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教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小学数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教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一、导入 二、新授 1、教学52÷2 出示情景图。

提出问题:把52个羽毛球平均分给2个班,每个班能分得多少个?根据问题列出算式。 在草稿本上试算,说说与前面学的除法有什么不同。 用小棒摆一摆,分一分。交流你是怎么分的?

突出“先分给每个班2筒后,还剩下1筒和2个羽毛球,该怎么办?”

借借助学具或画图,体会先要分整筒的,分给每班2筒,余下的一筒要和单个的合起来再分。也就是余下12个,每班再分6个。每班共分到26个。 2、教学52÷2的竖式

说明,52÷2还可以用竖式来计算。

指名回答第一步,板书好十位上的2和2乘2的4。注意想:5里面最多有几个2。 接下去该怎么算?打开书本P7先互相说一说,再试着把题做完。 交流。

提问:十位除后余下1怎么办?

合上书本,想一想怎么除的,在草稿本上再算一遍。 自己验算一下,看看算得对不对。

说说今天学的除法和以前学的有什么不一样? 3、小结 三、练习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先独立试做前两小题。指名板演。 集体订正。说说计算方法。 独立做后两小题。 1、做想想做做第3题

独立完成,比一比上、下两题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3、做想想做做第4题

先估计商是几十多,说说估算方法。 4、做想想做做第5题 读题,理解题意。

说说该怎样列式? 5、做想想做做第6题

说说:要提出除法计算的问题,应该提什么样的问题? 四、作业:完成想想做做第2、4题的计算。

第七课时: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的)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8页例6 教学目标:

通过操作,找出新旧知识的联系,基本掌握首位除时有余数的除法笔算。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首位除时有余的处理方法, 教学难点:基本掌握首位不整除的除法笔算。 教学流程 一、导入 二、新授 1、教学例6。 出示情景图。

提出问题:把738名学生分两批,平均每批有多少人?根据问题列出算式。 先估计一下结果大概是几百多。 独立思考后再和小伙伴交流。

2、在草稿本上列竖式,说说与前面学的除法有什么不同? 指名回答第一步,板书好百位上,注意想:7里面最多有几个2? 接下去该怎么算?互相说一说。 交流。

提问:十位除后余下1怎么办?互相说一说,再试着把题做完。 想一想怎么除的,在草稿本上再算一遍。 自己验算一下,看看算得对不对。

说说今天学的除法和以前学的有什么不一样? 3、小结 三、练习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先独立试做前两小题。指名板演。 集体订正。说说计算方法。 独立做最后一小题。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先估计,并说说估计方法。 独立完成竖式计算。

交流结果并与估算结果比较。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读题,理解题意。 完成计算,交流想法。 4、做想想做做第4题

理解题意,完成表格填写。 观察表格:你有什么发现? 5、做想想做做第5题

读题,理解题意。

想一想,130个盒子够装吗?可以怎样来列式? 四、课堂小结

第八课时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够除)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0-61页例7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的过程,弄清算理,掌握算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养成自觉验算的习惯。

2、在具体的情境中估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位数,增强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3、在独立思考、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习的主动性以及合作、交流的意识,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首位不够除时的处理方法, 教学难点:基本掌握首位不够除的除法笔算。 一、复习

先说说商是几位数,再用竖式计算。 ①72÷3 ②72÷8③312÷2

问:为什么题①的商是二位数,而题②的商是一位数?

二、新授

1、出示例7

出示情景图,看图,你会列式吗?312÷4

(1)与题③比较有什么不同?商是几位数?为什么?(被除数的百位比除数小,百位上不够商1个百。)

(2)估计商大约是多少。

(3)你会用竖式计算吗?试一试。 2、反馈:

3个百除以4不够商1个百,怎么办?

31个十除以4够商几个十?商7写在被除数的什么位上?为什么?(因为除到了被除数的十位。)

4、验算:学生口答验算的过程,教师板书。

5、比较:与题③比较用竖式计算时有什么不同?(被除数首位不够除) 板书课题: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够除) 6、同桌互相说说计算过程和计算方法。

7、小结:被除数的百位上的数比除数小,就要看到十位,首次商除到了被除数的十位就要把商写在十位上。

8、翻开书第60页,阅读并完成例题中的竖式和填空。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

(1)先说说商是几位数,估计商是几十多,再计算。同时板演 (2)完成后,同桌互相批改,集体订正板演题。 2、想想做做第2题 3、想想做做第3题

独立完成计算,交流。

比较两个问题,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4、想想做做第4题 读题,理解题意。

问:解决这个问题需要进行几步计算?第一步算什么?你是怎么想到的? 5、想想做做第5题 四、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