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质量治理行动专项实施计划方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两年质量治理行动专项实施计划方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13.地沟或直埋排水管破裂。 1.进场PVC管及管件材质不合格。 2.施工过程中人为损伤而未及时更换, 3.直埋PVC管底部未夯实甚至不平未铺垫细砂(未用细砂全包裹潜埋,包裹厚度太薄) 1.采购PVC管及管件要选用优质管材。 2.施工过程中加强成品保护,对受损的排水管及管件及时更换。 3.直埋PVC管时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用细砂包裹踩实后再回填土。 1.对管道井不需保温的管道按类别分色喷刷油漆,并在1.5m高处或醒目处按管道使用类型悬挂或喷涂标识牌及交验日期。 2.对分水器、分户电箱在醒目处粘贴或喷涂户、室、部位标识牌及交验日期。 14.管道井各种管道、分水器、分户电箱等无标识。 遗漏、交底不到位。 1.地暖管或过楼面埋设的给水管道受损破裂。 15.其它房2.有水房间未朝地漏方向做不缓于1%的砂浆找平(坡)层就做防水层,甚至间天棚渗漏 对门口(即门槛)处或墙根部防水做法 未按要求上翻,且细部做工不细。 3.技术交底不到位,过程监管不力,检查、检测、验收不谨慎。 建筑 地下 工程 16.地下室施工 地面潮湿 阶段 1.严格按规及操作规程施工,技术交底要到位,加强过程监管力度,对每道工序严格检查、检测、验收制度。 2.加强专业工人操作技能的培训,依照规程精心施工、操作。 1.地下防水材料不合格或砼的抗渗等级不够。 技术2.地下防水施工未严格按GB50208 1.严格按设计及规和操作规程施工,-2011规中相关要求施工(长、短边搭接交底要到位,加强学习,提高质量意识。 不<10㎝)。 2.绝不能因工程进度而忽视工程质量。 3.墙体未完全干燥而急于进行装饰工程施工。 1.地下室砼抗渗等级不够或砼不密实,有欠振、漏振现象。 2.施工缝和止水拉杆端头未按青02J07-14~16要求做。 3.地下防水材料不合格,或者未严格按GB50208 -2011规要求施工(长、短边搭接不<10㎝),甚至对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搭接处未进行加烘擀压粘贴。 4.地下室外防水保护层未能完全起到保护作用,如:砂浆保护层强度不足,空鼓,厚度过薄等。 5.地下室外防水层在槽边回填时受损伤。 17.地下室墙渗漏。 1.严格按设计及规和操作规程施工,技术交底要到位,加强过程监管力度,对每道工序严格检查、检测、验收制度。 2.凡地下室采用外防水,槽边回填时靠防水墙面处30㎝围要用细土或细砂回填,绝不能使坚硬(尖锐)的土(石)块靠近,以防在压实过程中使防水层受到损伤。 18.地下室墙面装饰层脱落、起皮、变黄、发霉等 1.严格按设计及规和操作规程施工,技术1.见《地下室墙面渗漏》所分析的原因。 交底要到位,加强过程监管力度,对每道2.为了赶工期,墙体未完全干燥而急于工序严格检查、检测、验收制度。 进行装饰工程施工。 2.对抹灰及装饰工程所用混合料的各种3.墙面抹灰及装饰工程施工用水含有其原材料通过试验合格后进行使用。更不能它成分,未完全用中性水进行拌合。 因工期而忽视工程质量。 19.填充墙墙面出现不规则裂缝 1.技术交底不到位,过程监管不力。 2.刚出厂的加气砼砌块未达到出厂龄期就拉倒到现场,进行墙体砌筑。 3.加气砼砌块存放未进行防雨防水侵入防护 4. 砌筑时未按要求排槎、错缝砌筑。 5.未对墙面基层进行洒水养护,抹灰厚度过厚。 1.除《填充墙墙面出现不规则裂缝》原因分析外,拉墙筋未按砌筑层高准确排槎埋、植,砌筑时未能严格控制灰缝厚度和宽度,未采用坐浆灌缝砌法(采用挂灰砌法)等。 2.未按加气块施工03J04设计要求和砌体填充墙结构构造做法12G614-1中的规定进行砌体砌筑。高墙连续砌成,且斜蹬砖也一次砌到位。 3.墙面抹灰时在砌体与砼墙、梁、板、柱结合处未按要求加网格布或铁丝网(铅丝网),选用的网格布不合格。 4.对没有抹灰的砼墙、框柱、框梁面的结合缝未在装饰层施工时进行特殊处理。 1.待加气砼砌块完全达到龄期、干透后再上墙砌筑(一般在出厂后在干燥处存放不少于28天)。 2.严格按施工技术规和操作要领排槎、错缝砌筑、墙面抹灰。 3.砌筑、抹灰砂浆配合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配比。 4.加强专业工人操作技能的培训,依照规程精心施工、操作。 20.砌体与砼墙、梁、板、柱结合部裂缝 建筑 主体 工程 施工 阶段 1.严格按设计及规要求施工,技术交底要到位,加强施工过程监管、检查、检测力度。 2.加强专业工人操作技能的培训,依照规程精心施工、操作。 3.对砼墙面和砌体墙面同时抹灰一定要两遍成活,并且在两遍抹灰时分别各粘贴网格布或挂铁丝网(铅丝网)片,两边压墙宽度不小于150MM。对较平整、垂直的砼墙面或框柱、框梁面不必抹灰时,砌体墙放线时可与砼墙面留设抹灰层厚度进行砌筑,砌体墙面抹灰后在装饰层施工时对结合缝特殊处理。 1.对刻槽敷设的线管未对槽浇水后及时用聚合物水泥砂浆补塞,甚至与墙面抹21.填充墙灰一次性完成。 刻槽敷设的2.对补塞的线槽未加网格布进行墙面抹线管处裂缝 灰。 3.技术交底不到位,过程监管不力,未履行检查、验收制度。 ⑴.除《填充墙墙面出现不规则裂缝》所分析原因外,砌体砌筑时与窗台同高层上未压通筋(窗台处为3Φ6;Φ4不>300,且伸入窗间墙不<150)。 ⑵.墙面抹灰时对窗台、洞口四角处未加网格布或挂铁丝网(铅丝网)预先加强。 1.技术交底要到位,加强过程监管不力,切实履行检查、验收程序。 2.要放线刻槽敷设线管,剔槽深度不浅于线管直径+15,浇水后用聚合物水泥砂浆抹实抹平,墙面抹灰两遍成活时分别各粘贴网格布或挂铁丝网(铅丝网)片,两边压墙宽度不小于100。 1.技术交底要到位,加强过程监管力度和对专业工人操作技能培训,严格按设计及规要求施工。 2.对窗台、洞口四角处在墙面抹灰时加贴不小于200×300的网格布或挂铁丝网(铅丝网)成45°加强。 22.窗台、洞口过梁两端出现“八字形”裂缝 技术交底要详,植筋放样根据建筑物层高1.钻孔深度不够,清孔不彻底,未严格23.填充墙排版要准确(≧φ12的钢筋要预埋不允对该墙高度、窗台、过梁、圈梁排插以许二次植筋),做好拉拔试验,收集好实砌体拉墙钢及按门、窗垛的长度、高度下料植筋。 验数据资料,二次结构钢筋要按照设计要筋植筋不规 2、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下料。 求定位准确,抗拉强度值不小于6.0KN。 24.楼地面空鼓房心回填土塌陷 1.湿陷性黄土地基上所建建筑物的四周6~8m未设置有效地排水措施,且未做好防水处理,使室外水渗人室。 2.房心回填未按规厚度进行分层摊铺夯实,压实度不足,回填土含水率偏高。 3.房心素土(湿陷性黄土)回填顶层未填筑不小于15㎝厚灰土作泌水层,使大量的施工用水透垫层下渗而湿陷。 4.过程监管不力,未对压实度含水率严格按规要求进行取样、检测、检验。 1.房心回填要严格按设计及规要求和标准击实试验数据所规定的最佳含水率进行分层摊铺、夯(压)实,按规定取样试验、检测,压实度一定要达到设计要求。 2.对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物的四周6~8m设有不合理的排水设施及时提出纠正。 3.技术交底要到位,加强过程监管力度,切实履行检查、取样试验、检测,验收管理程序。 建筑 主体 工程 施工 阶段 25.个别窗窗台及窗下墙遇天雨就潮湿或渗水。 1.在、外窗台抹灰时一定要确保窗台面高1、土建工程在外窗台抹灰时没有做到高于外窗台面不<5㎜,窗台面按5%向室外低,使窗面上所淋雨水滑落灌入密封抹成坡面,外窗台面按10%向外抹成坡不严的窗框下墙, 面。另外,窗框侧周边和外侧(除底框)2、在窗子加工制作安装时对大角和中部要为打密封胶预留1~2㎜的胶口(外侧双立框的尖子密封不严,玻璃胶条挤压底框下预留3~5㎜的胶口)。 不紧,所打密封胶不严,并有“蚂蚁洞”,断条中部双立框扣缝条密封不严等现2.加强窗子加工制作安装工艺的精确度提高专业工人操作技能,按象,使窗面上所淋雨水滑落灌入底框,和密封性能,流入大角尖子缝处,渗漏到窗下墙上,要求留设泄水孔。 使墙面出现潮湿现象。 3.技术交底要到位,加强过程监管不力,切实履行检查、验收程序。 1.技术交底不到位,对关键工艺和环节的要求不细,未能按JGJ107‐2010技术规程操作。 2.过丝前对钢筋的切头、有无断丝、丝口长度、对焊接头的检查验收不及时不到位。 1.技术交底要详,特别对丝头、丝口、长度、在连接套丝前、以及对焊后接头要认真仔细的进行检查验收,不合格者则返工重做。 2.加强对操作工人质量意识教育,从中认识到该项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6.钢筋机械连接过丝不切头,丝口长度不够,对焊接头钢筋轴线不同心。

㈤ 促进建筑产业向现代化发展,学习推广现代化产业技术,总结吸收并应用先进的企业管理和施工管理经验。实行网络信息化管理,工厂化生产模式和定型化施工工艺,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和我省绿色建筑行动方案,以节能环保为导向,进行绿色施工,应用绿色建材、高性能砼和高强钢筋,充分利用建筑废弃物资源,控制施工过程中的噪音、水、气、扬尘污染,确保在施工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生产、生活环境。

三、计划安排和组织实施 ㈠ 计划安排:

遵照“方案”和“讲话”精神制订质量治理两年行动计划,构建一支以建设公司总经理为首、安全生产技术部、各项目负责人和项目经理组成的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业治

理领导小组,搜集各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发现的质量缺陷等问题,分析其原因,制订在以后的施工过程中的预防措施和整改方案,从2015年开工以后全面动员,进行自查自纠,把在建工程存在的质量问题和竣工工程所投诉的质量问题梳理成册,组织所有项目管理人员通过分析,制订预防措施,以遏制和预防常发质量缺陷等问题为目的,增强施工过程中的监控力度和操作工人的质量意识。

1、为保障在建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业治理行动顺利进行,公司成立工程质量安全常见问题治理领导小组。

组长: 武 健

成员: 罗克让 马浩德 国平 强兴林 王成龙

领导小组分为实体观感检查组和业资料检查组,对在建项目定期不定期的巡回检查,对检查发现的问题逐楼号、逐楼层、逐户、逐房间、逐部位一一通报,分析原因,制订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和预防措施,把整改行动落实到具体的责任人和专业班组人头上,巩固成果杜绝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2、通过历年来公司在项目建设施工过程中,对技术、质量、进度、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工作的观察和分析,提出以下要求:

1)工程技术管理:根据招投标文件,以工程量清单、施工图、技术专用规等合同技术文件为依据,编写切实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方案,做好技术复核、技术交底,测量放线、工程量计算、签证、资料收集归口等管理工作。技术问题的处理决不能马虎,在实施过程中做到有依有据。要详读图纸,细看文件,勤学规,应用规程,不耻下问,不断充实自己。

2)现场施工管理:认真学习行业法律法规,以设计图、施工规、验收标准为依据,组织好现场施工管理工作,合理的安排施工工序和调配机械设备及劳动力,优化机械组合和各种专业操作人员的配备,细化施工方案,指导操作工艺及操作程序,预测和预防质量、安全隐患等问题,对存在的较大质量、安全隐患问题要消除在事态的萌芽状态,早发现早整治,遏制事态的蔓延和发生,确保工程有序的开展。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