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鬘论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宝鬘论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53譬如屎尿池,猪喜于中戏,于身不净门,多欲戏亦尔。 54身色不净性,盈秽大种穴,彼痴人无知,贪爱以为亲。 55汝自见身知,屎尿等不净,此聚说名身,云何你生爱? 56精血相掺杂,不净种子生,如知身不净,何苦生染着? 57不净诸蕴身,臭湿皮缠覆,睡时彼女身,满瑟涎眠尽。 58可爱及可憎,衰老及年轻,女身皆不净,汝何处生贪? 59设粪聚妙色,虽外相端正,起贪则不该,爱女身亦尔? 60内骨覆以皮,实犹尸身性,显现极难忍,云何见不知? 61皮不净如衣,不可暂解浣,云何秽聚皮,云何可为净? 62画瓶满粪秽,外饰美亦憎,自性不净身,云何汝不憎? 63若汝憎不净,云何不恶身?香华鬘饮食,本净而能污。 64如于自他秽,若汝咸憎恶,云何汝不厌,自他不净身? 65如女身不净,自身秽亦尔,是故内外相,离欲岂非理? 66九门流不净,纵知作浣洗,不净犹不知,向汝说何益? 67于此不净身,予作妙词赞,非理呜呼愚,士夫堪为羞。 68无明覆其心,多众生为此,尘欲而结怨,如犬争不净。 69如搔痒谓乐,不痒最安乐;如贪世间乐,无欲人最乐。 70若汝思此义,离欲虽不成,由是思欲轻,不贪执女岸。 71从猎感短寿,怖苦重逼恼,难忍地狱因,恒应断杀行。 72譬如粪污身,毒蛇吐流涎;何人若见他,怖畏即恶人。 73如夏月大云,田夫见欲雨,何人若见他,安乐即善人。 74故汝舍恶法,决心修善行,自与此世间,欲得大菩提。 75本谓菩提心,坚固如山王,大悲遍十方,不依二边智。 76大王大士夫,三十二相好,能庄严汝身,大王善谛听。 77宝塔圣师尊,诸长等恒供,手足宝轮相,当成转轮王。 78王恒应于法,净受坚稳行,由此足安平,当得成菩萨。 79行施作爱语,利他及同事,感吉祥指网,指蹼缦网相。 80由施胜美食,繁多兴供养,手足实柔软,手足及肩骨, 项背悉高耸,身支七处高。

81无害放生故,修长身庄严,长寿指修长,足跟圆丰广。 82弘取净正法,得吉祥妙色,脚趺不突显,旋毛端向上。 83由恭敬施授,明处及工巧,故得鹿王膊,及聪明大智。 84他若求汝财,若疾能惠施,由此臂臃大,得为世化主。 85亲爱若乖离,敦睦令和好,此感阴藏相,相严藏不露。

21

86常施寮殿具,细柔端严色,感金澄净色,润滑光微妙。 87由施无上权,如理顺尊长,感一孔一毛,白毫端严面。 88常说善爱语,又能顺正教,上身如师子,感颈丰圆相。 89侍病给医药,感得肩丰满,作适禅修地,最胜味觉受。 90与法相应行,汝得肉髻相,善如聂走答,横竖均等相。 91由长时巧说,真实细软语,能得八梵音,以及广长舌。 92已知事实利,数数为他说,得感师子颊,吉祥意难夺。 93由为尊给侍,随顺行正理,感齿齐洁白,匀称具妙色。 94由数习此言,谓实不两舌,故具四十齿,平滑坚乃净。 95慈眼视众生,全无贪瞋痴,眼目绀青相,睑睫如牛王。 96由此简略说 共有三十二,上士师相严,汝应当善知。 97随好有八十,悉从慈悲生;不为大王说,文义恐繁多。 98随诸转轮王,同有此相好,净明及可爱,终不及如来。 99转轮王相严,任何随好相,由能仁净心,此因所感生。 100百千亿万劫,虽同修善业,彼亦不能生,佛一毛相德; 如日熠耀光,较诸萤火光;其佛相庄严,较轮王亦尔。 第三品 菩提资粮

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种随行好,福德庄严是无量无边,因此欲求佛果所需累积的福德智慧资粮也是无量无边。此品所讲的内容很有意义而且是重点,为能修得佛的福德庄严相,必须广大集聚福慧二资粮。成佛道路漫长,多生累劫积集资粮时,内心会有退怯以及灰心的感觉,因此讲到四种无量资粮的修持方式。

佛连一个毛孔都必须累积很多资粮才能得到,成佛的资粮是世间所有功德的一百倍、一千倍、一万倍才能感三十二庄严相。三十二相的几万倍才感佛的色身,所有色身资粮功德的几倍才感佛的法身。如此思惟想得到佛的三十二相八十随行好,必须积集广大的资粮,何时才能圆满功德?如同菩提道次第广论所讲,可能会绝望沮丧。很多人想快速成佛,于是参加三年三月三天的闭关皈依,但是闭关后什么成果也没有。佛经上常说百千万劫,成佛道路长远,应该一劫又一劫努力不懈;但懈怠的人觉得学佛蛮简单轻松的,反正无始以来已经过那么多劫在轮回中,一边休息,一边学,我们都有这种坏想法、坏习惯,应该检讨改进。

寂天菩萨在入行论说:「我愿意把我自身供养一切有情众生,如同地水及火风,是大家可共同享用。」因此在入行论总结时强而有力的说:「乃至有虚空,以及众生住,愿吾住世间,尽除众生苦。」今早修仪轨时,不是也诚恳的承诺,把自己供养一切众生吗?所以我们不能再退怯,要往前奋斗,唯有咬紧牙关坚持到底,才能冲破难关。 1.诸佛大相好,从难思福生,我今为汝说,依大乘教理。

22

2.一切缘觉福,有学无学福,及无尽世福,如世亦难量, 3.此福十倍增,感佛一毛相,诸佛毛孔相,一一福皆尔。 4.由彼遍毛孔,生作诸福德,此福百倍增,方感一随好。 5.如是如是多,一一好得成,如此一随好,乃至满八十。 6.如是福德聚,能感八十好,合更百倍增,感佛一大相。 7.如是多福德,能感三十相,复更千倍增,感佛一白毫。 8.能感白毫福,复更万倍增,此福感难见,顶上郁尼沙。 9.如是福无量,亦复如十方,一切福功德,方便说有量。 10诸佛色身因,尚如世无量,况佛法身因,云何有边际? 11世间因虽小,而果大难量;佛因既无量,果利云何量? 12诸佛妙色身,皆从福资粮,清净佛法身,由智资粮成。 13故此福慧行,是成佛正因;故愿汝恒行,菩提福慧行。 14于成菩提福,汝莫堕沉忧,由佛教理示,能令心安信。 15地水火风空,布遍满十方,众生亦复是,其苦亦无边。 16此无边众生,菩萨依大悲,发心拔济苦,愿彼般涅盘。 17从此发坚心,行住及卧觉,或时小放逸,一旦净持守。 18福量如众生,恒长无间隙,因于无量际,故菩提不难。 19时空及众生,菩提及福德,由此四无量,菩萨坚心行。 20菩提道虽长,因前四无量,勤修非久远,云何难可得? 21福慧二种行,如是无边际,身心诸疾苦,迅速得消除。 22恶道饥渴等,身苦恶业生;断恶植福德,他世苦不生。 23贪瞋怖畏等,心苦从痴生;由依无我慧,迅速得解脱。 24身心诸极苦,若汝非极厌,乃至尽虚空,导世有何惧?  25有苦时虽促,难忍况时长;菩萨却无苦,长乐云何难?  26彼既无身苦,更何有意苦,悲心爱世间,故久住世间。 27故菩提时长,智人不耽怠,为尽罪积资,是时恒精勤。 28贪瞋及无明,愿汝知舍离;无贪等众善,知应恭敬修。 29由贪堕鬼道,由瞋堕地狱,由痴多畜生,翻此感人天。 30舍恶及修善,此是增上生;由智舍二执,此是决定胜。 31佛像及支提,殿堂及寺庙,最胜多供具,汝应敬造作。 32端坐宝莲台,好色微妙画,一切金宝类,汝应造佛像。 33正法及圣众,应殷重护持;金宝网伞盖,奉献覆支提。 34金银众宝华,金刚珊瑚珠,珍宝吠琉璃,广饶供佛塔。 35能说正法人,供养及尊敬,六和敬等法,欢喜而行持。

23

36于尊恭敬听,勤示而启请;于诸菩萨众,亦常敬供养。 37于天外道众,不应亲事礼,痴者由邪信,贪事恶知识。 38佛所示教诫,书写读诵施,亦施纸笔墨,汝应修此福。 39于国起学堂,雇师供学士,并赐予田食,勤行慧增广。 40于老幼病衰,为除众生苦,广备医济等,安置诸物用。 41桥堤乐园亭,水缸水塘屋,草蓐卧具食,赐施善妙智。 42城邑伽蓝地,众城聚会处,于彼乏水处,造井池施饮。 43病苦无依贫,下姓怖畏等,依慈悲摄受,敬心安立彼。 44随时新饮食,果菜及新谷,僧众及须者,未施莫先用。 45足屣伞滤网,除刺除物用,针线及扇等,当置水缸外。 46三果及三辛,蜜糖酥眼药,解毒置缸处;书咒及药方。 47涂首身足油,木椅浆糊棉,水器及刀斧,当置水缸处。 48米谷麻饮食,糖油等相应,恒置阴凉处,及净水满器。 49于蚁鼠穴门,饮食谷糖等,付可信人管,日日分布散。 50饮食用前后,恒施于饿鬼;狗鼠鸟蚁等,愿汝恒施食。 51灾疫饥饿时,水旱及贼难,惨痛之世间,广大恒拯恤。 52田夫绝农业,愿给粮种具,不征苛租税,轻微受调敛。 53救护悲困者,租税应减轻,免其催征忧,亦可解其难。 54于自他国境,盗劫令止息;物量作交易,应付予等值。 55于彼大臣说,内涵悉当知,如彼世医生,尽彼恒所行。 56如为己利益,任汝何恭敬,亦当利他行,汝应恒敬持。 57地水火风等,草药及野树,自身极短暂,当令人受用。 58七步顷动思,尽舍内外财,菩萨福德成,难量如虚空。 59童女好色严,惠施求得者,故获陀罗尼,能持一切法。 60具持庄严饰,童女计八万,并施一切物,释迦佛昔时。 61光彩种种色,衣服庄严具,华香等受用,悲施予求者。 62若人离此缘,于法无安行,则应惠施之,胜施莫逾时。 63若此能利他,毒亦许施彼;若此损害他,甘露不应施。 64若蛇啮人指,断指却有益;虽佛教利他,逼恼亦可行。 65固谨持正法,及能说法人,恭敬听受法,应以法施他。 66莫爱世赞叹,恒乐出世法,如己任所有,当令他如是。 67于闻莫知足,及思修实义;于师报恩施,应恒行礼敬。 68莫读外邪论,但起诤慢故;不应赞自德,怨德亦可赞。 69莫显他隐事,及恶心争辩;自于他有过,如理观悔露。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