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初级会计实务重点内容笔记总结,推荐文档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完整版)初级会计实务重点内容笔记总结,推荐文档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一)委托方账务处理图如下所示:

主营业务收入 ②收到代销清单确认收入 应收账款 ⑤收款 银行存款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④确认手续费 销售费用 库存商品 ①发出商品 委托代销商品 主营业务成本 ③结转已售商品成本 (二)受托方账务处理图如下所示: 银行存款 ④归还货款并计算代销手续费 应付账款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③开出代销清单取得委托方增值税发票 受托代销商品款 受托代销商品 其他业务收入等 ①收到代销商品 银行存款等 ②实际销售代销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五、销售材料等存货的处理

企业销售原材料等确认其他业务收入时,按售价和应收取的增值税,借记“银行存款”、“应收账款”等科目,按实现的其他业务收入,贷记“其他业务收入”科目,按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结转出售原材料等的实际成本时,借记“其他业务成本”科目,贷记“原材料”等科目。

第二节 提供劳务收入

一、在同一会计期间内开始并完成的劳务

主营业务收入 ①确认劳务收入 应收账款等 银行存款等 主营业务成本等 ②发生并确认有关成本费

对于持续一段时间但在同一会计期间内开始并完成的劳务,企业应在为提供劳务发生相关支出时,借记“劳务成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原材料”等科目。劳务完成确认劳务收入时,按确定的收入金额,借记“应收账款”、“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等科目;同时,结转相关劳务成本,借记“主营业务成本”等科目,贷记“劳务成本”科目。其账务处理图如下所示:

主营业务收入 ②确认劳务收入 应收账款等 银行存款等 ①发生劳务支出 劳务成本 ③结转劳务成本 主营业务成本

二、劳务的开始和完成分属不同的会计期间 (一)提供劳务交易结果能够可靠估计

如劳务的开始和完成分属不同的会计期间,且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提供劳务交易的结果能够可靠估计的,应采用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提供劳务收入。

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提供劳务交易的结果能够可靠估计: 1.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2.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3.交易的完工进度能够可靠地确定

企业可以根据提供劳务的特点,选用下列方法确定提供劳务交易的完工进度: (1)已完工作的测量

(2)已经提供的劳务占应提供劳务总量的比例 (3)已经发生的成本占估计总成本的比例

4.交易中已发生和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本期确认的收入=劳务总收入×本期末止劳务的完工进度-以前期间已确认的收入

本期确认的费用=劳务总成本×本期末止劳务的完工进度-以前期间已确认的费用 其账务处理图示如下:

主营业务收入 ③确认收入 预收账款 ②预收账款 银行存款 银行存款等 ①发生劳务成本 劳务成本 ④结转劳务成本 主营业务成本

(二)提供劳务交易结果不能可靠估计

(1)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预计全部能够得到补偿的,应按已收或预计能够收回的金额确认提供劳务收入,并结转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

(2)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预计部分能够得到补偿的,应按能够得到补偿的劳务成本金额确认提供劳务收入,并结转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

(3)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预计全部不能得到补偿的,应将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计入当期损益(主营业务成本或其他业务成本),不确认提供劳务收入。

第三节 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

让渡资产使用权的使用费收入主要是指企业转让无形资产等资产的使用权形成的使用费收入。出租固定资产取得的租金、进行债权投资收取的利息、进行股权投资取得的现金股利等,也构成让渡资产使用权的使用费收入。本章主要涉及让渡无形资产等资产使用权的使用费收入的核算。 一、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的确认和计量

二、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的账务处理

如果合同或协议规定一次性收取使用费,且不提供后续服务的,应当视同销售该项资产一次性确认收入;提供后续服务的,应在合同或协议规定的有效期内分期确认收入。如果合同或协议规定分期收取使用费的,通常应按合同或协议规定的收款时间和金额或规定的收费方法计算确定的金额分期确认收入。

第四节 政府补助收入

一、政府补助的概念和特征 二、政府补助的主要形式

三、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的处理

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应当确认为递延收益,并在相关资产使用寿命内平均分配,计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收入)。相关资产在使用寿命结束前被出售、转让、报废或发生毁损的,应将尚未分配的递延收益余额一次性转入资产处置当期的损益(营业外收入)。

按照名义金额计量的政府补助,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收入)。 四、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

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应当分别按照下列情况处理:

(一)用于补偿企业以后期间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确认为递延收益,并在确认相关费用的期间,计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收入);

(二)用于补偿企业已发生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收入)。 五、与资产和收益均相关的政府补助

企业取得这类政府补助时,需要将其分解为与资产相关的部分和与收益相关的部分分别进行会计处理。

如不能区分,企业可以将整项政府补助归类为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

第五章 费 用

第一节 营业成本

一、主营业务成本

二、其他业务成本

第二节 营业税金及附加

营业税金及附加是指企业经营活动应负担的相关税费,包括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资源税等。

第三节 期间费用

一、 期间费用的概述

期间费用是指企业日常活动发生的不能计入特定核算对象的成本,而应计入发生当期损 益的费用。

期间费用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

二、期间费用的账务处理 (一)销售费用

销售费用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和材料、提供劳务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保险费、包装费、展览费和广告费、商品维修费、预计产品质量保证损失、运输费、装卸费等以及为销售本企业商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含销售网点、售后服务网点等)的职工薪酬、业务费、折旧费等经营费用。企业发生的与专设销售机构相关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后续支出,应在发生时计入销售费用。 (二)管理费用

管理费用是指企业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种管理费用,包括企业在筹建期间发生的开办费、董事会和行政管理部门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发生的或者应由企业统一负担的公司经费(包括行政管理部门职工薪酬、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办公费和差旅费等)、董事会费(包括董事会成员津贴、会议费和差旅费等),聘请中介机构费、咨询费(含顾问费)、诉讼费、业务招待费、房产税、车船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技术转让费、矿产资源补偿费、研究费用、排污费等。企业生产车间(部门)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发生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后续支出,应在发生时计入管理费用。 (三)财务费用

财务费用是指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等而发生的筹资费用,包括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汇兑差额以及相关的手续费、企业发生或收到的现金折扣等。

第六章 利 润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

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是指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

与利润相关的计算公式主要如下: (一)营业利润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收益(-投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