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管理模式中的制度模式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g管理模式中的制度模式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工业革命把人类社会从农业经济时代带入到工业经济时代,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人类社会又进入到了知识经济时代。现代企业如何跟上历史发展的时代步伐,惟一的出路只有一条:创新——前进——再创新——再前进。

任何文化都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物质(技术)文化、制度文化、概念文化。物质文化以硬件形式呈现,制度文化是组织件,观念文化是软件。历史文化发展、社会变迁与现代化的进程,都表现为各层文化的创新与发展。当前,单纯技术创新即技术差异化的作用界限缩小已经出现,国外所采取的成功的解决办法是推进制度、组织创新以形成企业间较难逾越的差距来保持企业的优势地位。

无论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甚至综合创新都应当借鉴经济管理学家和社会变迁研究者关于变迁、进步、改革过程研究的成果,走捷径以提高效率,尽快获取最大的收益。

G管理模式认为,企业的创新关键是企业领导者,而观念的转变、提升又是每个企业家首先要过的门坎。

目前,日趋明了的世界市场自由贸易与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趋势,加速了企业经营外部环境中各种不确定因素的暴增,并对企业提出了快速响应和弹性动作不断变革的要求——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关系到企业生存与发展的3C因素。企业要创新就要有“的”放“矢”就不得不去研究3C因素。

竞争(Competition):以往那种仅凭借价廉物美就可独占竞争鳌头稳操胜券的简单竞争方式已被多层面的竞争方式——TQCS(T:按合同及时交货或新产品上市时间;Q:质量;C:成本;S:售前咨询服务及售后维护、升值服务)所取代。谁能提供独占性的产品和一流的服务,谁就能赢得竞争。

顾客(Customer):市场的主导权已转入顾客手中,使市场由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顾客选择商品的余地大为扩展,因此,怎样满足顾客的需求,就成为企业的奋斗目标和一切工作的归宿。 变化(Change):在顾客和竞争两股力量的演变中,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变化莫测的客户、市场以及日新月异的科技。

企业家们应该意识到,3C使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与期望大大提高,产品与服务的多样化、个性化、创新频率加快的趋势已势在必然。 企业中的“创新”,G管理模式认为可从12个方面进行展开: (1)企业家反身管理创新 (2)股权资源优化创新 (3)贡献利益分配方式创新 (4)组织结构模式创新 (5)柔性战略管理创新 (6)资源导向决策创新

(7)信息情报快速反应创新 (8)业务流程控制创新 (9)全程核心能力营销方式创新 (10)企业文化与全面形象创新 (11)企业文化与全面形象创新 (12)企业全面再造创新 企业管理的二分四立机制

企业管理的两权分离

两权分离指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即生产资料或资本的所有者将生产资料或资本转交给他人支配、使用和经营,从而同再生产过程相脱离的经济关系原则。

两权分离对企业界具有普遍意义,尤其是股份制企业。将董事会的决策职能与经理的执行职能分离后,董事会可集中主要精力规划决策企业发展的愿景、路径、方针、策略,以及对这些方面的调研、论证。将繁琐、复杂、沉重的管理事务和具体的经营活动执行工作交给管理专业知识经验丰富的理财高手——职业经理人,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效率,特别是在最高管理者的职位上导入竞争机制,会更加增添企业的活力。

实行两权分离的具体形式可视企业性质、产业结构、技术特点、经营形式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但无论实行哪种分离形式都要运用法律

手段,以契约的形式作出明确的界定。即界定在企业经营活动中,哪些是属于所有者的权利,哪些是属于经营者的权利。使所有权得到保障,经营权得到落实,形成所有权和经营权既适当分离,又相互制约的机制。

实行两权分离的企业必须落实资产经营责任制,这是两权分离能否成功的具体措施。这样既可使所有者放心授权,又可使经营者在权、责、利三方面得到具体落实,有利于经营活动的开展。

资产经营责任制是经营者在资产经营期间的一种约束手段。经营者在组织经营活动运用企业资产的过程中应对权限、责任、奖罚有明确的规定。

1、 经营者的基本权限

经营者享有自主经营权、资产调配权、机构设置权、管理方法运用权、行政干部任免权和人事安排权。 2、 经营者的基本责任

经营者在经营期内必须保证企业资本的安全与保值及有计划的增值,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前提下维护员工的正当利益并贯彻执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法令,遵守合同规定,对其经营后果负责。 3、 经营者的奖罚

经营者如果因经营不善造成资产减值,应按经营合同条款处罚,反之亦应按经营收益成果大小予以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