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泽铝业10万吨扩建(送审)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汇泽铝业10万吨扩建(送审)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包头汇泽铝业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铝合金扩建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

面源4#(固废处理间)粉尘下风向最大地面浓度Ci为0.066mg/m3,最大落地浓度出现距离为排气筒下风向83m,最大占标率为7.33%。

因此,本项目各污染源污染物Pmax<10%,D10%=0m(所有筛选点的占标率均低于10%)。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评价等级定为三级。

2.5.2水环境评价工作等级 2.5.2.1地表水评价工作等级

根据工程分析,项目营运期废水主要为定期排放的冷却循环水、职工日常生活产生的生活污水和餐饮废水,废水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三级标准限值,排入厂区污水管网,进入园区污水处理厂处理。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中的评价工作分级原则,地表水评价等级为三级,由于本项目产生的废水达标排入污水处理厂,因此评价只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做简要分析,着重对园区污水处理厂接纳本项目废水的可行性进行分析论证。

2.5.2.2地下水环境评价工作等级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1)中地下水环境的评价工作等级判定依据确定本项目的地下水评价等级。

(1)建设项目类型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610-2011)建设项目对地下水环境影响的特征,将建设项目分为以下三类:

Ⅰ类:指在项目建设、生产运行和服务期满后的各个过程中,可能造成地下水水质污染的建设项目;

Ⅱ类:指在项目建设、生产运行和服务期满后的各个过程中,可能引起地下水流场或地下水水位变化,并导致环境水文地质问题的建设项目;

Ⅲ类:指同时具备Ⅰ类和Ⅱ类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特征的建设项目。 本项目建设期及生产运行期生活用水采用园区统一供水,不采用地下水。因此,本项目在建设、生产运行的各个过程,不存在引起地下水流场或地下水水位变化、并导致环境水文地质问题的可能性。

包头市环境科学研究院编制 11

包头汇泽铝业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铝合金扩建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

项目建成投产后,废水排入园区污水处理厂处理,厂区设有冷却水循环系统及铸造井,存在废水污染地下水的可能性。因此,本项目具备Ⅰ类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的特征,故本项目属于Ⅰ类建设项目。

(2)Ⅰ类建设项目工作等级划分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610-2011),Ⅰ类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应根据建设项目场地的包气带防污性能、含水层易污染特征、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污水排放量与污水水质复杂程度等指标确定。建设项目场地包括主体工程、辅助工程、公用工程、储运工程等涉及的场地。

Ⅰ类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情况见表2-16。划分等级的组合见表2-17。

表2-16 Ⅰ类建设项目地下水评价等级各类别划分依据

类别 指标 岩(土)层单层厚度Mb≥1.0m,渗透系数K≤10-7cm/s,且分布强 连续、稳定。 岩(土)层单层厚度0.5m≤Mb<1.0m,渗透系数K≤10-7cm/s,中 且分布连续、稳定;岩(土)层单层厚度Mb≥1.0m,渗透系数10-7cm/s

包头汇泽铝业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铝合金扩建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

表2-17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判据一览表

评价建设项目场地包级别 气带防污性能 弱-强 建设项目场地含水层易污染特征 易-不易 建设项目场地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 敏感 较敏感 易 不敏感 较敏感 中 不敏感 一级 不易 较敏感 较敏感 不敏感 中 强 二级 弱 较敏感 建设项目污水排放量 大-小 大-小 大 中 小 大-中 小 大 中 大 中 大 中 小 大 大 中 大 中 小 小 中 小 中 小 大 中-小 小 大 中 小 中 小 大 中-小 大 建设项目水质复杂程度 复杂-简单 复杂-简单 复杂-简单 复杂-中等 复杂 复杂-简单 复杂-中等 复杂 复杂 复杂-中等 复杂 复杂-简单 复杂-中等 复杂 复杂 复杂-中等 复杂 复杂 简单 中等-简单 简单 简单 中等-简单 简单 中等-简单 中等-简单 复杂-简单 简单 简单 中等-简单 复杂-简单 简单 中等-简单 中等-简单 复杂-简单 中等-简单 弱 易 中 易 较敏感 除了一级和三级以外的其它组合 不易 易 中 不敏感 不敏感 不敏感 较敏感 不易 不敏感 中 三级 易 强 中 较敏感 不敏感 较敏感 不敏感 不易 较敏感 包头市环境科学研究院编制 13

包头汇泽铝业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铝合金扩建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

不敏感 中-小 大-小 复杂-简单 复杂-简单 (3)按照Ⅰ类建设项目的评价工作等级判定结果 根据本项目岩土勘察数据,除表层填土外,在25.0米深度范围内所揭露天然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地层。场地内地层依据其成因、岩性及工程性质不同划分为四个单元层,分述如下:

第①层填土(Q4ml):黄褐色,以粉砂为主,局部为建筑垃圾及生活垃圾,松散状态。该层厚度变化在0.40~15.7米,层底标高变化在1020.1311~1037.15米之间。

第②层粉土(Q4al+pl):灰黄绿色,稍湿~湿,含云母、氧化铁,呈中密状态,断面无光泽,韧性、干强度中等,摇振反应不显著。该层土在整个场地内分布不连续,厚度变化在0.60~7.0米之间,层底标高变化在1022.74~1034.85米之间。

第②1层粗砂(Q4al+pl):黄褐色,混粒结构,矿物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局部为中砂。该层厚度变化较大,局部地段缺失。天然状态下呈稍湿~饱和,中密状态,该层厚度变化在0.7~5.9米之间,层底标高在1019.17~1032.22米之间。

第③层粉质粘土(Q3all):灰褐色,天然状态下呈可塑状态,层间多见粉土及粉砂夹层,含云母、氧化铁,土质不均一,摇振反应无,干强度、韧性中等,稍有光泽本次勘察未揭穿该层。

第③1 层钙质胶结层:灰白色~灰褐色,呈胶结状态存在,性质类似砂岩,有砂岩特征,钻进困难。该层厚度变化在0.30~1.5米之间,层底标高变化在1008.82~1018.11米之间。

第④层粉砂(Q4al+pl):黄褐色,含云母,颗粒矿物成分为长石、石英质,颗粒均匀,呈稍密~中密状态,天然状态下呈稍湿、本次勘察未揭穿该层。

勘察期间,场地地下水在埋藏于自然地表下4~6米之间,属表层孔隙潜水。据勘察所取水样的水分析结果可知,地下水类型为HCO3-cl-Ca-K+Na型水。

工作等级判定结果: ①包气带防污性能

本次钻探岩(土)层单层厚度Mb≥1.0m,地层厚度在0.30~1.5m之间,分布连续、稳定。由此可确定项目区包气带防污性能分级为“强”。

②含水层易污染特征

包头市环境科学研究院编制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