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1.《十六年前的回忆》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新教材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1.《十六年前的回忆》同步练习题(含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3)母亲原本想走大路可能是因为想要孙子想走小路,母亲想满足孙子的愿望,体现中华民族“爱幼”的传统美德,她爱自己的孙子,宁可委屈自己。

(4)强调母亲的“瘦”和“不算重”写出母亲已老,需要照顾和保护;强调儿子的“幼小”和“轻”写出儿子还小,也需要保护照顾。“我”和妻子分别背着家庭中的上一代人和下一代人,表明作为中年人,“我”和妻子肩负着承前启后的重任,对生活有一种高度的使命感、责任感,突出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故答案为:⑴田野的初春景;渲染了春天生机初现气息,突出了我对生命的联想与感受; ⑵不满足儿子走小路的想法;

⑶母亲疼爱孙子,想要满足孙子的愿望;

⑷表现母亲的虚弱和儿子的幼小,他们都需要照顾和保护的,突出了我和妻子这样的中年人所承担起的家庭责任,表现出他们既要尊老又要爱幼的特殊使命。

【点评】⑴本题考查对景物描写作用的理解分析能力。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作用: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预示人物的命运;表现人物某性格;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揭示文章主题。需要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思路:这句话写出了…的景物特征,渲染了…的氛围,烘托了人物…的心情;

⑵本题的考点是词语的含义。解答思路:解词+内容+情感。方法:联系词语本义,结合语境分析词语的含义,以及表达的感情。理解词语一般先理解其表面义,然后要结合语境及课文内容,具体理解出它的语

境义及所包含的情感。务必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

⑶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必须在理解文句,分析文章内容,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层层筛选,剥离出有效信息;

⑷散文阅读分析关键是信息的筛选、分析、提取。先阅读全文然后筛选关键信息,做题时,应首先明确信息筛选的方向,有了明确的目的,就有了筛选的范围和标准;其次是正确理解所找信息的内涵,从而进行恰当取舍。

5.阅读文章,完成小题。

塞外的春天

①说到长城外边,古代的诗人们,常常想作永久的荒凉。“春风不度玉门关”、“春风疑不到天涯”、“三春那得桃杏花”,好像塞外是常冬常寒,除了飞沙飘雪以外,什么都没有。其实塞外自有动人的春天,也绮丽,也温馨,使人热辣辣,软绵绵,所看到听到的充满了生命的愉快欢欣。

②首先报道春消息的是“啦啦”的白乌鸦,跟“嘎嘎”的长颈雁。它们回来了,也就是说真要“大地回春”了。到了“惊蛰”,蛰伏的昆虫们可并不惊动,只是沙滩可以看见惊鸿,树上新飞来了鸣鸠,陪衬上旧有的百灵、沙鸡……天上地上,声音色泽都起了新的变化。简单的复杂了,素朴的绚烂了。 ③“春分河自烂”,冷冰冰静悄悄的黄河,长眠了四个月,忽然塌陷龟裂,接着流起凌来,大块的像山,小块的像床,有长条,有方块,你撞我,我挤你,筑成了冰坝,拦高了春水,大渠小渠,黄水汤汤,有金色鲤鱼在跳跃。当家家尝到开河鱼的鲜味儿的时候,宏哗咆哮的黄河流凌完了,平滑如镜,

皮筏子、平底船都等着下河了。

④清明确是天清日朗,可是走遍原野,也看不见一点嫩绿苹芽。春雨贵如油,那是华北的话,要是在塞外,清明时节雨纷纷,简直是百年不遇的事。碰到阴天,也说不定还是飘几片白雪。杏花要到谷雨节才能看到,天气太干了吧,薄薄的花瓣,小小的花朵,像憔悴多病的佳人。从谷雨到立夏,世界可要剧变了。娇艳是榆叶梅,芬芳是丁香,高雅是珍珠穗,泼辣是马兰苹,海棠夭桃,应有尽有,葡萄藤萝,到处都成架。如果您立在归绥城头上看去,真是烟云雾树,家家锦绣,百花烂漫,万紫千红。轻浮的柳絮,精制的杨花,滥造的榆钱,随着风,飘来飘去,自由地成堆成垛。踏上去,有的软绵绵,有的沙沙响,可算是十分春色,布满了人间。

⑤要想看看塞外的嬉春图,那么,黄昏的平沙落雁,清晨的乳鸠争巢,当然很有意思。不过最有情趣的还是艳阳天芳草地里看牧场。时间最好在太阳刚刚西斜的当儿,成百成千的牛羊驼马,都吃得饱欣欣的,胖油油的,各有各的美丽,各有各的精神。您看吧,有的比肩晒太阳,有的卧着说家常,有的双双在散步,有的成对儿比犄角;有的追,有的跑,有的抱,有的跳;有三角的趣剧,有四角的笑料,有勇武的正生,有滑稽的丑角。胜利的拉开嗓子唱歌,失败的夹着尾巴逃走。形形色色,画不出也写不出。这儿的爱情广场,没有金钱、地位、门第的问题,各自凭了先天的毛色,当下的健康,平常的人缘,一时的机智,决定成功跟失败,大体上看,是“天地皆春,百兽率舞”。

⑥我看过幽燕的上林春色,我看过江南的草长莺飞,这些都不能使我忘情于塞外的渠口春涨,绕郭柳烟。我参与过陕坝的“手栽杨柳三千树”,我抚摸过归绥的“春风十万散榆钱”。六七年来,却是越走越远,越走越向南,哪里是天上,哪里是人间?哪里是中原,哪里是九边?我怕听嘎嘎的雁声,因为它还是海阔天空,有去有还。我愿藉春风寄语,我想请海水传言,看饱了繁花似锦,听够了软语如绵;最好是青春结伴,最快是人在春先,我希望再踏草原,我希望飞度阴山,看天青日白,万家胜欢,埋骨在黄河湾处,大青山前。

(选文略有改动)

(1)文章为我们描绘了几幅塞外春天的图面?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描写的? (2)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划线词语的作用。

胜利的拉开嗓子唱歌,失败的夹着尾巴逃走。形形色色,画不出也写不出。 (3)作者在文章开头引用古人的诗句来表现塞外的荒凉,有什么作用? (4)联系全文,说说第⑥段中画线的句子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1)①百鸟报春图,黄河开冻图,百花闹春图,百兽嬉春图;②这四幅图是按照“时间”的顺序来描写的。

(2)拉开嗓子、夹着尾巴都是形容人的词语,这里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牧场里的动物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各类动物嬉戏时的美丽自在和形态万千、多种多样。表达了作者对于百兽嬉戏场景的喜爱和对塞外春天的赞美。

(3)从结构上来说,开头古诗引出了下文对于塞外春天的描写,为下文书写塞外景象做了铺垫;从内容上来看,引用古诗使文章更富有文采,诗句书写的永久荒凉与下文形成对比,突出了塞外景象的美丽动人和愉快欢欣,表达了作者对塞外春天景象的赞美与喜爱。

(4)作者通过书写对北国塞外景象的回忆和期盼,表达了作者思念家乡、热爱家乡,希望尽快回到

家乡,叶落归根的思想感情。

【解析】【分析】(1)第一问,通过“塞外春天景色”这一信息可以定位到②—⑤段,对这四段内容分别进行圈画、概括。第②段通过“报道春消息”以及鸟类描写可概括为“百鸟报春图”;第③段通过“春分河自烂”和主要对象黄河可概括为“黄河开冻图”;第④段通过“十分春色”和花草描写可以概括为“百花闹春图”;第⑤段通过“塞外的嬉春图”和“天地皆春,百兽率舞”可以概括为“百兽嬉春图”。第二问,通过这几段的关键词“报道春消息”“春分河自烂”“清明……十分春色”“天地皆春”能推断节气的变化,可以确定是按时间顺序叙述的。

(2) “拉开嗓子、夹着尾巴”将动物人格化,这是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描写动物嬉戏时的万千形态,表达作者对百兽嬉戏场景的喜爱之情和对塞外春天的赞美之意。

(3)结合下文的内容来分析,开头的古诗引出了下文对于塞外春天的描写,为下文描写塞外景象做了铺垫;诗句体现的永久荒凉与下文塞外景象的美丽形成对比,表达作者对塞外春天的赞美与喜爱之情;同时,引用古诗使文章显得更有文采。

(4)通过最后一段“六七年来,却是越走越远,越走越向南,哪里是天上,哪里是人间?哪里是中原,哪里是九边”,以及“我怕听嘎嘎的雁声,因为它还是海阔天空,有去有还”可以看出,作者已经远离家乡并且十分思念北国故乡的土地,因此表达的是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叶落归根的情感。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故答案为:⑴ ①百鸟报春图,黄河开冻图,百花闹春图,百兽嬉春图;②这四幅图是按照“时间”的顺序来描写的。

⑵ 拉开嗓子、夹着尾巴都是形容人的词语,这里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牧场里的动物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各类动物嬉戏时的美丽自在和形态万千、多种多样。表达了作者对于百兽嬉戏场景的喜爱和对塞外春天的赞美。

⑶ 从结构上来说,开头古诗引出了下文对于塞外春天的描写,为下文书写塞外景象做了铺垫;从内容上来看,引用古诗使文章更富有文采,诗句书写的永久荒凉与下文形成对比,突出了塞外景象的美丽动人和愉快欢欣,表达了作者对塞外春天景象的赞美与喜爱。

⑷ 作者通过书写对北国塞外景象的回忆和期盼,表达了作者思念家乡、热爱家乡,希望尽快回到家乡,叶落归根的思想感情。

【点评】⑴该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总结概括,阅读文章可以总结出来。本文结构清晰,作者按照时间顺序给我们描写了四幅图画,用简洁的语言概述。

⑵本题考查词语的赏析,注意结合句子内容理解词义,明确作用。

⑶该题考查的是赏析句子,要弄清楚句子赏析可从两方面去分析,先看句子是否使用修辞手法,如果有就从修辞的角度着手分析,如果没有,就要分析句子里面最能够体现句意的词语着手分析,该题给出了分析的思路。

⑷该题考查的是对文章主题的理解,通过阅读文章,明确在突出表现主题方面的作用。

6.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

迟子建

①立春那天,我在电视中看到杭州西子湖畔的梅花开了。粉红的、雪白的梅花,在我眼里就像一颗颗爆竹,噼啪噼啪地引爆了春天。我想这时节的杭州,是不愁夜晚没有星星可看了,因为老天把最美的那条银河,送到了人间天堂。

②而我这里,北纬五十度的地方,立春之时,却还是-30℃的严寒。早晨,迎接我的是一夜寒流和冷月,凝结在玻璃窗上的霜花。想必霜花也知道节气变化了吧,这天的霜花不似往日的,总是树的形态。立春的霜花团团簇簇的,很有点儿花园的气象。你能从中看出喇叭形的百合花,也能看出重瓣的玫瑰和单瓣的矢车菊。不要以为这样的花儿一定是银白色的,一旦太阳从山峦中升起来,印着霜花的玻璃窗就像魔镜一样,散发出奇诡的光辉。初升的太阳先是把一抹嫣红投给它,接着嫣红变成橘黄,霜花仿佛被蜜浸透了,让人怀疑蜜蜂看上了这片霜花,把它们辛勤的酿造撒向了这里。再后来,太阳升得高了,橘黄变成了鹅黄,霜花的颜色就一层层地淡下去、浅下去,成为雪白了,它们离凋零的时辰也就不远了。因为霜花的神经,最怕阳光温暖的触角。

③虽然季节的时针已指向春天,可在北方,霜花却还像与主子有了感情的家奴似的,赶也赶不走。什么时候打发了它们,大地才会复苏。

④四月初,屋顶的积雪开始消融,屋檐在白昼滴水了,霜花终于熬不住了,撒脚走了。它这一去也不是不回头,每逢到寒夜,它又来了。不过来得不是轰轰烈烈的,而是闪闪烁烁地隐现在窗子的边缘,看上去像是一树枝叶稀疏的梅。四月底,屋顶的雪化净了,林间的积雪也逐渐消融的时候,霜花才彻底丢了魂儿。

⑤在大兴安岭,最早的春色出现在向阳山坡上。嫩绿的草芽像绣花针一样顶破丰厚的腐殖土,要以它的妙手给大地绣出生机时,背阴山坡往往还有残雪呢。这样的残雪,还妄想着做冬的巢穴。然而,随着冰河乍裂,达子香花开了,背阴山坡也绿意盈盈了,残雪也就没脸再赖着了。山前山后,山左山右,是透着清香的树、烂漫的山花和飞起飞落的鸟儿。那蜿蜒在林间的一道道春水,被暖风吹拂得起了鱼苗似的波痕。投在水面的阳光,便也跟着起了波痕,好像阳光在水面打起蝴蝶结了。 ⑥我爱这迟来的春天。因为这样的春天不是依节气而来的,它是靠着自身顽强的拼争,逐渐摆脱冰雪的桎梏,曲曲折折地接近温暖,苦熬出来的。也就是说,极北的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它从三月化到四月甚至五月,沉着果敢,心无旁骛,直到把冰与雪,安葬到泥土深处,然后让它们的精魂又化作自己根芽萌发的雨露。

⑦春天在一点一点化开的过程中,一天天地羽翼丰满起来。待它可以展翅高飞的时候,解冻后的大地,又怎能不作了春天的天空呢!

(1)作者在文中通过描写霜花的变化来写春天来临的过程。请你把第②段中太阳升起后霜花颜色的变化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语句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作用?

粉红的、雪白的梅花,在我眼里就是一颗颗爆竹,噼啪噼啪地引爆了春天。 (3)选文开头写杭州西湖的梅花有什么作用?

(4)结合全文,探究作者以“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为标题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