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奥数基础教程(四年级)目30讲全[1]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小学数学奥数基础教程(四年级)目30讲全[1]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小学奥数基础教程(四年级) - 9 -

1~100正好可以分成这样的50对数,每对数的和都相等。于是,小高斯把这道题巧算为

(1+100)×100÷2=5050。

小高斯使用的这种求和方法,真是聪明极了,简单快捷,并且广泛地适用于“等差数列”的求和问题。

若干个数排成一列称为数列,数列中的每一个数称为一项,其中第一项称为首项,最后一项称为末项。后项与前项之差都相等的数列称为等差数列,后项与前项之差称为公差。例如:

(1)1,2,3,4,5,?,100;

(2)1,3,5,7,9,?,99;(3)8,15,22,29,36,?,71。

其中(1)是首项为1,末项为100,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2)是首项为1,末项为99,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3)是首项为8,末项为71,公差为7的等差数列。 由高斯的巧算方法,得到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 和=(首项+末项)×项数÷2。 例1 1+2+3+?+1999=?

分析与解:这串加数1,2,3,?,1999是等差数列,首项是1,末项是1999,共有1999个数。由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可得

原式=(1+1999)×1999÷2=1999000。

注意:利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之前,一定要判断题目中的各个加数是否构成等差数列。 例2 11+12+13+?+31=?

分析与解:这串加数11,12,13,?,31是等差数列,首项是11,末项是31,共有31-11+1=21(项)。

原式=(11+31)×21÷2=441。

在利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时,有时项数并不是一目了然的,这时就需要先求出项数。根据首项、末项、公差的关系,可以得到 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 末项=首项+公差×(项数-1)。 例3 3+7+11+?+99=?

分析与解:3,7,11,?,99是公差为4的等差数列, 项数=(99-3)÷4+1=25, 原式=(3+99)×25÷2=1275。

例4 求首项是25,公差是3的等差数列的前40项的和。

小学奥数基础教程(四年级) - 10 -

解:末项=25+3×(40-1)=142, 和=(25+142)×40÷2=3340。

利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及求项数和末项的公式,可以解决各种与等差数列求和有关的问题。 例5 在下图中,每个最小的等边三角形的面积是12厘米2,边长是1根火柴棍。问:(1)最大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2)整个图形由多少根火柴棍摆成?

分析:最大三角形共有8层,从上往下摆时,每层的小三角形数目及所用火柴数目如下表:

由上表看出,各层的小三角形数成等差数列,各层的火柴数也成等

差数列。

解:(1)最大三角形面积为 (1+3+5+?+15)×12 =[(1+15)×8÷2]×12 =768(厘米2)。 2)火柴棍的数目为 3+6+9+?+24

=(3+24)×8÷2=108(根)。

答:最大三角形的面积是768厘米2,整个图形由108根火柴摆成。

例6 盒子里放有三只乒乓球,一位魔术师第一次从盒子里拿出一只球,将它变成3只球后放回盒子里;第二次又从盒子里拿出二只球,将每只球各变成3只球后放回盒子里??第十次从盒子里拿出十只球,将每只球各变成3只球后放回到盒子里。这时盒子里共有多少只乒乓球?

分析与解:一只球变成3只球,实际上多了2只球。第一次多了2只球,第二次多了2×2只球??第十次多了2×10只球。因此拿了十次后,多了 2×1+2×2+?+2×10 =2×(1+2+?+10) =2×55=110(只)。

加上原有的3只球,盒子里共有球110+3=113(只)。 综合列式为:

小学奥数基础教程(四年级) - 11 -

(3-1)×(1+2+?+10)+3

=2×[(1+10)×10÷2]+3=113(只)。 练习3

1.计算下列各题: (1)2+4+6+?+200; (2)17+19+21+?+39; (3)5+8+11+14+?+50; (4)3+10+17+24+?+101。

2.求首项是5,末项是93,公差是4的等差数列的和。 3.求首项是13,公差是5的等差数列的前30项的和。

4.时钟在每个整点敲打,敲打的次数等于该钟点数,每半点钟也敲一下。问:时钟一昼夜敲打多少次?

5.求100以内除以3余2的所有数的和。

6.在所有的两位数中,十位数比个位数大的数共有多少个? 第四讲

我们在三年级已经学习了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这一讲我们将讨论整除的性质,并讲解能被4,8,9整除的数的特征。 数的整除具有如下性质:

性质1 如果甲数能被乙数整除,乙数能被丙数整除,那么甲数一定能被丙数整除。例如,48能被16整除,16能被8整除,那么48一定能被8整除。

性质2 如果两个数都能被一个自然数整除,那么这两个数的和与差也一定能被这个自然数整除。例如,21与15都能被3整除,那么21+15及21-15都能被3整除。

性质3 如果一个数能分别被两个互质的自然数整除,那么这个数一定能被这两个互质的自然数的乘积整除。例如,126能被9整除,又能被7整除,且9与7互质,那么126能被9×7=63整除。

利用上面关于整除的性质,我们可以解决许多与整除有关的问题。为了进一步学习数的整除性,我们把学过的和将要学习的一些整除的数字特征列出来:

(1)一个数的个位数字如果是0,2,4,6,8中的一个,那么这个数就能被2整除。 (2)一个数的个位数字如果是0或5,那么这个数就能被5整除。

(3)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如果能被3整除,那么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 (4)一个数的末两位数如果能被4(或25)整除,那么这个数就能被4(或25)整除。 (5)一个数的末三位数如果能被8(或125)整除,那么这个数就能被8(或125)整除。

小学奥数基础教程(四年级) - 12 -

(6)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如果能被9整除,那么这个数就能被9整除。 其中(1)(2)(3)是三年级学过的内容,(4)(5)(6)是本讲要学习的内容。 因为100能被4(或25)整除,所以由整除的性质1知,整百的数都能被4(或25)整除。因为任何自然数都能分成一个整百的数与这个数的后两位数之和,所以由整除的性质2知,只要这个数的后两位数能被4(或25)整除,这个数就能被4(或25)整除。这就证明了(4)。

类似地可以证明(5)。

(6)的正确性,我们用一个具体的数来说明一般性的证明方法。 837=800+30+7 =8×100+3×10+7

=8×(99+1)+3×(9+1)+7 =8×99+8+3×9+3+7

=(8×99+3×9)+(8+3+7)。

因为99和9都能被9整除,所以根据整除的性质1和性质2知,(8x99+3x9)能被9整除。再根据整除的性质2,由(8+3+7)能被9整除,就能判断837能被9整除。 利用(4)(5)(6)还可以求出一个数除以4,8,9的余数: (4‘)一个数除以4的余数,与它的末两位除以4的余数相同。 (5')一个数除以8的余数,与它的末三位除以8的余数相同。 (6')一个数除以9的余数,与它的各位数字之和除以9的余数相同。 例1 在下面的数中,哪些能被4整除?哪些能被8整除?哪些能被9整除? 234,789,7756,8865,3728.8064。 解:能被4整除的数有7756,3728,8064; 能被8整除的数有3728,8064; 能被9整除的数有234,8865,8064。

例2 在四位数56□2中,被盖住的十位数分别等于几时,这个四位数分别能被9,8,4整除? 解:如果56□2能被9整除,那么 5+6+□+2=13+□

应能被9整除,所以当十位数是5,即四位数是5652时能被9整除;

如果56□2能被8整除,那么6□2应能被8整除,所以当十位数是3或7,即四位数是5632或5672时能被8整除;

如果56□2能被4整除,那么□2应能被4整除,所以当十位数是1,3,5,7,9,即四位数是5612,5632,5652,5672,5692时能被4整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