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tm塔吊安装方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200tm塔吊安装方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4.3.5将驾驶室吊装到上支座上,用连接瓦将驾驶室下端与上支座上端连接牢固,用螺栓把斜撑连接牢固。

重量(kg) 4600 吊装高度(米) 15.8 钢丝绳倍率 4 幅度臂长 (m) (m) 驾驶室

4.3.6吊装平衡臂

组装平衡(包括平衡重挂梁等),吊装平衡臂于操作室顶部,穿上与操作室节连接的4条连接销轴。

重量(kg) 13300 吊装高度(米) 18.8 钢丝绳倍率 4 幅度臂长 (m) (m) 平衡臂 Φ24 4个 ≤6 ≤27 45t吊机作业 部件名称 钢丝绳 吊点 Φ18 4个 ≤11 ≤31 45t吊机作业 部件名称 钢丝绳 吊点 注意:吊装平衡前,套架处塔身标准节与下支座的螺栓必须连接牢固。 4.3.7吊装卷扬机构

依次吊装起重绞车、大臂变幅绞车、小车牵引绞车、电气设备等。各绞车卷筒轴线与平衡臂纵向中心平面的垂直度和平衡臂水平面的水平度偏差在卷筒全长上≤6mm。

重量(kg) 4400 3200 1000 吊装高度(米) 18 18 18 钢丝绳倍率 4 4 4 45t吊机作业 幅度臂长 部件名称 钢丝绳 吊点 (m) (m) 起重绞车 变幅绞车 小车牵引绞车 Φ16 Φ16 Φ16 4个 4个 4个 ≤11 ≤13 ≤18 ≤31 ≤31 ≤31 4.3.8吊装塔顶撑杆 将撑杆与后拉索连接在一起,将撑杆吊装到平衡臂顶部,装上两条连接销轴,装好后撑杆及拉索。

部件名称

重量吊装高度钢丝绳 吊点 钢丝绳9

45t吊机作业

(kg) (米) 倍率 幅度臂长 (m) (m) 塔顶撑杆 4.3.9吊装起重臂

在地面拼装大臂、小臂,并将大、小臂和拉索撑架铰接成一体,系上小臂拉索和辅助拉索,使之联成一可吊装的稳定整体,如下图所示。

3100 26.8 Φ16 4个 4 ≤13 ≤31 辅助拉索拉索撑杆≤大臂小臂

注意:当辅助拉索与臂杆夹角45o时,辅助拉索计算拉力为8.5t(小臂30m);设置辅助拉索时要求:拉索用不小于Φ20钢丝绳、二倍率,拉索与臂杆夹角不得大于45o,张紧的手拉葫芦不小于5t。

装上起重小车,大臂变幅滑轮组,并穿上起重、变幅绳。绳长不足部分可接导引绳。 起吊组装后的起重臂整体,使大臂根部销孔与平衡臂销孔对正,安装固定好连接销轴。

重量(kg) 吊装高度(米) 钢丝绳倍率 幅度臂长 (m) (m) 起重臂、小车等 14000 18.8 Φ24 4个 4 ≤6 ≤27 45t吊机作业 部件名称 钢丝绳 吊点 穿绕并固定好大臂变幅绳,收缩大臂变幅绳使大臂与小臂成一直线。 系上起重小车水平牵引绳并调整长度;穿绕收紧起重钢丝绳,使吊钩离地。 变幅、起重及牵引钢丝绳穿绕方法见说明书。

4.3.10平衡重吊装

系挂平衡重挂梁与大臂拉索及安全拉索,吊挂上平衡重块。平衡重块的配置重量如

10

下表所示。

吊装高度(米) 钢丝绳 钢丝吊点 绳倍率 2个 2 45t吊机作业 幅度臂长 部件名称 重量(kg) (m) (m) ≤13 ≤27 平衡重 (59m臂) 0.26(固定) 21.5(移动) 18.8 Φ16 4.3.11塔身标准节顶升安装程序 4.3.11.1顶升一般规则

1)顶升前塔机旋转部分必须进行配平。

2)塔机最高处风速大于14m/s时,不得进行顶升作业。 3)严禁在顶升系统正在顶起或已顶起时进行吊重。 4)严禁在顶升系统正在顶起或已顶起时进行小车移动。

5)顶升过程中必须保证起重臂与引入标准节方向一致,并利用回转制动器将回转部分制动,载重小车必须停在顶升配平位置。

6)所有标准节上的踏步必须与已装的标准节的踏步对正。

7)若要连续加高几个标准节,则每顶完一节后,塔机起吊下一节标准节前,塔身每条主弦杆和下支座必须用抱瓦连接。

8)在下支座与塔身没有用抱瓦连接好之前,严禁回转、变幅或起重作业。 9)在顶升过程中,若发现液压系统出现异常,应立即收回油缸,尽可能将下支座落在塔身顶部,并用抱瓦连接好后,再检修液压系统。

4.3.11.2顶升操作

1) 把起重臂转至标准节引入方向,刹住回转机构。检查套架支承滚轮间隙,一般为2~3mm为宜。

2) 在幅度29m范围内,通过引进小车,吊起一节标准节,放入引进吊梁的轨道上。 移动起重小车调整顶升部分重心位置。当59m水平臂顶升时,小车位于最小幅度处,当90°拆臂顶升时,小车位于最大幅度处。

警告:顶升液压系统工作出现问题时,不得进行顶升作业。

3) 开动油泵,操纵换向阀手柄,将顶升横梁,两端销轴搁入顶升耳板孔内。拆开承座与塔身之间连接瓦,收回定位销轴,开始顶升动作。当升高1.25m 后,操作杠杆,伸出左右两个定位销轴,顶升部分籍定位销轴托于顶升耳板上。收回活塞杆,提起顶升横梁,

11

重复顶升。每顶升3次后,可将标准节引入。

4)将标准节对正塔身,操纵换向阀,使油缸缓慢下降,将标准节落在塔身上,装上连接瓦,完成一节接头作业。

5)按以上程序可继续完成塔身接高作业,直到所需高度。顶升结束后,收回活塞杆。 注意:连接瓦安装时,应注意其四角的抱合方向应相互错开。

警告:为确保每次吊装标准节时安全,都应把承座和塔身之间的连接瓦装上。吊上标准节挂于引进轨道。并用起重小车找平衡后,再打开连接瓦,进行顶升作业,切不可麻痹大意。

警告:若顶升加节超过自由高度时,必须安装附着装置后再顶升加节。 4.3.11检查和试运行

当安装完毕后,应对整机各部件进行认真检查,检查作业环境是否符合要求,检查基础是否下沉,检查金属机构是否变形失稳,检查各部件连接是否牢固可靠,检查吊钩、滑轮、钢丝绳、制动器、连轴器及卷筒等主要受力部件是否正常,检查电器线路连接是否正确,绝缘及连接地是否符合要求,检查安全装置是否可靠。经整机检查无误后进行试运转:

1)起升机构试运转,将吊钩上下运行不少于三次。 2)小车变幅机构试运转,小车前后运行不少于三次。

3) 回转机构试运转,回转部分左右旋转不少于三次,一次转一圈。

4)大车行走机构试运转,大车前进、后退各少于三次。试车完毕后,看各部分的情况是否正常,如一切正常则进行下一步工作。

4.3.12附着绳安装

1)韶关塔吊共设四层附着绳。当塔机顶升高度上超过允许最大自由高度时(12个标准节),必须进行附着后才能继续顶升。第一层附着绳设置在第11个标准节上(筒壁标高46.8m);第二层附着绳设在第18个标准节上(筒壁标高73m);第三层附着绳设在第24个标准节上(筒壁标高95.6m); 第四层附着绳设在第29个标准节上(筒壁标高114.3m)。

塔身节次 附着点标高(m) 距塔吊基面高度(m) 超过自由高度12个标准节时,顶升至13节,第一层 11 46.8 48.8 在第11节附着;再顶升至第15节,然后顶升至第20节。 第二层

附着层次 顶升方式 18 73 75 在第18节附着;再顶升至第22节,然后顶升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