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创新报告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管理创新报告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14121086420策胀收入水平城市化进程策策势势口化收政经济政货币政经济走货膨经济形发观融观域均材源新态生环境保人文税通料开护评价值宏金宏区人因素新能 图2-1 宏观环境因素重要度评价结果 根据专家评价结果,除通货膨胀、人均收入、城市化进程、人口、文化等因素对公司发展的影响度相对较小。故以下主要对宏观经济、金融货币税收等政策以及宏观经济走势、通货膨胀、区域经济走势、新能源新材料开发、环境生态保护等因素进行分析。 1.1.2 宏观环境因素分析

(1)政策因素分析

政策因素是指对组织经营活动具有实际与潜在影响的政治力量和有关的法律、法规等因素。当政治制度与体制、政府对组织所经营业务的态度发生变化时,当政府发布了对企业经营具有约束力的法律、法规时,企业的经营战略必须随之做出调整。 从国家层面看,2010年12月12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1年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要积极稳健、审慎灵活,重点是更加积极稳妥地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增强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可持续性和内生动力。

从陕西省层面看,2009年6月25日国务院新闻办正式发布了《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提出将把关中—天水经济区打造成为“全国内陆型经济开发开放的战略高地”。通过《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发展规划和内容来看,西安在关中

21

—天水经济区核心城市的确立以及国际化大都市的定位,使得西安的城市建设步入了新的快速发展期。

总的来看,国家通过调整利率、银行准备金等手段实施的金融货币政策,国家通过税种、税率等等增减调整,对公司的盈利情况,对公司主要客户的消费行为产生影响,国家通过行政干预等措施对物价进行影响。这将对公司目前三大主营业务及未来新的投资项目产生直接影响。 (2)经济因素分析

本节将从国家宏观、省域经济、市域经济三个层面汇总分析总公司所处的经济环境。

a 国民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2010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为10.03%,全年通胀率为3%。2010年12月25日,在中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落幕两天后,中国国务院智库学者对透露了对未来宏观经济走势的预测,2011年中国经济增速将为9%或稍高于9%,通胀水平接近4%。。 智库学者学者又指出,9%的经济增长率是政府“完全可以接受的”,与此同时明年的新增贷款不会大幅度下降,显示中国已经准备接受稍减速的经济增长,但不会允许货币政策过度收紧而造成经济明显滑坡。

b 省域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2010年陕西GDP达10021.53亿元,比上年增长了14.3%,在全国排16名,位列西部第三;农村人均纯收入达4105元,在全国排22名;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5695元,在全国位列第15名。横向对比来看,特别是2010年人均生产总值为全国平均水平的91.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82.13%和69.35%,与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社会的任务艰巨而繁重。

“十二五”期间陕西发展的总的目标为:综合经济实力上台阶,力争经济总量翻一番;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上台阶,城镇居民收入接近或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农民收入缩小与全国差距,城乡收入差距逐步缩小;生态环境保护上台阶,群众生活环境大幅改善,人与自然更加和谐。

据陕西省发改委了解到的信息,未来陕西省重点任务和工作着力点上,将突出夯基础、强产业、重民生、促和谐。更加注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挥投资、消费拉动作用,加快县域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更加注重交通、水利、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

22

做大做强能源化工、装备制造等优势特色产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更加注重民生改善和人的全面发展,积极扩大就业,努力增加居民收入,增进百姓福祉;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加强重点区域污染治理,淘汰落后产能,搞好节能降耗,发展循环经济;更加注重改革开放,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着力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四是在规划实施和保障上,以项目为抓手,加快重大工程和项目建设,强化目标责任考核,增强规划的支撑性和约束性。

c 西安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十一五”以来,特别是2010年,西安全市生产总值达到3241.49亿元,是2005年的2倍多,年均增长14.9%以上,较“十五”提高约1.4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超过10000亿元,是“十五”的4倍多;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241.86亿元,是2005年的3倍多,年均增长24.7%以上,提高约12.7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将达到22244元和7750元,分别是2005年的2.3倍和2倍多。城市建成区面积从231平方公里将扩大到415平方公里,扩大184平方公里;空气质量二级以上良好天数稳定在300天左右。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2009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等荣誉称号。西安已进入城市化信息化工业化加速推进、市场化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综合经济实力迅速增强、城市价值充分体现的重要发展阶段。 “十二五”时期,西安面临诸多良好机遇。西安将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建设西安国际化大都市为目标,大力实施项目带动、创新驱动、产业拉动、板块推动战略,扎实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实现综合经济实力再上新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再上新台阶,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再上新台阶,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再上新台阶。“十二五”规划的主要经济指标如下:

①在经济发展上,实行总量扩张和质量提升两轮驱动战略,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到2015年,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年均增长13%左右,突破70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800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突破400亿元,年均增长15%左右,走在西部地区发展前列。

23

②在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上,到201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35000元,年均增长10%以上;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突破12000元,年均增长11%以上,分别比2010年翻一番。

总的来看,我国顺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十二五”规划已经确定,各方对我国宏观经济走势的预期良好,预测未来3-5年会持续向好发展。我省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的脚步越来越快,未来发展将主要围绕,关中-天水经济区、“民生八大工程”、节能减排、绿色经济等展开,省域经济的规划和发展与公司的已有业务、新投资密切相关。 (3)社会因素分析

本节将主要阐述陕西省、西安市的社会发展情况与“十二五”规划中的发展目标。 ① 陕西社会概况

陕西省总面积20.56万平方公里,人口总数3732万人。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权威数据资料显示,陕西的科技开发、高等教育、信息化、知识化指标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普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省现有高等学校97所,其中普通高校78所、独立学院12所,高校规模居全国第5位;平均每万人中大学毕业生42人,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7.6人,居全国第6位。陕西省在高等教育、科技文化、知识创新等方面实力较强,现代化、知识化、网络化水平较高。

② 西安社会概况

西安市“十二五”期间主要社会发展指标如下:在统筹城乡发展上,到2015年,城镇化率达到75%左右,基本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框架,城乡居民幸福指数进一步提高;在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上,到2015年,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2%以上,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8%以上,城镇污水、生活垃圾、工业固体废物基本实现无害化处理,建成国家生态城市;在国际化大都市建设上,到2015年,西安区域性经济中心城市地位进一步巩固,国际化主要指标得到较大提高,形成国际化大都市的基本框架。

总的来说,陕西城市化进程低于全国水平,城市化不足制约了陕西经济发展,推进城镇化将成为大势。陕西文化具有较强的本土特色,区别于其他省份和地区,陕西的风土人情、人文特色将是公司扩大业务、开拓新项目必须考虑的。城市化进程、人口增长、文化特征将对公司的已有业务、新投资产生影响。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