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整本书阅读交流有效指导策略的研究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小学整本书阅读交流有效指导策略的研究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

(1)本课题实验着力构建符合儿童语言和生命发展需要,适应本地区的学校和学生的儿童阅读课程解决方案,为完善儿童阅读新课程作出理论贡献。

(2)本课题对《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的理论进行实践验证,丰富课程标准的内涵。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课题的界定

整本书:适合小学生阅读的整本的儿童读物,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以文字为主的整本书;一类是图画和文字共同讲述故事的图画书。本课题所研究的是以儿童文学为主的整本书阅读。

整本书的阅读交流:以班级为单位,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利用课内外的时间共同阅读一本书,而后进行讨论的交流及评价过程。

有效指导策略: “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教学策略”主要是指为了达到教育的目的、任务,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或研究制定的对策和方略。本课题中的有效指导策略是指教师针对整本书的特点和学生特点,在阅读交流过程中所采取的能够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的对策和方略。

(二)课题的重要观点

.页脚

.

1、整本书的阅读超越狭隘的语文课堂教学内容,在相对固定的时间段,让以儿童为本位的阅读材料进入语文学习过程,开启文学之窗,滋养学生心灵,丰富学生精神生活,提升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2、教师是阅读交流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其指导策略的有效性表现在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相互作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良好阅读习惯。通过话题引领,在交流中进行思维的碰撞,提高学生阅读理解感悟能力。

3、整本书的阅读交流把语文教学与老师的生命体验结合起来,教师和孩子们一起分享童书,写教学随笔和生活感悟,唤醒对于语言的感觉,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孩子们共同成长。

(三)研究目标

该课题研究旨在通过整本书阅读活动的有效开展,将学生引入儿童阅读的世界,并在其中获得情感的滋润、精神的滋养和成长的拔节。

通过研究和实验,探索不同类型、不同文体的整本书有效交流方式和教师的有效指导策略,在研究个案的基础上寻求同类书所具有的共性,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可操作的阅读交流指导策略体系,积累各个年段各种类型整本书的阅读课案例,为一线教师提供教学参考,提高学生阅读质量,推进书香校园建设。并通过此项实验研究,丰富和创新儿童阅读的教育理论。

(四)研究内容设计

.页脚

.

1、根据整本书类别和研究的对象(学生),本课题分解为以下两个子课题:

(1)图画书的阅读交流有效指导策略研究:

负责人:王红艳、贾文静 (低年级)

张娜、张蕾 (中年级)

朱垚、许晓立 鲁智娟(高年级)

(2)文字书的阅读交流有效指导策略研究:

负责人:朱秀丽 陈国珍 (低年级)

王苏娟 宁海侠 (中年级)

陆凤 薛莉 林敏 (高年级)

2、每个子课题包含三个研究侧面:

(1)整本书阅读前有效推荐方式研究;

(2)整本书阅读交流有效话题设计研究;

(3)整本书阅读后有效延伸活动设计研究。

3、低年级以图画书阅读研究为主,中高年级阅读比例逐渐减少。

中高年级以阅读文字书为主,每学期师生至少共读1-2本儿童文学作品,跟踪阅读指导,围绕多个话题进行阅读交流。

.页脚

.

4、每个学段的课题组人员均从起始年级开始任教,跟班两年,保证研究

的连续性,对所在学段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能力进行研究。

三、课题研究方法设计

1、问卷调查法:课题研究过程中采用问卷调查,及时了解师生对整本书阅读的兴趣,发现问题,制定改革方案,及时修正研究方案,让课题研究切实为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质量的提高服务。

2、文献研究法:以“亲近母语”总课题组研发的“儿童阅读指导丛书”为主要参考文献,指导本课题的研究。

3、行动研究法:本课题属于实践研究,所以行动研究法将是主要的方法。一方面要求课题组成员和学生同步阅读儿童文学作品,撰写读书随笔;另一方面各学段实验班运用不同方式开展整本书阅读交流活动,定期组织课题组成员观摩阅读交流课,开展深入的研讨、交流活动,将实验一步步推向深入。在行动研究过程中案例既是研究的载体,也是研究的重要成果。

4、案例研究法:通过对实践案例的研究分析,归纳总结同类书、同文体书的阅读交流有效指导策略的共性。

5、经验总结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总结研究成果,进行阶段性小结、调整、完善研究方案。

四、课题研究的步骤与主要过程

.页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