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管理模式中的制度模式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g管理模式中的制度模式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假如每个人都能遵循企业管理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那么这个企业一定是一个卓越的企业。

一个老总,派一个司机去迎接客人,在路上遇上塞车,估计会迟到5分钟。本来,塞车是很平常的事情,但根据“及时准确”的工作纪律,这时的司机应该立刻打电话给老总说明情况,老总就可以打电话给客户解释:我们已经派了司机去接您,现在司机遇上塞车,可能要晚8分钟。这样,在5分钟以后司机到了,提前了3分钟,客户就会产生一个印象:这个企业还是挺守时的。否则的话,虽然是意外,人家还是会说你不守时间。虽然是一件小事,但在不同位置的人看来是有不同意味的。所以,“及时准确”应该成为企业的一个铁的纪律。三大纪律也应该成为企业中铁的纪律。

作为企业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应该牢记“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企业管理制度实现方法

企业管理制度实现=管理制度+(业务流程+ 管理表单)+管理判例 制度是管理之法,是企业管理最重要的手段,它为企业日常管理活动的有效进行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既然制度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是如此的重要,如何才能建立一套科学的、完善的制度呢?这或许一直是企业家梦寐以求要解答的问题。

G管理模式认为一套好的管理制度的形成过程是:首先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编写各种制度;第二,根据制度编写业务流程;第三,根据业务流程和管理制度编制各种管理表单;第四,根据实际发生的业务行为结合管理业务流程、管理制度、管理表单编制《管理判例手册》。这样,一套比较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就制定出来了。

“欲速则不达”,制度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只有通过企业性质、产业特征和所处发展阶段的实际分析,才能制定出科学、系统、具有可操作性的制度!

制度形成了,但不去实施,那么制度也只能是一纸空文,所以我们一定要注重实际行动。再好的制度如果束之高阁,它还不如正在运行中的不很完善的制度。 经典故事

从前有个老裁缝,手艺出众。一天,裁缝店来了一位顾客,很神气地说:“给我做一套衣服!”老裁缝笑着给他量尺寸,并把衣服的前片比后片裁得长。顾客急得直叫,老裁缝不理睬他。等衣服做好了,顾客一穿,前后正好一样长。顾客问他原因何在,老裁缝意味深长地说:“你刚做了大官,走路一定要挺胸凸肚,所以我要这样裁”。 组织体系:G管理模式的执行主体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一种好的管理模式要想不停留在纸上,就需要动员企业所有的职能部门乃至全体员工认真执行。同样,G管理

模式的一切作业安排和实施都要求企业的相关部门鼎立配合,方能全面完成。

我们假想的这个组织结构,也许会跟目前所考察的企业的实际情况有些出入,这时十分正常的。有些企业的机构设置比较复杂,有些比较简单,这并不影响G管理模式的实施。因为无论是复杂的组织结构还是简单的组织结构,企业管理的职能大体上是一致的,只不过是简单的组织结构将管理任务与职能合并,复杂的组织结构将管理任务与职能分解而已。这完全要针对企业具体的需要而定。

G管理模式的执行主体是:企业组织结构中承担相应管理任务和发挥管理职能的“管理单元”或称“组织单元”。“管理单元”或称“管理人”一定要学会管理自我。对管理者进行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企业管理真正走向成熟的表现。在组织结构中各管理单元应尽量体现“服务意识”,并将对方看作为自己部门的客户,这样很多管理矛盾就会迎刃而解。

各个管理层面的“企业人”要切实履行其岗位职责。 管理箴言

管理就像洗澡。你首先洗干净自己,然后进行思考。但是现在管理者面临的问题就是大多数人都在洗澡。——安托万·里布,法国BSN公司总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