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江苏省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4 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方程式(解析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2019年江苏省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4 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方程式(解析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2.所以反应I和Ⅱ涉及的元素中仅Cu、O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正确;

B、由于反应Ⅱ中生成的CuCl2质量是在溶液X中CuCl2质量基础上增加了加入的铜,所以一定不相同。错误; C、根据反应 CuCl2+Cu+2HCl=2HCuCl2和Ⅱ2HCuC12+H2O2=2CuCl2+2H2O可得关系式为 Cu~~~H2O2.设需要的10%的双氧水的质量为x Cu~~~H2O2 64 34 6.4kg 10%x =

x=34kg。正确;

D、若由Cu、CuCl、CuCl2中的若干种组成的10.66g混合物中,铜元素为6.4g,即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60%,而CuCl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00%≈64.3%,而CuCl2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00%≈47.4%,所以该混合物中一定含CuCl2。

故选:B。

9.(2019苏州中考节选)维C泡腾片是一种常见的补充维生素C的保健品。某品牌维C泡腾片(以下称“本品”)的主要成分如图1所示。

(3)维C泡腾片水溶液酸碱性的测定:将本品一片投入蒸馏水中,有气泡产生,反应原理为:H3C6H5O2+3NaHCO3=Na3C6H5O2+3CO2↑+3 (填化学式)。 待不再产生气体后,测得溶液呈酸性。

(4)维C泡腾片中碳酸氢钠质量分数的测定:称量相关实验用品质量,将本品一片投入蒸馏水中,待不再产生气体后,称量锥形瓶及瓶内所有物质的总质量。装置如图2所示。 相关数据如表:

物品 锥形瓶 反应前 蒸馏水 反应后 维 锥形瓶及瓶内所C泡腾片 有物质 质量/g 71.75 50.00 4.00 125.53 ①根据以上数据计算本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②实验测定结果与题(2)计算结果相比有明显偏差,其可能原因是 。 【答案】(3)H2O。 (4)①10.5%。

②装置内有残余的二氧化碳。 【解答】解:

(3)根据H3C6H5O2+3NaHCO3=Na3C6H5O2+3CO2↑+3( ) 可知,反应前:碳原子9个,氢原子11个,氧原子11个,钠原子3个;反应后,现有钠原子3个,碳原子9个,氢原子5个,氧原子8个;缺少氢原子6个,氧原子3个,分布在3个分子中,所以对应的是H2O。

(4)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71.75g+50.00g+4.00g﹣125.53g=0.22g 设本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x H3C6H5O2+3NaHCO3=Na3C6H5O2+3CO2↑+3 H2O

252 132 4.00gx 0.22g

x=10.5%

②实验测定结果与题(2)计算结果相比有明显偏差,其可能原因是装置内有残余的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 (3)H2O。 (4)①10.5%。

②装置内有残余的二氧化碳。

10.(2019苏州中考)(10分)水是生命之源,是“永远值得探究的物质”,人类从未停止过对水的研究。

(1)1766年,英国化学家卡文迪许用锌和稀硫酸制得“可燃空气”,他所说的“可燃空气”成分是 (填化学式)。“可燃空气”在纯氧中燃烧生成水,可得出“水是一个结合物而不是简单元素”。

(2)1785年,拉瓦锡将水蒸气通过红热的铁制枪管将水转化为氢气,同时生成四氧化三铁,实验示意图如图1所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若生成1g氢气,则理论上铁制枪管应增重 g。

实验发现枪管实际增重比理论数值大,其可能的原因是 。 【答案】(1)H2;

(2)3Fe+4H2OFe3O4+4H2; 8; 枪管外壁部分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而增重;

【解答】解:(1)由“可燃空气”在纯氧中燃烧生成水可知,“可燃空气”是氢气,化学式为:H2;

(2)水和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3Fe+4H2O设生成1g氢气,理论上铁制枪管应增重的质量为x。

Fe3O4+4H2;

3Fe+4H2OFe3O4+4H2 质量差

168 232 8 232﹣168=64 1g x

x=8g

实验发现枪管实际增重比理论数值大,其可能的原因是枪管外壁部分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而增重; 故答案为: (1)H2;

(2)3Fe+4H2OFe3O4+4H2; 8; 枪管外壁部分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而增重;

11.(2019淮安中考)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走进实验室,开展实验活动。

(1)实验室依次编号为1、2、3、4的药品柜中,分别存放常见的酸、碱、盐和酸碱指示剂。小刚欲使用熟石灰,他需从______号柜中取出。

(2)小刚发现盛放Na2CO3与NaCl两种溶液的试剂瓶标签脱落,为鉴别两种溶液,分别取样于试管中,加入无色酚酞溶液,若为Na2CO3,则观察到溶液变为______色。

(3)小文从柜中取出标有“10% NaOH溶液”的试剂瓶,取少量样品加入试管中,向其中滴入稀盐酸,发现产生气泡,判断该NaOH溶液中有Na2CO3,用化学方程式表示NaOH溶液变质的原因:______。 小文同学对变质的NaOH溶液进行如下一系列实验,实现药品再利用。 I.测定NaOH溶液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实验操作】取40.0g 10%的NaOH溶液样品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数据处理】

①所取用盐酸(溶质质量分数7.3%)的质量理论上不少于______g。

②如图中,反应前后天平示数相差1.1g,计算NaOH溶液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Ⅱ.变质的NaOH溶液再利用

小文将剩余NaOH溶液倒入烧杯中,加入经计算所需的熟石灰粉末,充分搅拌、静置,过滤,得到NaOH溶液和滤渣。充分搅拌的主要目的是______。

(4)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实验产生的废液和废渣倒入指定的烧杯中,得到无色溶液和白色沉淀,溶液中除一定存在的溶质外,可能存在的溶质是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