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习题及答案(1)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工程测量习题及答案(1)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第 1 页 共 25 页

第一章 绪 论 一、填空题

1.地面点到( )的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相对高程。

2.通过( )海水面的( )称为大地水准面。 3.测量工作的基本内容是( )、( )、( )。 4.测量使用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是以( )为坐标原点,( )为 x轴,( )为y轴。

5.测量学的分类,大致可分为( )、( )、( )、( )。

6.地球是一个旋转的椭球体,如果把它看作圆球,其半径的概值为( )km。 7.测量工作的程序是( )、( )。 8.测量学的任务是( )。 二、选择题

9.地面点到高程基准面的垂直距离称为该点的( )。 A.相对高程 B.绝对高程 C.高差 10.地面点的空间位置是用( )来表示的。

A.地理坐标 B.平面直角坐标 C.坐标和高程 11.绝对高程的起算面是( )。

A.水平面 B.大地水准面 C.假定水准面 三、问答题

12.地面上一点的空间位置在测量工作中是怎样表示的? 13.何谓绝对高程,相对高程,高差。

14.试述测量工作中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教学计算中平面直角坐标系的不同点? 15.普通测量学的任务是什么? 16.水平面与水准面有何区别?

17.确定地面点位要做哪些基本测量工作?

18.在测量中,采取哪些措施来保证测量成果的正确性? 四、计算题

19. 已知地面上三点A、B、C的相对高程为-5.500米、6.850米、15.730米,其中B点的绝对高程为315.640米,求A、C两点的绝对高程(画简图标明)。

第二章 距离丈量及直线定向 一、填空题

1.直线定向的标准方向有( )、( )、( )。

2.由( )方向顺时针转动到测线的夹角为直线的坐标方位角。 3.距离丈量的相对误差的公式为( )。 4.坐标方位角的取值范围是( )。

5.直线的象限角是指直线与标准方向的北端或南端所夹的( )角,并要标 出所在象限角。

6.某直线的方位角与该直线的反方位角相差( )度。

7.地面点的标志,按保存时间长短可分为( )和( )。 8.罗盘仪的主要组成部分为( )、( )和( )。

第 2 页 共 25 页

9.某直线的反方位角为123°20',则它的方位角为( ),象限角为( )。 二、选择题

10.某段距离的平均值为100m,其往返较差为+20mm,则相对误差为( )。 A. 0.02/100; B. 0.002; C. 1/5000

11.已知直线AB的坐标方位角为186°,则直线BA的坐标方位角为( )。 A. 96°; B. 276°; C. 6° 12.在距离丈量中衡量精度的方法是用( )。 A.往返较差; B.相对误差 C.闭合差

13.坐标方位角是以( )为标准方向,顺时针转动到测线的夹角。 A.真子午线方向; B.磁子午线方向; C.坐标纵轴方向 14.距离丈量的结果是求得两点间的( )。

A.斜线距离; B.水平距离; C.折线距离

15.往返丈量直线AB的长度为:DAB=126.72m,DBA=126.76m,其相对误差为( )。 A.K=1/3100; B.K=1/3200; C.K=0.000315 三、问答题

16.何谓正、反方位角?

17.直线定向的目的是什么?常用什么来表示直线的方向? 18.直线定向与直线定线有何区别?

19.试述罗盘仪测定磁方位角的主要操作步骤? 四、计算题

20.用钢尺丈量一条直线,往测丈量的长度为217.30m,返测丈量的长度为217.38m, 今规定其相对误差不应大于1/2000,试问:⑴此测量成果是否满足精度要求?⑵按此 规定,若丈量100m,往返丈量最大允许相差多少毫米?

21. 对某段距离往返丈量结果已记录在距离丈量记录表中,试完成该记录表的计算 工作,并求出其丈量精度。见下表。

表1 ━━━━━┯━━━━┯━━━━━━━┯━━━┯━━━┯━━━┯━━━━ 测 线 │ 整尺段 │ 零 尺 段 │总 计│差 数│精 度│平均值 ──┬──┼────┼───┬───┼───┼───┼───┼──── │ 往 │ 5350 │18.964│ │ │ │ │ AB├──┼────┼───┼───┼───┤ │ │ │ 返 │ 5350 │18.864│ │ │ │ │

━━┷━━┷━━━━┷━━━┷━━━┷━━━┷━━━┷━━━┷━━━━

第三章 水准测量 一、填空题

1.水准仪的检验和校正项目有( )、( )、( )。 2.水准仪主要轴线之间应满足的几何关系为( )、( )、( )。 3.由于水准仪校正不完善而剩余的i角误差对一段水准路线高差值的影响是与( ) 成正比的。

4.闭合水准路线高差闭合差的计算公式为( )。 5.水准仪的主要轴线有( )、( )、( )、( )。

第 3 页 共 25 页

6.水准测量中,转点的作用是( ),在同一转点上,既有( )又 有( )读数。

7.水准仪上圆水准器的作用是使仪器( ),管水准器的作用是使仪器 ( )。

8.转动物镜对光螺旋的目的是使( )影象( )。 9.一般工程水准测量高差允许闭合差为( )或( )。 10.一测站的高差hab为负值时,表示( )高,( )低。 11.用高差法进行普通水准测量的计算校核公式是( )。 12.微倾水准仪由( )、( )、( )三部分组成。

13. 用水准仪望远镜筒上的准星和照门照准水准尺后,在目镜中看到图象不清晰, 应旋转( )螺旋,若十字丝不清晰应旋转( )螺旋。 14.水准点的符号,采用英文字母( )表示。

15.水准测量的转点,若找不到坚实稳定且凸起的地方,必须用( )踩实 后立尺。

16.为了消除i角误差,每站前视、后视距离应( ),每测段路线中前视 距之和与后视距之和应( )。

17.水准测量中丝读数时,不论是正象或倒象,应由( )到( ),并 估读到( )。

18.测量时,记录员应对观测员读的数值,再( )一遍,无异议时,才 可记录在表格中。记录有误,不能用橡皮擦拭,应( )。

19. 从A至B进行往返水准测量,其高差为:往测3.625m,返测-3.631m,则A、B之 间的高差hAB=( )。

20.已知 B 点高程为 241.000m,A、B点间的高差 hAB=+1.000m,则 A 点高程为 ( )。

21.A点在大地水准面上,B点在高于大地水准面100m的水准面上,则A点的绝对高程 是( ),B点的绝对高程是( )。

22.在水准测量中,水准仪安置在两立尺点等距离处,可消除( )。 二、选择题

23.在水准测量中转点的作用是传递( )。 A.方向; B.高程; C.距离

24.水准测量时,为了消除i角误差对一测站高差值的影响,可将水准仪置在( )处。

A.靠近前尺 B.两尺中间 C.靠近后尺 25.产生视差的原因是( )。

A.仪器校正不完善; B.物像与十字丝面未重合; C.十字丝分划板位置不正确 26.附合水准路线高差闭合差的计算公式为( )。

A.fh=│h往│-│h返│; B.fh=∑h; C.fh=∑h-(H终-H始) 27.水准测量中,同一测站,当后尺读数大于前尺读数时说明后尺点( )。 A.高于前尺点; B.低于前尺点; C.高于测站点

28.水准测量中要求前后视距离相等,其目的是为了消除( )的误差影响。 A.水准管轴不平行于视准轴; B.圆水准轴不平行于仪器竖轴; C.十字丝横丝不水平

第 4 页 共 25 页

29.视准轴是指( )的连线。

A.物镜光心与目镜光心; B.目镜光心与十字丝中心 C.物镜光心与十字丝中心

30.往返水准路线高差平均值的正负号是以( )的符号为准。 A.往测高差; B.返测高差; C.往返测高差的代数和

31. 在水准测量中设A为后视点,B为前视点,并测得后视读数为1.124m,前视读数 为1.428m,则B点比A点( )。

A.高; B.低; C.相等 32.自动安平水准仪的特点是( )使视线水平。

A.用安平补偿器代替管水准器; B.用安平补偿器代替圆水准器; C.用安平补偿器和管水准器

33.圆水准器轴与管水准器轴的几何关系为( )。 A.互相垂直; B.互相平行; C.相交

34.从观察窗中看到符合水准气泡影象错动间距较大时,需( )使符合水准 气泡影象符合。

A.转动微倾螺旋; B.转动微动螺旋; C.转动三个脚螺旋 35.转动三个脚螺旋使水准仪圆水准气泡居中的目的是( )。 A.使仪器竖轴处于铅垂位置; B.提供一条水平视线; C.使仪器竖轴平行于圆水准轴 三、问答题

36.何谓水准仪的视准轴误差?怎样校正? 37.何谓高差闭合差?怎样调整高差闭合差?

38.绘图说明水准仪用脚螺旋使圆水准气泡居中的操作步骤? 39.影响水准测量成果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如何减少或消除? 40.水准测量中转点应如何选择? 41.绘图说明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 42.视差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消除?

43.试述在一测站上测定两点高差的观测步骤。 44.如何进行圆水准器平行于竖轴的检校?

45.为什么观测时要把水准仪安置在距两尺基本等远处? 四、计算题

46.在对S3型微倾水准仪进行i角检校时,先将水准仪安置在A和B两立尺点中间,使 气泡严格居中, 分别读得两尺读数为a1=1.573m,b1=1.415m,然后将仪器搬到A尺附 近,使气泡居中,读得a2=1.834m,b2=1.696m,问:⑴正确高差是多少?⑵水准管轴 是否平行视准轴?⑶若不平行,应如何校正?

47.如图1所示,在水准点BM1至BM2间进行水准测量,试在水准测量记录表中(见表 2)进行记录与计算,并做计算校核(已知BM1=138.952m,BM2=142.110m)。

│3.338 0.671│ 0.755│1.472 2.510│ ├──────┤ │2.012 ├──────┤1.362 1.053│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