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套试卷合集)2020年广东省广州市物理八年级(上)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九套试卷合集)2020年广东省广州市物理八年级(上)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A. B.

C. D.

6.2015年9月14日LIGO“引力波探测器”探测到13亿年前两个黑洞合并时产生的引力波,它的频率大约是100Hz。人的听觉范围一般在20~20000Hz。关于这个引力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属于次声波 C.它属于超声波 A.音色不同

B.响度不同

B.在1s内,振动约100次 D.频率太低,人耳听不到它 C.音调不同

D.频率不同

7.我们能够辨别不同的乐器发出的声音,这主要是因为它们的 8.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冬天麦田灌水防冻,利用了水凝华放热 B.用干冰人工降雨,利用了冰熔化吸热 C.海鲜放在冰块上保鲜,利用了冰升华放热 D.冰箱冷藏室能够保持低温,利用制冷剂的汽化吸热

9.星期天小明在家烧水煮饺子.当水烧开准备下饺子时,妈妈提醒他锅里的水量太少,于是小明又往锅里迅速加了一大碗水,用同样大的火直至将水再次烧开.下面四幅图像中,最能大致反应整个烧水过程中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是

A. B. C.

D.

10.学习了显微镜的使用后,小明用显微镜观察蝉的翅膀,使用物镜甲时,视野中所看到的画面如图一所示,而改用物镜乙时,视野中所看到的画面如图二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镜乙可观察到的细胞数量较物镜甲少 B.物镜甲可观察到的实际面积较物镜乙大 C.物镜甲比乙的镜头要长

D.若想将图一中的X点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蝉翅样本向左下方移动 二、填空题

11.甲、乙两个物体的密度之比是3:4,体积之比是4:5,则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是________。 12.每年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近视眼的成像示意图是图中的_____图,且应该配戴由_____透镜制成的眼镜来矫正。

13.晚上,小明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将一块小平面镜镜面朝上平放在纸上,熄灭室内灯光,用手电筒正对着平面镜照射,如图所示.这时人从侧旁观察到比较亮的是_________,这是因为手电筒光射到其表面发生了_________(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此时光反射时___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14.如图,小明将碎冰块放入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后,可以测得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并且易拉罐的下部和底部会出现白霜。白霜的形成是_____现象。由此想到寒冬玻璃上的“窗花”出现在_____(选填“室内”或者“室外”)

15.为治理城市汽车乱鸣笛的违法现象,贵阳市交管局亮出新招:将声呐监控设备固定在道路旁,当接收到汽车鸣笛声时,声呐设备发出______(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对鸣笛车辆进行定位,再通过视频记录该车的违法信息.

16.如图所示,科学考察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的深度,常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利用__________进行测距。若探测船发出的声波经过8 s才收到回波信号,则此处海水深度为__________m。这是利用声音能够传递_______。(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约1 500 m/s)

三、计算题

17.一只空瓶子质量为500g,装满水后总质量为900g,将水倒净后,再装满油,总质量为840g,求这种油的密度为多少?

18.近几年我国高速铁路发展迅速。现已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行速度最高、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假期,小明同学乘坐G1619次高铁列车从合肥去黄山旅游,下表是G1619次高铁列车时刻表。 站次 1 2 3 车站 合肥南 巢湖东 无为 到时 ﹣﹣ 09:29 09:44 发车 09:08 09:31 09:46 里程(km) 0 70 105 4 5 6 7 铜陵北 南陵 泾县 黄山北 09:58 10:12 10:24 10:56 10:00 10:14 10:26 11:00 139 173 194 306 (1)G1619次高铁列车从合肥南到黄山北行驶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 (2)途中G1619次高铁列车以144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400m的桥梁,列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是20s。求该列车的长度是多少m? 四、实验题

19.小明和小华想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的小矿石的密度,进行了如下实验: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静止时如图甲所示,应将天平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端调,使横梁平衡。 (2)如图乙所示,小矿石的质量为________g。

(3)将小矿石放入盛有50mL水的量筒中,静止时液面情况如图丙所示,则小矿石的密度是________kg/m3。

(4)小明根据所测数据,在图丁上描出一个对应的点A,接着他又换用另一石块重复了上述实验,将所测数据在图上又描出另一个对应的点B,若ρA、ρB分别代表小矿石和另一石块的密度,则ρA________ρ

B

(选填“>”、“=”或“<”)。

(5)小华实验时不小心将量筒碰到摔碎了,他又选取了大烧杯、小烧杯、水,也完成了实验,他的做法如下,请你将下列步骤补充完整: a.用天平测出小矿石的质量为m1; b.________;

c.在大烧杯中装满水,再将矿石轻轻放入大烧杯中,让溢出的水流入小烧杯中; d.________;

则小矿石密度的表达式ρ矿石=________(用测量的量的字母表示,水的密度为ρ水)。 2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实验用光具座的长度为1m,如果有焦距为10cm、25cm的两块凸透镜,应该选择焦距为_____cm的凸透镜完成实验。

(2)实验前应点燃蜡烛,观察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是否在_____上,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 (3)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相对位置如图甲所示时,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则像是倒立_____的实像。

(4)实验中,不但虚像可以用肉眼直接看到,实像也可以用肉眼直接看到,如图乙所示在第(3)的基

础上,拿掉光屏,用肉眼在_____(选填“A”、“B”或“C”)位置沿图示方向能看到这个实像。 (5)在第(3)的基础上,当光屏略微向右移动时,光屏上的像将会模糊,如果蜡烛与凸透镜不动,那么,在凸透镜前放置_____(选填“凸”或“凹”)透镜,才可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这其实就是_____(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的矫正原理。

21.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让一束光线贴着纸板沿EO方向入射:

(1)为了在纸板上同时呈现入 射光束与反射光束,将平面镜水平放置后,白色纸板应与平面镜_________,并保持硬纸板A, B两部分在_________;

(2)改变入射角大小做4次实验后,最后纸板上留下了8条光线,难以区分哪条反射光线与哪条入射光线相对应,为了避免这一问题出现,请你给小明提个建议:_________.妥善解决上述问题后,小明顺利测得数据,将其记录在上表中,根据数据能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

(3)另一同学也把一束光贴着纸板A射到O点(如图乙所示),但纸板并未与平面镜垂直,他_________ (选填“能”或“不能”)在纸板B上看到反射光线,此时的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及法线_________ (选填“仍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

22.在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当水温升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5min后停止读数,部分数据记录如下表: 时间/min 水的温度/℃ 0 90 1 92 2 94 3 _____ 4 98 5 98 6 98 7 98 8 98 (1)某次数据没有记录,当时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请将漏填的数据填在表格内。 (2)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由水的沸点,可判断出当时的大气压_____(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1标准大气压。

(3)在探究结束后,四位同学分别交流展示了自己所绘制的水的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如图所示。其中能正确反映研究水沸腾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_____。

A. B. C. D.

23.微风吹过,金属管风铃发出悦耳的声音。小明想探究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与长度、直径的关系。他选取了材料与管壁厚度都相同、长度和直径都不同的三根直管,将它们用细线悬挂,敲击后,测出各自发出声音的频率,数据如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