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活动知识竞赛复习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QC活动知识竞赛复习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47、使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有同等的机会被抽取出来组成样本的活动过程,称为( D ) A、总体; B、样本; C、抽样; D、随机抽样 48、精益生产的终结目标是( D )

A、“零”转产工时浪费;B、“零”库存;C、“零”不良;D、“零”浪费 49、分层抽样法也叫(C)

A、等距抽样法;B、机械抽样法;C、类型抽样法;D、整群抽样法

50、某公司产品或零件常存在气孔、疵点、碰伤等外观质量缺陷,可使用下列哪种调查表进行调查分析。( B )

A、质量分布调查表;B、缺陷位置调查表;C、矩阵调查表;D、不合格项目调查表 51、( A )根据头脑风暴法创造了KJ法。

A、日本的川喜田二郎;B、美国质量专家克劳斯比;C、美国的费根堡姆;D、日本的石川馨 52、我司首次开展QC小组活动的时间始于( C ) A、1998年;B、2005年;C、2008年;D、2012年

三、多选题

1、按照解决质量问题所依据的手段和方式来划分,大致经历了以下哪三个阶段( BCD ): A、质量制度建设阶段; B、质量检验阶段;C、统计质量控制阶段;D、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2、全面质量管理与传统的质量管理相比较,有以下哪几个特点:(BCDEF)

A、以供应商为中心;B、以顾客为中心;C、全员参加的质量管理;D、全过程的质量管理;E、运用多种科学方法的质量管理;F、强调持续改进 3、QC小组具有下列哪几个特点(ABCD )。

A、明显的自主性;B、广泛的群众性;C、高度的民主性;D、严密的科学性。 4、QC小组与行政班组的不同点,主要在于( ABC )。

A、组织的原则不同;B、活动的目的不同;C、活动的方式不同;D、活动的内容不同。 5、国际质量管理小组会议是由下列( ACD )哪些国家和地区于1976年联合发起的。 A、日本; B、美国; C、韩国;D、中国台湾

6、我国QC小组活动的发展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哪几个阶段( ABCD )。 A、试点阶段; B、推广阶段; C、发展阶段; D、深化阶段 7、为了做好QC小组活动,一般应遵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ABCD ) A、自愿参加;B、上下结合;C、实事求是;D、灵活多样 8、QC小组组建程序包括以下哪几种情况( ABC )

A、自下而上的组建程序;B、自上而下的组建程序;C、上下结合的组建程序;D、自愿组建程序

9、QC小组解决课题所涉及的管理技术主要涉及哪些方面( ABC )

A、遵循PDCA循环;B、以事实为依据,用数据说话;C、应用统计方法;D、运用科学管理方法

10、QC小组活动的基本特征是( CD )

A、质量提升;B、技术创新;C、质量改进;D、质量创新 11、QC小组解决问题涉及两方面的技术( AB ) A、专业技术;B、管理技术;C、应用技术;D、统计技术

12、QC小组活动遵循PDCA循环,下列属于P计划阶段的是(ABCD) A、现状调查;B、原因分析;C、确定主因;D、制订对策 13、PDCA循环两个特点是( AB )

A、循环前进,阶梯上升;B、大环套小环;C、小环套大环;D、循环上升 14、PDCA循环,A阶段包含着两个步骤,即:(CD )

A、制订对策;B、对策实施;C、制订巩固措施,防止问题再发生;D、提出遗留问题及下一步打算;

15、下列属于老七种工具的是( BCD ) A、关联图;B、排列图;C、因果图;D、直方图 16、下列属于新七种工具的是( BCD ) A、控制图;B、关联图;C、系统图;D、亲和图 16、下列属于简易图表的范畴的是( ABCD ) A、柱状图; B、饼分图; C、折线图; D、雷达图 17、课题来源一般有哪些方面( ABC )

A、指令性课题;B、指导性课题;C、小组自行选择课题;D、独创型课题

18、在20世纪初至二战前,质量检验阶段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有哪几位( ABC ) A、泰勒; B、休哈特; C、道奇; D、戴明

19、根据QC小组特点,可将小组活动课题分为(ABDEF )

A、现场型; B、服务型; C、改进型; D、管理型;E、创新型;F、攻关型 20、QC小组概况包含哪三部分(ABC )

A、注册情况; B、历史荣誉(获奖情况); C、小组成员和分工; D、小组职务 21、下列课题命名属于创新型活动的课题是( ACD )

A、研究提取录波数据的新方法;B、降低辅料消耗;C、输电线路巡检系统的研发;D、 智能计数器的研制

22、有哪两种情况在现状调查中,可不进行现状调查这一步骤( AD )

A、指令性目标 B、自命性课题 C、问题解决型课题 D、创新型课题 23、活动目标一般分为(CD )

A、可测量目标; B、经营指标; C、自选目标; D、指令性目标 24、指令性目标分为两种情况,它们是(AB )

A、上级以指令的形式下达给小组的活动目标;B、小组直接选定的上级考核指标;C、小组自选的活动目标;D、小组与上级沟通后确定的活动目标 25、设定目标使用的方法有( BCD )

A、PDPC法; B、简易图表 ; C、 直方图 ; D、控制图 26、下列对QC小组课题设定目标说法正确的是( ABCD )

A、目标不宜过多,一个适宜;B、最多不超过两个;C、目标应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但是经过努力是可以达到的;D、不是所有的目标都必须制定设置依据。 27、原因分析常用的统计工具是(ABC )

A、因果图; B、系统图; C、关联图; D、柱形图 28、要因确认的常用方法有哪几种( ABC )

A、现场验证; B、现场测试、测量; C、调查分析 D、收集数据 29、下列属对策表问题是( ABCD )

A、对策和措施混在一起;B、目标没有定量,不可检查;C、对策表中使用抽象描述;D、没有针对每一条要因逐条制定对策

30、在每条对策实施后,除确认结果外还需要对以下哪些方面进行核查( ABCD ) A、是否影响安全; B、是否影响相关以外的质量;C、是否影响管理; D、是否影响费用及成本增加

31、对于QC小组活动成果经济效益的核算下列说法准确的是( ACD )

A、计算经济效益的同时应考虑社会效益;B、效益计算不包括成本投入;C、实际效益=产生的收益——投入的费用;D、效益计算应符合实际,不类推、不夸大。 32、QC小组活动在效果检查未达到目标,后续按下列哪些要求执行( BCD )

A、重新制定课题推进计划;B、重新分析原因;C、检查所制定的对策;D、在C阶段再进行一次小的PDCA循环。

33、QC小组现场评审的事项有( ABCD )

A、QC小组的组织;B、活动情况与活动记录;C、活动成果及成果的维持、巩固;D、QC小组教育

34、QC小组活动取得的成果,可以分为两类,这两类是(AB ) A、有形成果;B、无形成果;C、物质成果; D、培训成果

35、产品质量波动分为哪两类( BC)

A、水平波动; B、正常波动; C、异常波动; D、趋间波动 36、正常波动的特点有( ABCD )

A、大量存在;B、影响很小;C、消除难度大;D、经济代价高

37、QC小组活动成果评审,评审工作须满足以下哪三条基本要求( ABC )

A、有利于调动积极性;B、有利于提高QC小组的活动水平;C、有利于交流和相互启发;D、有利于提升效益。

38、QC小组活动成果评审标准由下列两部分组成( CD ) A、外部评审; B、内部评审; C、现场评审; D、发表评审 39、下列属于统计方法的性质的是(ABC ) A、描述性;B、推断性;C、风险性;D、可能性 40、下列属异常波动的特点是( ABCD )

A、不经常发生; B、一旦发生影响较大; C、容易查明原因; D、容易预防和消除。 41、统计数据归成两大类,它们是( AB )

A、计量数据; B、计数数据; C、计件数据; D、计点数据 42、精益生产管理方法上的特点是( ABCD )

A、拉动式准时化生产;B、全面质量管理;C、团队工作法;D、并行工程 43、系统抽样法有下列哪几种叫法。( AB )

A、等距抽样法;B、机械抽样法;C、分层抽样法;D、整群抽样法 44、调查表又叫(ABC )

A、检查表; B、核对表; C、统计分析表; D、计划表 45、下列分层描述准确的是(ABCD ) A、人员。可按年龄、工级和性别等分层。

B、机器。可按设备类型、新旧程度、不同的生产线和工夹具类型等分层。 C、材料。可按产地、批号、制造厂、规格、成分等分层。

D、方法。可按不同的工艺要求、操作参数、操作方法、生产速度等分层。 46、头脑风暴法的应用步骤可分为哪两大阶段( CD )

A、会议讨论阶段; B、分析阶段;C、引发和产生创造思维的阶段;D、整理阶段 47、因果图又叫( ABC )

A、石川图;B、特性要因图;C、鱼刺图;D、树图 四、问答题

1、QC小组的定义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