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部编本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打开大门,他也时常主动带助小区里年纪大的老人接送东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谈谈你对文章最后一段中“树树无声,树树有声”一句的理解。(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文,完成问题。(16分)

老先生的礼数

沈轶伦

①采访老先生,常常被他们身上的礼数感动。

②比如采访老画家戴敦邦,每次我离开他家时,不管他在做什么,必定要放下手中事,起身拄着拐杖一直送我出家门。直到楼道口,他还叮嘱他儿子把我送出小区到大路上为止。有时我走出很远,回头一看,发现他竟然还站在楼道的大门前,犹自微微摇手目送。我想我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后辈,何以承受。

③溽暑天气,为了作画,他在室内穿着棉袄,走到楼道门口时,还是这样一身打扮。来来往往着短衣的行人与他擦肩而过,更衬托出一身冬衣的他与众不同。这是一幅我想永远记在心里的画面。不用一个字,就是这样一个老人在大毒日头下的身影。

④这是待客之礼。

⑤采访历史学家陈绛也是这样。88岁的他住在医院病房,我告辞的时候,他执意起身。我连忙扶住他的胳膊说留步留步。他却仰起脸笑道:“我要散散步,不如你陪陪我。”这样一来,倒显得不是他来送我,而是我在陪他。

⑥就算这样,老先生们还会说自己做得不到位。比如陈蜂说到一个细节:他小时候到外地读初中时,一次在家书的信封上写了父亲的名讳,用“□□先生展”,当时陈绛觉得“展”字比“收”或“启”字新奇。没想到放假回到家里,父亲拿出这个信封,对陈绛说,对长辈不能用“展”字,这是不恭敬的,并提醒他日后用字遣词时要注意长幼有序。

⑦我心里想,现在连手写书信都是稀罕物了。人际交往,整天短信来、微信去,张口就是“喂”“哎”“哦”,哪里还用得上体现辈分的称呼呢?大家在群里,直接@一下就算是叫人了。那些尊称与谦辞,曾经是日常交际里的常用语,如今则像是少数人才掌握的暗语。但正因为其稀少,一旦被运用,反而更能让人确认说话者的出身。

⑧有一次,我去上海闵行采访一位老年社区志愿者,我说些恭维他的话,对方立即从座位上欠身,口里连说“不敢不敢”。而在问我情况时,他则一直用“敢烦”和“府上”等词语,这让我印象深刻极了。后来一问,对方果然是位老大学生。和这样的老先生说话,

第5页,共9页

自己也不敢怠慢。语境形成的气场,就仿佛有只手推了我一把似的,让我脊背离开椅背,挺直身体,整个人因为肃然起敬,而变得像样起来。

⑨他们让我想起我的祖父。在我幼年时,他也曾这样抱着我,让我坐在他的膝盖上,教我:“问人姓名说贵姓,说到自己用鄙人。赞美别人用高见,无暇陪客说失陪……”但这些用词,到了我父母那一代,使用率就很低了。到了我们这代人身上,就几乎全体湮没了。一次,一位老先生称呼我“世讲”,我竟然疑心他不善用电子设备打错了字。后来一查,才惭愧地意识到这是老派人对朋友后辈的称呼。

⑩究竟是什么使这些本来世代因袭的礼数失去了继承的土壤呢?时代的变迁、社交方式的变化、外来用语以及网络词汇的冲击,使得许多社交礼仪已经改变,让许多古雅的做派如出土古董一般。当今时代,人们更乐意彰显自&的见识和地位,刷存在感和博人眼球才是应有的姿态,而谦恭自抑,是不是已经落伍了?

?也许,规矩,是注定要被打破的;传统,是注定会被替代的。在这瞬息万变的时代中,已经没有什么具有持续性的东西了。老派人坚持的礼数,其实并不仅仅是为了恭维对方而存在的。这种时刻自省的谦恭在提醒人们,不要自以为是,要晓得山外青山楼外楼。眼前的一切并非所有的世界。就像见过钧窑器孤的人,即便再使用

塑料杯子,也要知道,除了眼下普及的生活方式,还可以有另外一种生活方式。

(有删改)

15.第?段结尾句子中“眼下普及的生活方式”和“另外一种生活方式”,分别指怎样的生活方式?(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选文采访了三位老先生,他们的哪些精神品质令人敬佩?(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请简要赏析选文中画线的句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选文第⑨段插人一位老先生称呼我“世讲”,而我疑心他打错了字这一情节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读完全文,你认为“老派人坚持的礼数”对今天的我们有何意义?(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6页,共9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40分)

20.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〇分)

生活中总有这样的事例:有人因言语不当而形同陌路,有人因摩擦碰撞而挥拳相向,有人因行为不检而追悔莫及,有人因一时冲动而失足犯错……事后想一想,如果当初能多一些宽容,多一些理智,那么,许多事情都是可以避免的。

请以“这是可以避免的”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 要求:①文体自选;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得透露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

4

参考答案:

一、1.B 2.B 3.C 4.D

二、5.(4分)给我崎岖我就是一条轻盈活泼的小溪 给我风雨我就是一道旖旋绚丽的彩虹

6.(7分)(1)(4分)①市民最讨厌的不文明行为排在前两位的是乱扔垃圾、随地吐痰;②石家庄开出首张“乱扔烟头”罚单。(答出一方面给2分,意思对即可)

(2)(3分)叔叔,您好!请不要随地吐痰。随地吐痰不仅会传播细菌,而且会影响城市形象。为了大家的健康,为了城市的文明,让我们从现在做起,自我约束起来吧!

三、(一)7.(2分)(1)灵验(2)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每小题1分) 8.(2分)A

9.(2分)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10.(2分)写出了陋室自然环境的清幽与充满生机。(1分)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衬托陋室不陋,表现自己恬淡的心境。(1分) (二)11.(3分)①“我”忘带钥匙,在保安室与小刘初次相识;②小刘帮“我”的母亲把东西送到家,家里人经常请他到家里做客;③“我”带着水果去看望因抓小偷而受伤住院的小刘。(一点1分,

第7页,共9页

意思对即可)

12.(3分)示例:运用了外貌描写。通过对小刘外貌特征的描写,表现出小刘朴实的性格。(描写方法1分,具体分析2分) 13.(3分)示例:“箭步”的意思是“一下子蹿得很远的脚步”。用在这里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保安小刘反应迅速、动作敏捷的状态,突出了他热心助人的品质。(解释含义1分,具体分析2分) 14.(4分)“树树无声”指的是白杨树不浮夸、不张扬,简单朴素,更指保安小刘的善良、热情、亲切;树有声”指的是白杨树的高耸挺拔、不惧风雨,更指保安小刘的坚毅勇敢、见义勇为。(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三)15.(4分)“眼下普及的生活方式”是指现代人彰显自己的见识和地位,刷存在感和博人眼球的社交方式;(2分)“另外一种生活方式”是指老派人坚持世代因袭的礼数(礼仪)、谦恭自抑的社交方式。(2分)

16.(2分)谦恭明礼;善于自省;儒雅大方。(答出一方面给1分,任答两方面即可)

17.(3分)刻画老画家戴敦邦的形象运用了细节描写,更突出了老画家戴敦邦谦恭明礼的品质,表现了作者对老画家由衷的敬佩之情。 18.(3分)不能删去。这一情节是将老先生的坚守礼数和“我”不懂礼数进行对比。点明传统文化缺失的现状;引出下文对继承中国

传统文化的呼吁。(答出“不能删去”给1分,理由合理给2分) 19.(4分)①老派人坚持的礼数,提醒人们时刻注意自省与谦恭,不要自以为是,妄自尊大。②老派人坚持的礼数,也警示我们要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将其发扬光大。(答出一方面给2分)

四、20.习作(40分)。 【佳作示例】

这是可以避免的

早晨,我坐在面馆等面条的当口,电视屏幕上漂亮的女主播正襟危坐地播报:“9日上午10点左右,在南京市弘阳广场欢乐世界的三楼,一批来这里秋游的小学生发生意外,16名孩子受伤,其中5名受伤较重者被送往南京市儿童医院治疗……唉!这些年,踩踏、矿难、车祸、食物中毒等新闻,不断地充斥着人们的耳膜,大家似乎已经麻木了。

“浑蛋,你长眼睛了没,竟然敢在马路上撞老子?” “你是怎么走路的?撞死你活该!”

耳边传来了一阵吵架的声音,面馆里的人们一哄而出,大家都想看这千栽难逢的热闹,我和妈妈也好奇地随同众人走了出去。

一高一矮两个男子你推我,我推你,纠缠在一起。肥胖的矮个男子明显处在下风,趁弯腰的机会准备顺手捡一块砖头,高个男子

第8页,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