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400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血液400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2)最适宜的化疗方案是:(C) A.DA方案 B.HA方案 C.VDP方案 D.CHOP方案 E.MP方案

(3)如果出现头痛、呕吐,行腰穿检查:脑脊液压力增高,脑脊液内可找到少量幼稚细胞,应加用的治疗是:(D) A.输血小板悬液 B.控制感染

C.白细胞去除术 D.鞘内注射甲氨蝶呤 E.脾区照射

6.女性,26岁。10天来全身皮肤出血点伴牙龈出血来诊,化验PLT35×109/L,临床诊断为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 (1)支持ITP诊断的是(E)

A.皮肤有略高出皮面的紫癜 B.面部蝶形红斑 C.口腔溃疡 D.下肢肌肉血肿 E.脾脏不大

(2)支持ITP诊断的实验室检查是(E) A.凝血时间延长 B.血块收缩良好

C.抗核抗体阳性 D.骨髓巨核细胞增多,产板型增多 E.骨髓巨核细胞增多,幼稚、颗粒型增多 (3)该患者的首选治疗是(A) A.糖皮质激素 B.脾切除 C.血小板输注 D.长春新碱 E.达那唑

7.男性,30岁,主诉乏力3个月,伴左上腹饱胀感,体检:浅表淋巴结未及,肝未触及,脾肋下5cm,Hb90g/L,白细胞170×109/L,血小板300×109/L,原粒1%,晚幼粒40%,杆粒34%,分叶粒10%,嗜碱性粒细胞2%,NAP(-)。 (1)如需明确诊断,应先作的检查是(C) A.肝脾B超 B.腹部cT C.骨髓检查和活检 D.血沉 E.蛋白电泳

(2)要进一步检查需作(B)

A.51铬红细胞半寿命期 B.染色体 C.MRI D.同位素骨扫描 E.淋巴管造影

(3)治疗最常用的药物是(E) A.环磷酰胺 B.泼尼松 C.柔红霉素 D.阿霉素 E.羟基脲

(4)最有希望达到根治的治疗方法是(A) A.同种异基因骨髓移植 B.脾切除 C.脾移植 D.干扰素 E.维甲酸

8.男,36岁,5天前发热、咽痛,应用抗生素治疗无效,颈部浅表淋巴结肿大,咽部充血。扁桃体胪肿大。下肢少许淤斑。白细胞16.6×109/L。原始细胞60%,

血红蛋白80g/L,血小板34×109/L。 (1)最可能的诊断是(E)

A.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B.缺铁性贫血 C.再生障碍性贫血 D.溶血性贫血 E.急性白血病

(2)体检中应特别注意的体征是(B) A.睑结膜苍白 B.胸骨压痛

C.浅表淋巴结肿大 D.皮肤出血点 E.心脏杂音

(3)为明确诊断应做的检查是(E) A.血小板抗体 B.血清铁蛋白 C.骨髓扫描 D.淋巴结活检 E.骨髓涂片细胞学检查

9.女性,26岁,皮肤紫癜伴月经过多1年,脾脏肋下刚触及,血红蛋白90g/L,白细胞4.5×109/L,血小板20×109/L,束臂试验阳性,出血时间延长,血块退缩不良,骨髓巨核细胞增多伴成熟障碍。 (1)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B)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C.Evans综合征 D.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E.脾功能亢进

(2)最有诊断价值的体征是:(A)

A.皮肤紫癜,束臂试验阳性 B.贫血 C.黄疸 D.脾大 E.淋巴结肿大

(3)最有诊断意义的检查是:(D) A.PT测定 B.出血时间

C.血块退缩试验 D.骨髓检查 E.网织红细胞 (4)本病治疗首选:(B)

A.雄激素 B.糖皮质激素 C.免疫抑制剂 D.抗纤溶药物 E.补充凝血因子

10.女性,18岁,发热鼻出血,皮肤紫癜2周,舌尖可见血泡,双下肢可见淤斑,浅表淋巴结及肝脾未及,胸骨压痛阴性,血红蛋白52g/L,白细胞20×109/L,分类中性0.24,淋巴0.75,嗜碱粒0.01,血小板22×109/L,网织红细胞0.1%,胸部X线片示右下肺炎。 (1)本例最可能的诊断是(B)

A.脾功能亢进 B.再生障碍性贫血 C.淋巴瘤 D.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E.多发性骨髓瘤

(2)明确诊断应先做哪一项检查(C)

A.B超 B.硫酸亚铁或右旋糖酐铁 C.骨髓检查 D.MRI E.放射性核索骨扫描

(3)治疗应积极考虑使用(D)

A.叶酸,维生素B12 B.硫酸亚铁或右旋糖酐铁

C.维生素C,雄激素 D.同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E.促红细胞生成素

(4)关于该患者的预后,哪项描述是正确的(A)

A.不积极治疗多于6~12个月内死亡 B.较好,生存期长

C.一般治疗即可缓解症状 D.骨髓有病态造血者部分可转变为白血病 E.有染色体异常者预后不良

11.某女32岁,反复皮肤瘀点,瘀斑伴月经量过多半年来诊。体检:轻度贫血貌,周身皮肤可见散在瘀点,瘀斑,余未见异常。 (1)门诊就诊时,应首先进行哪项检查?(C) A.妇科检查 B.凝血象

C.血小板计数及形态 D.束臂试验 E.B超脾脏有无肿大

(2)为确定诊断最有意义的检查是:(D) A.凝血功能 B.血小板黏附试验 C.血小板聚集试验 D.骨髓象分析 E.脾脏彩超

(3)此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B)

A.过敏性紫癜 B.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C.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D.先天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E.脾功能亢进

12.男性,20岁,发热2周,体温38-39℃。检查皮肤散在紫癜,颈部及腋下可触及0.5cm×1.5cm大小淋巴结5~6个,脾肋下3cm,血红蛋白85g/L,白细胞10×109/L,血小板25×109/L (1)对诊断帮助最大的检查(D) A.血细菌培养 B.白细胞分类 C.胸部X线片 D.骨髓象检查 E.血小板抗体测定

(2)此患者在治疗3周后,出现高热、头痛、呕吐、Kernig征(+),应采取治疗方素(C)

A.应用广谱抗生素 B.链霉素、雷米封、利福平联合治疗 C.化疗+鞘内注射MTX D.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先锋霉素 E.输血小板

(3)此病人在发热、头痛、呕吐第2日做脑脊液检查,最可能的发现为(E) A.脑脊液中性粒细胞增高 B.细菌培养阳性

C.脑脊液发现结核杆菌 D.脑脊液蛋白量显著增高、糖定量减低 E.脑脊液白血病细胞增多

13.女性,36岁,发作性酱油色尿2个月,贫血貌,巩膜黄染,肝脾不大,血红蛋白70g/L,白细胞4.5×109/L,血小板:100×109/L,网织红细胞计数0.15,尿隐血阳性。

(1)该患者诊断考虑为:(E)

A.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B.丙酮酸激酶缺乏症 C.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D.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E.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2)为明确诊断需进行下列哪项检查:(E) A.G6PD活性测定 B.血红蛋白电泳 C.外周血涂片 D.Coombs试验

E.血白细胞、红细胞CD55、CD59水平测定

14.男性68岁,发热伴咳嗽1周,表情淡漠,气急,近2天全身散在出血点及淤斑,血压8/53kPa(60/40mmHg),血红蛋白120g/L,白细胞12×109/L,血小板30×109/L,血涂片可见少量红细胞碎片,凝血酶原时间18秒(对照13秒),骨髓穿刺示增生活跃,巨核细胞多。 (1)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D)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急性白血病 C.Evans综合征 D.DIC E.过敏性紫癜

(2)应进一步作哪项检查(B)

A.血小板功能测定 B.D-二聚体测定或3P试验 C.造血祖细胞培养 D.染色体 E.束臂试验

(3)考虑与肝病有关,还需作(D) A.肝脾B超 B.腹部CT C.FDP D.Ⅱ、Ⅶ、Ⅸ、Ⅹ因子测定 E.肝功能

(4)最合适的治疗方法是(E)

A.CTX+VCR B.止血芳酸+大量维生素C C.雄激素+抗生素 D.皮质激素 E.肝素

15.男性,45岁,乏力、盗汗、消瘦3个月,发现颈部淋巴结肿大1个月,查体:贫血貌,皮肤巩膜轻度黄染,颈部可扪及数枚黄豆大小淋巴结,质硬,无压痛,肝肋下未及,脾肋下3cm,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78g/L,白细胞4×109/L,血小板80×109/L,网织红细胞计数0.15,血清总胆红素48.2μmol/L,结合胆红素6.8μmol/L,尿胆原升高,尿胆红素阴性。

(1)临床上怀疑为恶性淋巴瘤,为明确诊断应进行下列哪项检查:(B) A.淋巴结穿刺 B.淋巴结活检 C.骨髓检查 D.胸腹部CT E.剖腹探查

(2)若确诊为NHL,为确定临床分期检查发现:纵隔及肺门增宽,但无腹膜后淋巴结肿大,骨髓及肝脏等其他脏器均未受累,该患者的临床分期是:(D) A.Ⅱ期A组 B.Ⅱ期B组 C.Ⅲ期A组 D.Ⅲ期B组 E.Ⅳ期B组

(3)引起该患者黄疸最可能的原因是:(E) A.急性黄疸性肝炎 B.淋巴瘤肝内浸润 C.淋巴瘤胆道梗阻 D.淋巴瘤压迫胆总管 E.淋巴瘤合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16.给一病人输血20ml,病人感觉头痛、恶心、寒战、呼吸困难、心前区压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