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市政技术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小市政技术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达到初凝前进行浇筑。

4.1.6.3.4.2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由专人看模,认真观察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和预留孔洞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当发现有变形时及时修正处理。

4.1.6.3.4.3混凝土的表面水泥浆较厚,在浇筑后要进行处理。当混凝土浇筑到设计标高时用长刮尺刮平,在初凝前用木抹子打磨压实,以闭合收水裂缝。 4.1.6.3.4.4若发生天气突然降温时,要及时派人加盖保温材料,以免使养护条件不满足,防止混凝土发生裂缝。 4.1.6.3.8质量标准 ?保证不漏浆; ?保证移动分层浇筑; ?控制振捣点和振捣时间; 4.1.7管道回填施工

沟槽回填质量是市政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重点之一,在本工程的管道回填中,我公司将严格按照有关规范和要求,结合本项目实际,编制专项管线回填技术方案,报监理审批后,指导回填作业,确保回填质量和路基质量。

4.1.7.1管道沟槽回填前,应该先对已经施工运行的其它管道下部砌砖垛保护。一般可在施工的雨、污水管道管身两侧,砌37cm×37cm的砖垛,将原有管线支架牢固,再安排回填施工。

4.1.7.2管道沟槽回填前,首先应向驻地监理工程师申报管线回填的技术方案和保证质量措施,同意后方可进行施工。

4.1.7.3管道回填前,要保证沟槽内无积水、无淤泥,回填土中不夹杂砖头、树根、砼块、垃圾和腐殖质。回填中要严格按照技术规范要求施工,按规定的检测频率抽检密实度,并依此作为继续回填土施工的依据。

4.1.7.4沟槽回填要分层进行,虚铺厚度≧20cm,沟槽内管道两侧尽量采用蛙式夯夯实,临近管口处必要时采用木夯夯实,在所回填段落,可立标牌,标明施工负责人、质控试验人员的姓名,做到责任明确。每层回填完毕,自检合格后,层层报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层回填。

4.1.7.5 在管道回填过程中保护管道本身的安全,回填时管道两侧对称进行,高差不超过30 cm,保证管道不发生位移或损伤。分段回填时,相邻段的接茬留台

阶,每层台阶宽度≦厚度2倍。 4.1.7.6 回填密实度标准

A、胸腔(Ⅰ区)≥95%(轻型击实)。

B、管顶以上50 cm范围内(Ⅱ区)>87%(轻型击实)

C、管顶以上50 cm至路床(Ⅲ区)按路床以下深度划分回填密度,执行《排水管(渠)工程施工质量检验标准》(DBJ01-13-2004)和《城镇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检验标准》(DBJ01-11-2004)重型击实标准。 4.2给水工程 4.2.1工艺流程

场地平整→测量放线→沟槽开挖→砂基→下管→稳管接口→试压→管件安装→管道冲洗消毒→验收交付使用 4.2.2开槽

①沟槽开挖采用机械开挖,人工配合的方法进行施工,边坡根据土质不同情况按1:0.33~1:0.5考虑,遇土质不良,局部坡度放大至1:0.5。土方现场堆放以备管线回填及道路土方填筑,部分外运。

②在设计高程以上30cm厚土由人工清槽见底,槽底严禁扰动和破坏。 ③沟槽开挖前,必须先用人工探明地下有无障碍物,当发现地下障碍物时,及时与有关单位联系,共同商定保护措施经审批后,方可进行施工。 ④开槽施工时如发现有松软地基,会同设计、业主协商确定处理措施。 4.2.3下管

采用机械单管下沟、槽内安装方式。下管前检查管外观及几何尺寸是否符合要求。将管内垃圾、杂物清理干净。 4.2.4管道安装

①管道安装前须先对管材进行外观检查,有裂纹及外观缺陷不能使用的应及时退换。

②管材采用PE塑料给水管,PE100级。管道接口采用热熔对接。部分管件为法兰接口。 4.2.5回填土

①回填土利用原沟槽土,土中不得有碎石、石块及10cm的硬土块,当原沟槽土质不好时换土回填胸腔部分。

②填土前检查管底两侧三角处的砂是否密实,缺砂或不密实要补填密实。用蛙夯分层夯实回填土厚度不大于200mm,管道两侧回填土同时进行,两侧高差 200mm,胸腔回填压实度≥95%。

③管顶500mm范围内填土分三层进行,用木夯轻夯,压实度不小于87%。并按自来水公司规定粘贴标志带。

④管顶以上500mm至地面的回填土按道路标准回填。

⑤非同时进行的两个回填土段,搭接处不得形成陡坎,须留成阶梯状,每层阶梯的长度>500mm,且长高比大于2:1。 4.2.6管道试压

①本工程设计压力均为0.4Mpa,试验压力为0.8Mpa。 ②试压段水源要能够满足使用要求,需提前解决。 ③试压前,做好堵板的制作安装。 4.2.7管线冲洗及消毒

4.2.7.1给水、中水管道放水冲洗前与管理单位联系,共同商定放水时间、取样化验时间、及冲洗用水量等事宜; 4.2.7.2管道冲洗水速为1m/s;

4.2.7.3放水前先检查放水线路是否影响交通扩附近建筑物的安全; 4.2.7.4放水口四周设明显标志或栏杆,夜间设标志灯; 4.2.7.5放水时先开出水闸门、再开来水闸门,并作好排气工作;

4.2.7.6放水时间以排出水量大于管道总体积的3倍,并使水质外观澄清为度; 4.2.7.7冲洗结束后,先关出水闸门,但不关死,留一两扣,待来水闸门关闭后,再将出水闸门全部关闭;

4.2.7.8冲洗完毕,管内存水达24小时,由管理单位取水化验;

4.2.7.9给水、中水管道冲洗后,用消毒溶液消毒。消毒前两天与管理单位联系,取得配合;

4.2.7.10给水、中水管道消毒,采用含量不低于20mg/1氯离子浓度清洁水的消毒溶液浸泡,浸泡时间不少于24小时;

4.2.7.11进行消毒的管段全部充满消毒溶液后,关闭所有闸门,浸泡不少于24小时;浸泡完毕后,放净消毒溶液,再放入自来水,24小时后由管理单位取水化验。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标准》后方可投入使用。

4.2.7.12进行冲洗消毒的人员,必须经政府部门检查和证明为非带菌者,且不是水传播疾病的工人才允许从事此项工作。 4.2.8管道清洁

4.2.8.1管道在施工过程中或完成后采取各种防护措施,以避免外界物体/污物进入管道系统中,敲打已完工的接缝以使碎屑松脱。所有管道、阀门和配件在装配成系统之前,均应用金属刷擦扫清除管内的油污、油脂或污物;

4.2.8.2管道安装完成后,所有管道应随即用清水冲洗直到彻底清除污物、油脂和金属屑等为止;

4.2.8.3在一般情况下,每种尺寸的管子在与更大尺寸的管子连接在一起之前均应先分别冲洗;

4.2.8.4除了在连接前清洗处理管件之外,在整个系统安装完成后,应作贯通清洗处理,清洗处理之后,各管段的末端均应紧密地密封,以防任何污物,不或其它外界物质进入管内;

4.2.8.5管道系统在交工接收之前,所有过滤器均应验收,并彻底清洗处理,而且在需要的地方设置临时的过滤器供清洗和冲洗操作。 4.2.9管道的保护

4.2.9.1每天施工中和施工后应立即保护所有已完成的管道系统,以防湿气或其它外界污染物进入管道系统中;

4.2.9.2在整个给排水管道系统的装配过程中,应采取一切措施以防止排水管道受到外界污染或堵塞。

4.3中水工程 4.3.1工艺流程

场地平整→测量放线→沟槽开挖→砂基→下管→稳管接口→试压→管件安装→验收交付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