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原理》教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会计学原理》教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收入和让渡资产使用权等取得的收入。

2.按企业经营业务的主次分类,可以分为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主营业务收入是指企业的主要经营业务所取得的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是指企业的其他经营业务所取得的收入。 五、费用 (一)、定义

费用指通过配比方式确定的为取得收入而发生的各种耗费。这个定义主要指狭义的费用,仅限于与提供商品和劳务有关的资产耗费。广义的费用还包括投资净损失、营业外支出和所得税费用。 (二)、特点

1.费用最终将会减少企业的资源。费用本质上是企业的一种资产流出,他和资产流入企业所形成的收入相反。

2.费用最终会减少企业的所有者权益。 (三)、分类

1.费用按其经济用途可以划分为应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和不应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

2.对于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又可划分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其中,直接费用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其他直接费用。

3.对于不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则作为期间费用。期间费用包括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管理费用;为筹集资金而发生的财务费用;为销售商品而发生的营业费用。

六、利润

(一)、定义:是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的经营成果,是各种收入扣除各种费用后的盈余。包括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

(二)、分类

营业利润是指主营业务收入减去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

9

加,加上其他业务利润,减去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后的金额。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投资收益是指企业对外投资所取得的收益,减去发生的投资损失和记提的投资减值准备后的净额。

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是指企业发生的与其生产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收入和各项支出。

所得税是指企业应计入当期损益的所得税费用。 净利润是指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后的金额。

第二节 会计恒等式

一、会计等式的含义 (一)定义

又称会计方程式,指会计要素间在总额上必然相等的一种关系式,是企业财务状况的表达式。

(二)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平衡关系 1. 权益:人们对经济资源的要求权。

①债权人权益:企业需要以资产或劳务偿付的经济负担 ②投资人权益:企业投资人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 2.资产=权益

有一定数量的资产,就必然有一定数额的权益

3.基本会计等式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静态等式关系) 基本会计等式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时点的财务状况,表明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这一客观现实,反映资产的归属关系,它是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和编制会计报表的基本依据。

4.收入-费用=利润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各种收入与费用,从而形成利润。 5.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动态等式关系) 或: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收入-费用)

这一等式把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联系起来了,说明企业经营成果对资产和所有者权益所产生的影响,反映了在会计期间内任一时刻

10

(未结算之前)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

二、资产和权益变动的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

只涉及资产和权益变动的经济业务发生,引起会计等式中各个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不外乎有四种类型、九种情况。不管属于哪种类型和情况,这些经济业务发生后都不会破坏会计等式的平衡关系。 三、经济业务对会计基本等式的影响

一个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发生的经济业务是多种多样的,他们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影响可以概括为九大类型:

1.一项资产增加,一项负债增加,增加金额相等; 2.一项资产增加,一项所有者权益增加,增加金额相等; 3.一项资产增加,另一项资产减少,增减金额相等; 4.一项负债减少,一项资产减少,减少金额相等; 5.一项负债减少,另一项负债增加,增减金额相等; 6.一项负债减少,另一项所有者权益增加,增减金额相等; 7.一项所有者权益减少,一项资产减少,减少金额相等; 8.一项所有者权益减少,一项负债增加,增减金额相等; 9.一项所有者权益减少,另一项所有者权益增加,增减金额相等。 对于上述的九种情况将通过举例说明。

经济业务变化类型表

(1) (2) (3) (4) (5) (6) (7) (8) (9) 资产 + + + - - —— —— - —— —— =负债 + —— —— - - + - —— + —— 所有者权益 —— + —— —— —— + - - - + 11

从上述表格中可以看出,凡是涉及资产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两方面项目同增同减的经济业务,会使双方原来的总额发生相等金额的同增同减的变化。凡是只涉及到资产或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内部项目之间的变动,此增彼减,原来的总额不会发生变化,自然不会影响双方平衡。又可以将上述的九种情况概括为四种类型:

1.资产与权益同时增加; 2.资产与权益同时减少; 3.资产之间有增有减; 4.权益之间有增有减;

第三节 账户的设置、会计科目的开设

一、设置会计科目的意义 (一)、定义

会计科目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按其不同的特点和经济管理的需要,分类核算和监督的项目。每一个会计科目都有一定的名称,都应反映其特定的经济内容。例如:企业为了制造产品,就必须贮备各种原材料、修理用备件等,设置“原材料”这个会计科目;又如企业的货币资金是一种资产,但是保管及收付方式不一样,相应的的设置两个会计科目,其中“银行存款”科目核算企业在银行存款的收付结存情况,而“现金”科目则核算企业的库存现金的收付结存的情况。要素进一步分类的项目。它是设置账户、处理账务的依据。 (二)、设置的原则

1.设置会计科目,应结合会计对象的特点

所谓结合会计对象的特点,就是根据不同单位经济业务的特点,达到全面核算其经济业务过程及结果的目的来确定应该设置哪些会计科目。

2.会计科目的设置,必须符合经济管理的要求。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