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地区地质地貌实习报告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秦皇岛地区地质地貌实习报告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本区内只有辉石橄榄岩为超基性岩,出露于石门寨西北的北峪村西约200m的路上,呈岩墙产于侏罗统髫髻山组的火山碎屑岩中,宽不足1m,深灰色,主要矿物成分为橄榄石、辉石,含少量角闪石,无长石,斑状结构,块状构造。 2、基性岩类(SiO2的含量为45%~52%) 本区常见的基性岩有两种:浅成岩和火山熔岩。

浅成岩:主要为辉绿岩或辉长辉绿岩,多数以岩墙产出,在252高地以东的寒武系中可见。颜色为暗绿色,矿物成分以辉石和斜长石为主其次为少量角闪石及橄榄石,中粒等粒结构。 火山熔岩:本区所见基性火山熔岩为粗粒玄武岩,出露于上庄坨西、大石河抽水站附近的髫髻山组。岩石颜色呈黑绿色,主要矿物为基性斜长石、辉石,富含橄榄石,斑状结构,块状构造。 3、中性岩类(SiO2的含量为52%~65%)

闪长玢岩:分布于潮水峪村西北、砂锅店等地,呈岩墙产出,具斑状结构,斑晶主要为斜长石,有时含角闪石较多,有的基质中含少量石英,有的可见球状结构和流线构造。

安山玢岩:见于上庄坨西、大石河抽水站附近的髫髻山组,为次火山相,具隐晶斑状结构,含有巨大的辉石和角闪石斑晶,或者呈具斑结构。

安山岩:分布于柳江向斜核部的髫髻山组中,类型丰富,有玄武安山岩、辉石安山岩、角闪安山岩、斜长安山岩粗安山岩和英安山岩等。绝大部分具有隐晶斑状结构,颜色以灰绿为主,一般呈

块状构造,少数有气孔构造和杏仁构造。 4、酸性岩类(SiO2的含量大于65%)

主要分布于本区西部和东部,呈岩基产出。此外,有若干脉状侵入体穿切于中生代髫髻山组之前的各个时代的地层中。 绥中花岗岩:出露于工区内鸡冠山和张崖子村附近,沉积不整合于石英砂岩之下。岩石呈灰白、肉红色,中粒结构,块状构造。浅色矿物为钾长石、斜长石、石英,暗色矿物为角闪石和黑云母。岩石成分分布很不均匀,结构和构造变化很大,其中有很多混合岩化的迹象和老变质岩的残留体或捕掳体。 第三节

构造

一、褶皱构造

背斜:指岩层发生折曲时,其形状向上凸起者。在一般平地上,背斜的地层上半部受到侵蚀变平,会形成中间老,两翼新的地层排列方式。由于背斜岩层向上拱起,且油、气的密度比水小,所以背斜常是良好的储油、气构造。与之相对,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性脆弱,易被侵蚀,在外力作用下形成谷。

向斜:指岩层发生折曲时,其形状向上凹陷者。在一般平地上,向斜的地层上部坚硬而不易被侵蚀,会形成中间新,两翼老地层排列方式。 一、 断裂构造

本区断层发育,种类较多,主要为逆断层和正断层,分布于柳江向斜内,各处特点不尽相同。分布于东翼的断层主要有北东向及北西向两组,此外还有近南北向及近东西向两组。前两组断层大多为正断层,其中水平方向的运动分量并不显著。山于这类断层集中于岩墙、岩脉分布区,相互在成因上可能有一定的联系.断层的断距一般并不太大,由几米到几十米不等。只有石门寨东南的126.6高地上的正断层,断距达数百米,以致奥陶系亮甲山组与寒武系张夏组接触。近南北向的正断层在赵庄、亮甲山西北、潮水峪等地,断层面西倾,倾角很大.柳江向斜的南界即为一东西向高角度逆断层,断层面南倾,古老变质岩系与古生界及侏罗系地层相接触。该断层延伸颇远,在黑山窑南被正断层横切。北部板坊峪向东至贺庄的近东西向逆断层,山北往南上逆,规模颇大,延绵数公里.西翼发育一组近南北走向的逆断层,多数断层面西倾,自西向东高角度逆冲,倾角 70~80度,延深很远。其中苏庄一伍庄一山羊寨逆断层延伸近10公里,断于寒武系张夏组与奥陶系亮甲山之间,缺失了上寒武统崮山组至下奥陶统冶里组一套地层.断层破碎带宽200~300米,其间有细晶闪长岩岩脉侵入.西翼中部杨庄一带有一组北东向正断层,断层面倾向北西,并在水平方向上有相对的左型位移,秋子峪和山羊寨一带发育一组东西向的横断层,横切西冀的南北向逆断层,延伸不远,柳江向斜西南缘相邻一轴向北北东的次级褶曲——上平山背斜.其核部下寒武境地层两侧各有一断层.断层面均向北西倾斜,东侧为逆断层,西侧为正断层,以致核部成为地垒构造.垂直上千山背斜轴向有一系列横断层,自北

而南,断层走向由北西向渐变为东西向。在鸡冠山与大平台问的河谷中,由于几条正断层的影响,两侧青白口系下马岭组石英砂岩相对上升,中间石英砂岩下降。断层面近于南北走向,倾角较大,河谷东侧断层面西倾,河谷西侧断层面向东倾,成一地堑构造,河谷本身位于地堑构造的中心部位。

主要断层有:鸡冠山——汤河地堑。位于鸡冠山——上平山之间的汤河河谷中,由几条近南北向的正断层组合而成。断层面倾角大,河谷东侧断层面向西倾,西侧断层西向东倾,汤河河谷就是沿地堑构造中心部位发育的。伍庄——傍水崖断裂带。该断裂带发育在柳江向西斜的西翼,西起伍庄,东至傍水崖。有平行的数条断层出现,形成迭瓦式构造。断层面多向西倾斜。少数向东倾斜。倾角70°~80°。断层面呈舒缓波状,见有挤压构造透镜镜体,构造角砾岩和片理化带,牵引褶皱断层和糜棱岩化等现象也较明显。 苏庄——伍庄——山羊寨逆断层。该断层发育在柳江向斜的西翼,走向NE20度,大致平行于向斜轴,是一条走向断层,沿走向延伸近10公里。断层东侧为下盘,其亮甲山组豹皮灰岩,,断层两侧为上盘,其张夏组后层状灰岩。断带宽1米左右,中间有细晶闪长岩脉侵入。断带中有构造角砾,岩发育和片理化现象,旁侧牵引,褶皱也较明显。牌坊砬子逆断层。该断层观察点位于伍庄东北500米牌坊 子之废弃旧矿坑处,断层北北东向延伸,长达3公里。断层发育于二叠系地层中,断层东侧为上盘,西侧为下盘。上盘为下二叠统,顶部B层耐火粘土和上二叠统含砾粗砂岩,具有明显的牵引褶皱。下盘为 下二叠统粉砂质页岩。沿断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