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鬘论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宝鬘论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原来今天施主要来,我才布置供品。不是为了法,我为世间八法所控制。」于是抓了一把灰尘往供品撒过去,然后在那儿睡觉。当施主过来看时,觉得这位修行者怎么不修行反而睡觉,而且供品那么脏也不清理。这件事被一位帝巴垛上师听到,非常赞叹本恭甲上师,认为这样才是真正的法。瑜伽上师弥勒日巴一生都为了法,不让自己有好的衣食,不要名利,观察自己对世间八法(八风)的欲念有否生起,一生起马上对治,如此才是修行者。否则外表像修行者,内心根本不是修行,还做一些不如理的事。

问2:以佛教徒而言,您成立有我的存在吗?

答:我很难回答,因为我和无我有很多角度可以解释。到底佛教徒承认有我还是无我?

英文的Soul和Sprit,我不是很清楚。以印度的研究宗教专家(外道)认为我是无始以来都存在,我的续流是不断,他们不知道续流以及剎那转变的关系,认为我是常法,是独立,是自主的。关于有我和无我的标准,如果问者是指名言上的我,当然是存在,如果指有自性的我就不存在。至于无自性是一定存在。中论八大师主张人无我,宗喀巴大师讲补特伽罗(有情)无独立之实体有,宗大师的上师仁达瓦也认为补特伽罗无独立之实体有,但是承认人有我。因此要先明白问者所知的辞意及用词,答者才能回答。所以你讲的Soul,如果是很简单一般性你和我之间的普通问话,我说是有的;如果你说的我是指补特伽罗是独立的、实体的、自性有的,我认为这种我是没有,Soul的辞意就偏差了。 问3:初学者,没有修行经验的人,修行的次第应该如何着手?

答:不要念诵太多,以个人经验,念很多而不去思惟涵意,只是浪费时间。但是「宝鬘

论」后面有几句偈颂,却应该常念诵,甚至背起来多加思惟。譬如思惟空性时,就看有关空性的偈颂,反复思惟空性的辞意。 问4:平常应该念何种念诵文?

答:「宝鬘论」第五品第66偈到第85偈。即「诫王宝鬘所出誓愿二十颂」,亦即是七

支供养与誓愿回向。第五品发愿回向文有讲到一切女子变成男子,如果此愿成真,地球将没有人,因为没有女子生育。但这里有特别的用意,由于男子无论力气、能力都可以做很多事,在旧时的印度制度男人的社会地位,总是高于女人。如果女子可胜过男子,这回向文就要改男子变女子。而且当听到被强暴、被压迫,大多想到女子,也许男人也会受到女人的压迫等等,但一般都想到女人,可见女子受到的外境逆缘较多,无形中男人的身躯胜过女人。但是母亲有哺乳的天性,我们也常说母亲的恩德最大,佛学里的回向文都说一切如母有情,没有人说如父有情,因为母亲本身所具有的怜悯心、同情心、慈悲心较强的缘故。

问5:宝鬘论有说:「信为先」,但现在有许多上师为名闻利养做事或传法,甚至做些

不该做的事,我们如何相信这位上师?

33

答:我所讲的「信」是依理由产生的信心。如果是依正理信任上师,就不会信错外道

的邪上师。依止前,要先观察上师的行为是否为了名闻利养?所说与所行是否一致?有否净化内心?因为每个人都有些小小过失,假使大致上都如理,具有功德,就可以信任。这是以正理透过观察思惟的自然信任,不是冲动、机动性的信任。我们西藏人有很多在沮丧灰心时,内心无法提起心力,自己没有决定能力,唯有依靠他人,当遇到邪上师马上会依止,这就不是依正理的信任。

无论目前人生或未来前途,观察很重要。尤其想要学佛的关键上,会想依止

上师听闻佛法,依止前,观察上师条件,更是非常重要。萨迦法王曾说:「当我们买金银或马时,因为想得好的金银,好的马,虽只是短暂的享乐,会很仔细观察才买。但是为了未来前途要依止的上师,却不观察,反而像狗闻到肉什么都吃。暂时的买错可以丢掉,未来重要的前途,目前要依止的上师,却是影响深远,应该更仔细观察才对。」我常半开玩笑说,在依止上师之前,要用如大象的鼻子挺高拉长,闻上师前后味道是否相同,相同者可以依止。如果前面具有各种威德,后面空荡无物,对你和他都无好处,不要依止。

外国人时常争取个人权利,穿衣服也讲究配合地位,这点我不是很赞同。当

年弥勒日巴在山洞修行,如果戴着华丽的黄帽,是否很可笑!?弥勒日巴只有一根行走用的拐杖,穿着破烂的衣服,但他所证得的成就却是最殊胜,与穿着不符合,因此我们要追求的是内涵,不是外表。释迦牟尼佛知道这点很重要,所以从戒论的上师到无上瑜伽上师的条件都分的很清楚,讲的很详细。宗喀巴大师在菩提道次第广论也说:「自己未调伏就无法调伏别人」。调伏内心主要依三学,看上师的所作所为是否合乎世尊所讲,就可知有调伏否。因此你们也要好好的观察我(达赖喇嘛)。 问6:何种方式可以快速了解无我?

答:答案是零。我不是很有经验,而且什么都不了解,现在唯有的一点点经验,是累积

三十年的心血。洛桑嘉措大师去见达赖喇嘛一世天津嘉措,听到天津嘉措的故事很感动,于是闭关修行四十年,才达到能修习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的阶段而已,所以不是很简单。弥勒日巴上师在送冈波巴大师之时说,我把传承都传给你了,但还有一个最深奥的秘诀不传给你。当时冈波巴大师请求上师赐给他,于是弥勒日巴上师就给他看臀部,臀部上有一大块溃烂的肉疮,冈波巴大师看了感触很深,原来学佛所得到的一切是用苦修换取来的,并非一步登天,因此要成道也需要苦修的。想起弥勒日巴这段故事,我也很感动。所以永远不要用简单的心态学佛。 有位上师说,刚开始学佛时,整天不吃饭拼命学习。学到一点皮毛,以为自己是很厉害的大师,就不学习,三天不学又不会了。因此精进好比水的续流是持续不断的。我觉得弥勒日巴上师很伟大,虽然我无法沾到他的千分之一的边,但我会效法他,咬紧牙关继续坚持下去。

34

问7:如何更坚固了解无我的内涵?

答:我觉得这个想法非常好。不管学什么,都要对所学的内容,有把握、有信心,如此

才会学有所成,因此如果能对「宝鬘论」的涵义很有把握,一定有所成就。一般「我」的用词有二种解释:不好的我和好的我。以我的角度轻视某些人是不好的我,是要断除的我。好的我是以我的角度愿意负起责任,为了圆满一切众生的利益,我要成佛。「欲」也有二种解释,没有正理的欲(贪欲)和正理的欲(为利有情愿成佛),具有二悉求的发心是菩提心,希望众生成佛和欲求自己成佛。藏文的瞋和忿有差别。动机是好的,以大悲心教训他人当下的念头是忿。瞋是属于六大烦恼,忿是二十种随烦恼之一。

问8:请问达赖喇嘛您想建立比丘尼戒条制度,目前反应如何?

答:我们时常召集佛学专家开会,两年前在达兰萨拉曾举行会议,讨论比丘尼戒的问题。

当初在西藏有位董给却杰的仁波切,曾经传比丘尼的戒条,但此传承已断掉。根据许多的证据发觉一切有部的比丘尼戒,制度不是很完善。但是中国有许多比丘尼制度传承很清净圆满,戒律也非常完善,去年我去台湾,特别针对此问题作研究。目前已有计划的与研究比丘尼戒的佛学专家们开会,拟定一些条文,传给世界各国的佛教团体,我们会努力做好推广的工作,使这些条文成为正式的仪轨,如此才能使比丘尼戒的制度留传下来。这些必须再经过大决议才能定案,而且会议之前还要与佛学专家详细研究讨论。

问9:造恶必须透过后悔、忏悔才能去除恶业。英文的Guilty和后悔有何差别? 答:我不是很了解英文Guilty的词义,藏文也找不出同义词,假使Guilty

是断掉一切善业,毫无希望,沮丧灰心,此间差异就很大。我不知英文的后悔和Guilty用词上是否有差别。但是我在猜想,后悔应该是经由挫折让人改善,对以前所造恶业产生不希望再做的心态。

问10:一切有部的见解是堕入有边,中观应成如何看待?

答:所谓有边是执着诸法有自性。一切有部不但执着一切法有自性,更以理由来安立诸

法从它那方面产生,中观应成认为在此执着未断之前是无法断除烦恼,唯有增长烦恼而已。

一般烦恼的定义,集论里说,使你焦虑难安,心绪不宁的是烦恼。执着补特伽

罗是独立的、实体的无明烦恼,比较容易认识,所造成的贪心和瞋相,也比较容易了解。这种使内心起伏不安的烦恼,是可以由经验体会到的。但是细分的诸法无自性(空正见);以及执着诸法有自性的无明,却是难了难知。因为执着诸法有自性的无明还有与它相应的贪瞋,遇到悦境想要是贪心,遇到不悦境不想要是瞋心,此二者因为与细微的自性执着相应,总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实有,无法体会到它使内心不安。所以中观应成所讲的与集论的定义有点不同,集论所讲的范围比较小,没有

35

包括细微烦恼。由此可知唯识所执着的有边是比较粗分的,中观自续派对有边的执着是稍细的,虽然唯识与自续派仍堕在常边,但是这种烦恼确实很难捉摸到,很难了解。

宗喀巴大师无论解释任何粗细分正见,都会讲如何认识粗细烦恼,也就是以正

见相应的破除烦恼方式作解释。假使最细微的自性执着没有与它相应的贪瞋烦恼,我们只要破除粗分无明就可断除所有烦恼,但我不如此认为。我觉得宗大师的见解很实际,也很有道理。细分的正见未了解之前,虽然透过粗分正见断除许多粗分烦恼,但并不表示所有的烦恼都可以断除。所以细分正见破细微烦恼。细微无明有它相应的细微烦恼,虽然了解补特伽罗是无独立的实体空,但内心还是承认一切法是有自性,因为有这种认许,所以会产生细微烦恼,无法断除最究竟的烦恼。假使能了知一切法无自性,不是从它那方面独立产生,就能遮挡最细微无明,才能遮除一切与无明相应的烦恼。因此认识正见的粗细分对于断除粗细烦恼有很大帮助,此二者不是毫无关系,而是互相辅助。

问11:当我们做了一件好事,其结果影响是不好,这时是应该遮止 意乐的过失,

还是放弃做此事?

答:有许多角度可以解释。例如做善事盖医院,此事业是善业,但是盖医院时被世间八

法所影响,意乐就有偏失。这时应观察自己的意乐,觉得不好的念头,蓄意调整自己的起心动念,但是善事业不要放弃。做好事前先调整自己的意乐,如此才能圆满一切善业。

问12:请达赖喇嘛尊者用英文开示,因为您的英文讲的很好?

答:太困难了,假使我用英文解释佛学道理,我想你们所学将不是圆满的佛学。 问13:请问达赖喇嘛您说意识是无始无终,那么人死去后意识会转变,如何生在来世? 答:我认为粗分的意识会生灭,但是以大手印(大圆满)里讲的最细微意识,即俱生原

有的光明体性,此意识在最细微的光明的性质当下不会有生灭。有位大师说,生与灭皆是由粗分的分别妄想所造成,不是以空性的角度作解释,因为在细微的光明意识时没有生和灭。光明是无论何时都有,只是光明弱时粗分意识现起,接着气流跟着转动,然后带动更粗分的意识,此称为分别妄想,就是我们目前所看到的意识。当气流停止转动分别妄想消失时称为死,但光明还是存在,所以生死是由气流转动的分别妄想而看到而已。

问14:我们为了不堕三恶道,为得增上生而行善,这种意乐是否算爱我执? 答:如果自己和他人比较时,自己的地位低于他人,这种执着就不是爱我执。反之就是

爱我执。我所说的爱护他人,放弃爱我执,并非不能圆满自己的事业。佛陀的色身称为他利色身,佛陀的法身称为自利法身。此间差别是,他利色身讲法可以直接让众生看到,使众生悟道;自利法身是佛的智慧,此乃凡夫无法看到,佛也无法把智

36

慧送给众生,所以称为自利。菩萨们所要学的是他利色身,但必须得到佛的智慧才能圆满一切众生,所以需要自利法身。此自利的地位胜过他人不算爱我执。堕入畜生道很难修习菩萨道,所以为了广大利益有情众生,应造投生增上生的善业。 我想解释为什么叫你们不要亲近雄天护法?以前我说过有关雄天护法的历史,而且大部分的人透过录像带、录音带也了解雄天护法的过患。今天我再次说明大意,第五世达赖喇嘛著作的第二部经论里说,不能依止雄天护法的原因是死前曾发了邪愿,会导致许多众生走上迷路,偏向邪魔歪道。另有一篇论文更详细讲解不能依止雄天护法的原因。章嘉仁波切自传的作者图登洛桑却宁玛,在第一部著作讲,宗喀巴大师、克主杰大师、贾曹杰大师都不依止世间的神,也不会把神像摆在闹市的路旁。但以前也有黄教法王依止雄天护法,引起许多问题,还发生不吉祥的事。阿多吉昧党却是一位精通格鲁巴(黄教)教理的大师,克汪洛珠所写的阿多吉昧党却的自传中提到,很多人依止雄天护法,甚至附身在某些人身上,使得人心惶惶,这是完全毁坏正法的事业。若是有人能阻挡雄天护法侵入,就得到无量功德。第十三世达赖喇嘛很严厉的喝责帕绷嘎上师:「不能依止雄天护法,你对外常讲广论,皈依三宝,不皈依世间的神,如此已违背皈依三宝的学处。」帕绷嘎上师很惭愧地写了道歉函,献给十三世达赖喇嘛说:「以前亲近雄天护法,是因为我母亲拜雄天护法,从此之后我不再依止。」十九年前我也曾依止雄天护法,刚开始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不好,后来我找出很多资料和证据,我劝我的百姓们不要依止,但有些人很顽固不听我的劝告,最后我只好很郑重的宣布不准依止。其实依止与否是你们的事,但我有责任告诉你们依止雄天护法的后患。

依雄天护法有两个负面的影响。我们要学的是佛法,在西藏无论宁玛派、噶居派、萨迦派、格鲁派都有即身成佛的方便,应该互相团结合作,佛法才能久住。但依雄天护法后,他说若依黄教就不能依止白教,白教经典不可放在信奉雄天护法的家里。第二点他们说不准信雄天护法,是没有信仰的自由?其实他们阻止别人信白教,已经使四派不合谐,只知巩固黄教,破坏其它教派,只会造成分裂。佛陀是我们的导师、善友、皈依处,为什么还需要雄天护法呢?西藏人不共的教法,假使变成只依止世间的护法,这是很可悲,很凄惨的事!! 因此讲是我的责任,至于信不信在你们,希望你们信之前最好先仔细观察。 

  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