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化学同步苏教版必修1学案:专题4 第二单元 第二课时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 Word版含解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2018-2019学年化学同步苏教版必修1学案:专题4 第二单元 第二课时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 Word版含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A.碱性 C.还原性

B.氧化性 D.不稳定性

(3)烧瓶内盛有生石灰,随着浓氨水的滴入,产生氨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烧瓶中的生石灰可以用______(填药品名称)代替。 (4)洗气瓶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吸水和________。

(5)在最后出气管口收集干燥、纯净的氮气,收集方法是________(填编号)。 A.排气法 B.排水法

C.用塑料袋或球胆收集

解析:由CuO粉末变红知NH3与CuO反应后生成铜单质,由无水CuSO4变蓝知,NH3与CuO反应后生成了H2O,再根据题意可有:NH3+CuO――→N2+Cu+H2O,配平即可。用排水法收集到的氮气中含有水蒸气,又由于N2的密度接近空气的密度,收集N2不能用排空气法,故C项符合要求。

答案:(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向广口瓶内加水,浸没进气导管口,用酒精灯在烧瓶下稍加热,若导气管口有少量气泡冒出,停止加热后,导管内水面上升,形成一段水柱,就可以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2)红 蓝 3CuO+2NH3=====3Cu+3H2O+N2 C

(3)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促使NH3逸出 氢氧化钠或碱石灰 (4)吸收多余NH3,保护环境 (5)C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铵盐都是白色晶体,易溶于水,受热易分解 B.铵态氮肥与碱性肥料混合施用,有利于提高肥效 C.凡是铵盐都能与苛性钠共热产生NH3

D.碳酸氢铵受热分解产生的气体经碱石灰干燥后可得到纯净的NH3

解析:选B 植物能吸收铵态氮肥中的NH4,NH3不能被吸收,铵态氮肥与碱性肥料混合施用,NH4→NH3,使肥效降低。

2.在1 L 1 mol·LA.含1 mol NH3

B.含NH3和NH4之和为1 mol C.含1 mol NH3·H2O

D.NH3、NH3·H2O、NH4之和为1 mol

+-1

氨水中( )

解析:选D 1 L 1 mol·L

-1

氨水中,溶解的NH3是1 mol,它在溶液中以下列三种微粒

形式存在:NH3、NH3·H2O、NH4,据N原子守恒得NH3、NH3·H2O、NH4物质的量之和为1 mol。

3.下列操作不能用于检验NH3的是( ) A.气体能使湿润的酚酞试纸变红 B.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C.气体与浓H2SO4反应生成铵盐 D.气体与浓盐酸反应产生铵盐

解析:选C A、B选项所叙述的实验现象能证明被检验的是碱性气体,即氨气。NH3

与挥发性酸所产生的气体接触时,能生成相应的铵盐,产生“白烟”,如与HCl、HNO3、HBr等气体接触都产生白烟。

4.下列有关氨和铵盐说法正确的是( )

A.氨和铵盐都易溶于水,都能生成NH4

B.氨气溶于水,溶液呈碱性,是因为生成了大量的NH4OH C.实验室制备氨气可用如图所示试剂和装置 D.工业上可用氨气作制冷剂

解析:选A 氨气溶于水生成NH3·H2O,它能部分电离出NH4,铵盐溶于水可直接电离出NH4,A正确;NH4和OH不能大量共存,氨水中有大量NH3·H2O,不会有大量的NH4OH,B不正确;实验室制备氨气用固体NH4Cl与Ca(OH)2加热制取,用NH4Cl直接加热,得不到氨气,C不正确;工业上可使用液氨作制冷剂,D不正确。

5.下列有关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氨气易溶于水,可以用来做喷泉实验 ②氨水的密度比水小,且浓度越大,其密度越大 ③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氨气 ④氨易液化,工业上可用氨作制冷剂

A.①② C.③④

B.②③ D.①④

解析:选D 常温下,1体积水大约溶解700体积氨气且溶解得快,可以做喷泉实验;氨水密度比水小,故其浓度越大,密度越小;氨气比空气轻,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氨易液化,工业上常用液氨作制冷剂。

6.如图的装置中,干燥烧瓶中盛有某种气体,烧杯和滴管内盛放某种溶液。挤压胶管胶头,下列与实验事实不相符的是( )

A.Cl2(饱和食盐水) 无色喷泉 B.NH3(H2O含石蕊) 蓝色喷泉 C.HCl(H2O含石蕊) 红色喷泉 D.CO2(NaOH溶液) 无色喷泉

解析:选A Cl2在饱和食盐水中的溶解度较小,不能形成喷泉,A不正确;NH3、HCl极易溶于水,能形成喷泉;CO2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也会使烧瓶内压强减小形成喷泉。

7.下图所示是某同学鉴别NH4HCO3、NH4Cl、KCl三种化肥的过程,其中试剂甲和乙分别可能是( )

A.甲:Ca(OH)2;乙:稀盐酸 B.甲:水;乙:NaOH溶液 C.甲:NaOH溶液;乙:水 D.甲:稀盐酸;乙:NaCl溶液

解析:选A NH4HCO3和NH4Cl能与碱反应产生NH3,所以试剂甲不可能是H2O或稀盐酸,排除B、D;NH4HCO3、NH4Cl中只有NH4HCO3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气泡(CO2),故A正确。

8.如图所示,利用表面皿探究NH3的性质。实验时向NaOH固体上滴几滴浓氨水,立即用另一表面皿扣在上面。下表中对实验现象所做的解释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现象 浓盐酸附近产生白烟 浓硫酸附近无现象 氯化物溶液变浑浊 干燥红色石蕊试纸不变色,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解释 NH3与HCl反应生成NH4Cl固体 NH3与浓硫酸不反应 该溶液一定是AlCl3溶液 NH3是可溶性碱 解析:选A 向NaOH固体上滴加浓氨水,由于NaOH与H2O作用放热从而使NH3

挥发,NH3能与HCl发生化合反应生成NH4Cl白色固体,NH3也能与H2SO4发生化合反应生成(NH4)2SO4,A正确,B错误;NH3与氯化物溶液反应生成沉淀,该氯化物可以是AlCl3或MgCl2等,C错误;NH3溶于水生成NH3·H2O,NH3·H2O是可溶性碱,NH3是氢化物,D错误。

9.已知A为正盐,根据下列变化进行推断: 无色无色水

―→溶液晶体A―

先加BaCl2溶液

再加NaOH溶液,加热①

――→

?气体B,遇HCl冒白烟

HCl无色、无味、使澄清石?白色沉淀C――→②灰水变浑浊的气体D?

(1)推断A、B、C、D的化学式: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写出①②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根据题中所述现象可知B为NH3,C为BaCO3,D为CO2;由A与BaCl2反应

2,由A与NaOH反应生成NH可知,A中含NH,因为生成BaCO3可知,A中含CO334

是正盐,则A为(NH4)2CO3。

答案:(1)(NH4)2CO3 NH3 BaCO3 CO2 (2)①Ba2+CO23===BaCO3↓, NH4+OH=====NH3↑+H2O

②BaCO3+2H===Ba2+CO2↑+H2O

10.(1)实验室常用加热固体NH4Cl和消石灰的方法制取氨气。应选择与下列哪种气体的相同制气装置______。

A.O2

B.CO2 C.H2

-+

(2)实验室中要快速制取氨气可选择下列________装置和试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