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版)2017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中考化学试卷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高清版)2017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中考化学试卷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中和反应及其应用,盐的化

学性质,酸、碱、盐的鉴别。 20.【答案】A

【解析】解:A.等质量的镁和氧气在反应时消耗的镁比氧气多,等镁消耗掉后,因此有

氧气的剩余,而不是金属镁有剩余,而氧化镁的质量会增加,到反应后保持不变,故A错误;B.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稀硫酸中,硫酸的酸性减弱,溶液的pH值不断增大,当氢氧化钠过量后溶液变为碱性,随着氢氧化钠的不断加入,溶液的pH会不断增大,故B正确;C.横坐标是金属的质量,因此等质量的镁粉和铝粉,应该是铝产生的氢气多,但是金属镁开始生成的氢气快,故C错误;

D.将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逐滴加入一定质量的氯化铁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开

始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当盐酸反应完后氢氧化钠和氯化铁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所以溶液的质量不断增大,故D正确;故选:A。 【提示】A.根据镁和氧气点燃产生氧化镁分析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变化;B.根据将氢

氧化钠溶液滴入稀硫酸中,硫酸的酸性减弱分析;C.根据金属和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关系分析;D.根据将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逐滴加入一定质量的氯化铁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开始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当盐酸反应完后氢氧化钠和氯化铁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分析。

【考点】碱的化学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中和反应及其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第Ⅱ卷

二、填空题 21.【答案】(1)Hg (2)2O2 (3)Fe3?

(4)3NH?4

(5)Al2O3

化学试卷 第17页(共26页) 【解析】解:(1)书写元素符号注意“一大二小”,汞的元素符号是Hg。

(2)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

加上相应的数字,则2个氧分子可表示为2O2。

(3)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

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铁离子表示为:Fe3?。 (4)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

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3个铵根离子可表示:3NH?4。 (5)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氧元素显?2价,其化学式为:Al2O3。

【提示】(1)书写元素符号时应注意:①有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②由两个

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

(2)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

上相应的数字。

(3)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

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

(4)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

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5)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氧元素显?2价,写出其化学式即可。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22.【答案】(1)排列方式 (2)疏松多孔 (3)CH4化学 (4)1:2

【解析】解:(1)金刚石和石墨均由碳元素组成,物理性质却相差很大,原因是它们的

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2)活性炭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是因为它有疏松多孔的结构;

化学试卷 第18页(共26页)

(3)甲烷的化学式为CH4,甲烷燃烧是将化学能转化成热能,CO和H2在一定条件下按照不同的比例反应,可假定反应时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m:n,则只要化学式能化为形式(CO)(mH2)n,是正确的。甲醇(CH4O)可变为(CO)(1H2)2,应调节“合成气”中CO和H2的分子个数比为1:2。 【提示】(1)根据金刚石和石墨均由碳元素组成,物理性质却相差很大,原因是它们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进行解答; (2)根据活性炭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是因为它有疏松多孔的结构进行解答; (3)根据甲烷的化学式为CH4以及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进行解答。 【考点】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23.【答案】(1)煮沸 (2)B (3)①丙 ②甲 ③D 【解析】解:(1)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一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叫溶液,所以白糖、高锰酸钾、食盐在水中都能形成溶液,故选:B; (3)①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减小的物质是丙;②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20g,乙物质的溶解度大于20g,所以分别向100g水中加入20g甲和20g乙,能形成饱和溶液的是甲;③A.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50g,所以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0g150g?100%?33.3%,故A错误 B.分别将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时,溶液的质量不能确定,所以析出固体的质量也不能确定,故B错误;C.从接近饱和的甲溶液中析出一定量的甲晶体后,恒温蒸发溶剂时,剩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C错误;D.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最大,乙物质的溶解度次之,丙物质的溶解度最小,所以分别将50g甲、乙、丙固体溶于水,配成饱和溶液,需要水的质量为:甲<乙<丙,故D正确。故选:

化学试卷 第19页(共26页) D. 【提示】(1)根据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进行分析; (2)根据一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叫溶液进行分析; (3)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硬水与软水,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24.【答案】(1)合成橡胶 (2)强 大 (3)TiO2?2C?2Cl高温2TiCl4?2CO 【解析】解:(1)合成橡胶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故填:合成橡胶; (2)飞机机身大量使用铝合金,铝合金具有的优点有:密度小、抗腐蚀性强、硬度比纯铝的大;故填:强;大; (3)二氧化钛、碳和氯气反应生成四氯化钛和一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TiO2?2C?2Cl高温高温2TiCl4?2CO。故填:TiO2?2C?2Cl2TiCl4?2CO。 【提示】(1)根据合成橡胶属于有机合成材料进行解答; (2)根据合金的优良性能进行解答; (3)根据二氧化钛、碳和氯气反应生成四氯化钛和一氧化碳进行解答。 【考点】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合金与合金的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25.【答案】红 除去铝线表面的氧化物 硝酸银 化学试卷 第20页(共26页)

Cu?2AgNO3Cu(NO3)2?2Ag 铝、铜、银 【解析】解:【实验过程】(1)将一根用砂纸打磨干净的铝线浸入硫酸铜溶液中时,由于铝比铜活泼,因此铝能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铝和铜,铝线表面有红色物质生成,溶液颜色变浅,用砂纸打磨铝线的目的是除去铝线表面的氧化物; (2)将一根用砂纸打磨干净的铜线浸入硝酸银溶液中时,由于铜比银活泼,因此铜能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铜线表面有银白色物质生成,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AgNO3Cu(NO3)2?2Ag,实验过程如下表所示: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解释或化学方程式

(1)将一根用砂纸打

铝线表面有红色物质

用砂纸打磨铝线的目的是除去铝线表面

磨干净的铝线浸生成,溶液颜色变的氧化物

入硫酸铜溶液中 浅

(2)将一根用砂纸打

铜线表面有银白色物

化学方程式: 磨干净的铜线浸质生成,溶液由无Cu?2AgNO3Cu(NO3)2?2Ag 入硝酸银溶液中

色变成蓝色

【实验结论】铜、铝、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为铝、铜、银。故填:铝、铜、银。 【提示】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和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盐和氢

气,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考点】金属活动性的探究,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三、解答题 26.【答案】(1)B (2)物理

(3)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 (4)①稀盐酸 ②pH试纸 标准比色卡

化学试卷 第21页(共26页) 【解析】解:(1)食用海鱼、海虾等海鲜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故填:B. (2)海水淡化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填:物理。 (3)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故从海水中获取粗盐,宜选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故填: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 (4)①由氯化镁的生产流程,要将氢氧化镁沉淀转化为氯化镁,应加入的试剂A是稀盐酸;②测溶液的pH时,应用玻璃棒待测溶液滴到pH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故填:①稀盐酸;②pH试纸;标准比色卡。 【提示】(1)根据人体需要的营养以及营养素的作用进行分析; (2)根据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进行分析; (4)①根据氯化镁的生产流程,要将氢氧化镁沉淀转化为氯化镁,应加入的试剂是稀盐酸进行分析; ②根据测溶液的pH时,应用玻璃棒待测溶液滴到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对比解答。 【考点】食品、药品与健康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溶液的酸碱度测定,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对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27.【答案】(1)CO2 H2O (2)潜水、登山、医疗急救 (3)置换反应 (4)CaCO3?2HClCaCl2?H2O?CO2?或CO2?Ca(OH)2CaCO3??H2O 【解析】解:根据“D的固体可用于人工降雨”,则推测D为二氧化碳;根据“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7种物质,分别由C、H、O、Cl、Ca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已知A.B.C.D.E是不同类别的物质,G是可燃性气体”,结合图框,则推测G为氢气,B可能为稀盐酸,A为氢氧化钙,C为碳酸钙,E为氧气,F为水,代入检验。 (1)根据分析,D为二氧化碳,F为水,故D.F的化学式分别为:CO2、H2O; (2)根据分析,E为氧气,E的一种用途潜水、登山、医疗急救; (3)根据分析,G为氢气,B可能为稀盐酸,则推测B→G的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 化学试卷 第22页(共26页)

(4)一个由A转化为C的化学方程式,如CaCO3?2HClCaCl2?H2O?CO2?或CO2?Ca(OH)2CaCO3??H2O; 【提示】根据“D的固体可用于人工降雨”,则推测D为二氧化碳;根据“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7种物质,分别由C、H、O、Cl、Ca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已知A.B.C.D.E是不同类别的物质,G是可燃性气体”,结合图框,则推测G为氢气,B可能为稀盐酸,A为氢氧化钙,C为碳酸钙,E为氧气,F为水,代入检验。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反应类型的判定,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四、实验探究题 28.【答案】(1)锥形瓶 (2)CaCO3?2HClCaCl2?H2O?CO2?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集满 (3)密度比空气大 不助燃、不可燃 (4)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 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 【解析】解:(1)通过分析题中所指仪器的作用可知,a是锥形瓶; (2)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二氧化碳不具有助燃性,所以证明二氧化碳已经集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集满; (3)将二氧化碳慢慢倒入烧杯中,观察到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的现象,所以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密度比空气大,不助燃、不可燃; (4)A装置制取气体的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是常温,所以应选用的药品是: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玻璃是热的不良导体,受热不均会发生炸裂,所以用装

化学试卷 第23页(共26页) 置C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中细沙的作用是: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 【提示】(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题中所指仪器的作用进行分析; (2)根据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具有助燃性进行分析; (3)根据将二氧化碳慢慢倒入烧杯中,观察到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的现象进行分析; (4)根据A装置制取气体的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是常温,玻璃是热的不良导体,受热不均会发生炸裂进行分析。 【考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氧气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29.【答案】 【实验验证】(2)先有气泡产生,后有白色沉淀生成 Ba(NO3)2?Na2SO42NaNO3?BaSO4? (3)还混有氯化钠 Na?、H?、Ba2? 【实验反思】除去碳酸钠,以免对氯化钠和硫酸钠的检验造成干扰。 【实验拓展】(1)bacba (2)吸收二氧化碳气体中的水分或干燥二氧化碳气体 【解析】解:【实验验证】,(2)取少量溶液A于试管中,滴入过量的稀硝酸,再滴入过量的硝酸钡溶液,充分反应后,静置;现象是:先有气泡产生,后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该固体中混有硫酸钠,硫酸钠和硝酸钡反应生成硝酸钠和硫酸钡白色沉淀;(3)取步骤(2)中的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硝酸银溶液;现象是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该固体中还混有氯化钠,实验结束所得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钠离子、氢离子、钡离子;故答案为:(2)先有气泡产生,后有白色沉淀生成;Ba(NO3)2?Na2SO42NaNO3?BaSO4?;(3)还混有氯化钠;Na?、H?、Ba2?; 【实验反思】步骤(2)中滴入过量稀硝酸的目的是:除去碳酸钠,以免对氯化钠和硫酸 化学试卷 第24页(共2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