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大合同法第四次作业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中央电大合同法第四次作业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C.修理合同D.复制合同E.检验合同 8.仓储合同的法律特征有(ABDE)。

A.保管人须为有仓储设备并专事仓储保管业务的民事主体 B.其保管的对象是动产C.其保管的对象是不动产 D.为诺成、双务合同E.为有偿、不要式合同 9.委托合同终止的一般原因有(ABCD)。 A.合同履行完毕B.合同有效期届满 C.完成受托事务D.履行已不可能 E.合同被解除

10.居间合同的特征有(ABCDE)

A.居间人以促成委托人与第三人订立合同为目的 B.居间人居介绍人地位C.居间合同具有诺成性 D.居间合同具有非要式性E.居间合同是有偿合同 三、名词解释(共5道试题,共15分。) 1.要约的撤回

要约的撤回:是指在要约发出以后,尚未到达受要约人之前,也就是在要约发生效力之前,要约人使其失去法律效力的意思表示。

2.合同的履行

合同的履行:是指合同的当事人按照合同的约定,全面完成各自承担的合同义务,使合同关系得以全部终止的整个行为过程。 3.合同的转让

合同的转让:是指合同的一方当事人将合同的权利义务全部或部分转让给第三人的法律行为,也就是合同的主体发生了变化。 4.不可抗力:

不可抗力是根据我国《民法通则》和《合同法》的规定,在合同生效后,由于出现了当事人不可预见、不可避免并且不可克服的客观情况,致使合同不能履行时,对约定的合同义务

5.房屋租赁合同

房屋租赁合同:是以房屋为租赁物的租赁合同,指的是出租人和承租人之间关于出租人将房屋交付承租人使用,承租人交付租金并于合同终止时将租用的房屋返还给出租人的协议。

四、简答题(共2道试题,共14分。) 1.简述合同法定解除权行使的条件。

法定解除权是指依据法律的直接规而产生的解除权,如给付迟延、给付不能、给付拒绝、不完全给付等。

法定解除权的行使必须依据法律的规定,《合同法》第94条规定了法定解除的五种事由:

(1)不可抗力,是根据我国《民法通则》和《合同法》的规定,在合同生效后,由于出现了当事人不可预见、不可避免并且不可克服的客观情况,致使合同不能履行时,对约定的合同义务如何处理的法律制度;

(2)拒绝履行,是指当事人能为履行而违法的不为履行;

(3)履行迟延,又称债务人迟延,是指债务人能履行,但在履行期限届满时,没有履行债务是情形;

(4)不完全履行,是指当事人一方虽为履行,但没按照合同债务的内容履行;

(5)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2.简述在借款合同的抵押担保中哪些财产不得抵押。

六类财产不得抵押: 1、土地所有权;

2、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但法律规定可以抵押的除外;

3、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工艺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和其他社会公益设施; 4、所有权、使用权不明或者有争议的财产; 5、依照法律规定被查封、扣押、监管的财产; 6、法律规定不得抵押的其他财产。 五、论述题(共1道试题,共11分。) 1.试述合同成立与合同生效的概念和区别。

合同成立并不意味着合同就生效,合同成立与合同生效是两个不同的法律概念。

合同的成立是指合同订立过程的完成,也就是说,缔约人经过平等的协商而对合同的基本内容达成了一致意见。要约和承诺的结束意味着当事人合意的完成,亦即合同的成立。

合同的生效,在广义上,是指合同的有效,即具有了一般的法律约束力;在狭义上,则是指合同约定的权利义务的发生。

区分合同成立与合同生效有很大的实践意义,两者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构成条件不同。合同成立的条件包括:订约主体存在双方或多方当事人,订约当事人就合同的主要条款达成合意。至于当事人意思表示是否真实,则在所不问,它着重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