。一个人一生具有的知识90%以上也都是通过阅读去取得的。显然,一个阅读能力差的人不可能有效地广泛获取有用的知识。像老师让每位同学订一份报纸,

5

主要目的就是弥补大家生活经验的不足,来扩大同学们的视野,来获得更多间接的经验,让同学们做到天长日久坚持不断的积累。大家每周节省一元钱,就可以有一份精美的报纸来阅读,家事国事天下事,事实来到你面前,你不出户就可以知天下,不窥牖就可以见天道,何乐而不为呢。

一般来讲,积累的途径有这样几点:一是在生活中积累。语文融入到我们每天的生活中,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我们的生活五彩斑斓,一个生活的有心人总能从中发现和获得无限精彩的知识和素材,并且这些都是最有生命力、最富时代感的。一位外国著名作家有一次请朋友吃饭,他看见菜单上的菜名起得很有意思,就马上拿出随身携带的本子记录起来,却忘记了朋友的存在。其实许多有名的作家都有随身带个本子的习惯。记些什么?可以记下交谈中的连珠妙语,可以记下突发的思维灵感,可以记下独特的事件等。我们不一定要这样做,但起码应养成一个善于观察生活,勤于思考生活,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良好习惯。

第二个积累的途径是听课和练习。老师的授课是相当关键的,她给予我们的是经过筛选后的精华,并且有着很强的指导和启发意义。练习也是必不可少的,并且要有一定的量。我们要通过听课和一系列同步练习或专题练习,将基础知识和基本阅读及写作技巧牢牢掌握。

第三个积累的途径是看书读报。只要你肯钻进书的海洋游历一番,一段较长时间后,你可能发现曾结结巴巴的你居然能出口成章。博览群书确实能快捷有效地积累知识,能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的综合能力。一般来说,阅读量提高了,语文水平自然也提高了。而看书也有方法可言。首先应选择好一些优秀的读物;在看书时,应注意运用老师教给我们的方法去看;看后亦不妨做些读书笔记,摘录精彩的词句、语段和有用的材料等。

6

第四个积累的途径是习作。有时会读书的人不一定能写出好文章,只有通过自己实践练习,学以致用,才能真正获得了知识,知识积累的过程才算完成。而习作形式可以是日记、周记、读后感、命题作文、随笔等。

总体而言,生活离不开语文,高雅的心灵生活更是出自美好语文的熏染。学习语文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不可一蹴而就,只有长期的积累才能使语文学得更好。积累也就需要大量地阅读与背诵,当我们空闲的时候,读一读好的书籍或文章不仅能丰富知识,还能陶冶你的性情。不过,不能只是读,还要思考,我们应准备一个记录与摘抄的本子,在阅读的过程中将遇到的好的句子抄下来,并不时地看看,让它们变为自己的东西,当遇到疑点、难点时,也要记下来,与旁人讨论,听取别人的看法。这样才会有所长进,水平才会提高。而且,阅读量大,知识就会十分丰富,一个人的素质也会提高,眼界就会更广。况且,写作也需要素材,只有多看书,多留心身边的事,将书中所讲与现实生活相联系起来,写作时才会思如泉涌,写出的文章才是好的文章。古语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也就是说,只有多读书,才能写出好文章。大都都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但做到前一句的人却不多,真正喜爱阅读的并能从中得到知识的人更是少之又少。所以,能写出好作文的人也不多。但我们要做这样的人,也就是说,我们要学会阅读,要喜欢去阅读,当我们看一本书或者一篇文章的时候,要去思考它的内涵,去思考它的写作方法,去思考作者的思路,再把其中好的方面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取人之长以补己之短。还有,要好问,要记住不懂就要问。特别是读课外的文言文,古诗、词时,其中有些字、词、句我们不能完全理解的,这就需要去查工具书,如果工具书中查不到,或者查了之后仍然不太明白,就要及时去问老师,及时地弄明白,这样才能学好古诗文。切记千万不能不懂装懂,使自己的心中留下疑惑。正如邓拓说的,真正所谓成就,就

7

是在前人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没有积累就什麽也谈不上,注重积累,不断积累才能扎下深厚的学问之根。我们要学习杰克?伦敦持之以恒,长期积累的精神,认真对待我们的学业,才能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取得更好的成绩。

三,习惯决定成败

先说一个小故事。有一个知名校长,他是全省高考升学率前三甲的校长,当谈及一个比较落后地区升学率低的原因时,他说:“当大学招收精英时,考的是知识能力,拼的是智力;当大学招收平民时,考的同样是知识能力,拼的是习惯。比如今年,我们的学生说考题容易,你们的学生也说考题容易,我们的学生由于审题仔细、步骤完整、计算正确等方面习惯好,作对了,而你们的学生因为这些方面习惯不好扣分了,差距在习惯培养到位没到位。”他的话一语中的,习惯决定成败。可见好习惯对孜孜以求的莘莘学子而言是何等重要呀!

“习惯养成”是个老话题,可谈的问题很多,在新课程背景下,在习惯决定成败的今天,语文学习上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学习习惯呢?从原则而言,

首先要有“学会学习”的习惯,这一习惯是指上课之前一定要有自学,第二是在“听懂的基础上笔记”,第三是“复习的基础上作业”,第四是“课内的基础上课外”,第五是“学会的基础上拓宽”。

从具体的操作上来讲,大家应该牢记语文习惯培养“读、摘、背、悟、写、练”六字诀。

读:首先是读课文及读本中与课文相关的文章。语文学科选编的文章有其代表性,编者从各个时代各种题材选择内容,由浅入深让同学们从不同层面接触语文,提升语文的阅读能力和鉴赏能力。读本是课本的组成部分,要充分利用起来。此外,同学们还必须广泛阅读课外书籍,尤其是名著。读书要有计划,一学期安排利用周末和假期阅读2-3本名著,积水成渊,积少成多,两三年累积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