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管理模式中的制度模式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g管理模式中的制度模式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G管理模式中的制度模式

制度化管理是保证一个组织健康、高效运行所必要的管理机制之一。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制度,企业就会成为一片散砂,制度是企业管理的必经之路,是管理赖以生契的依据,是人类管理从感性到理性的一次升华。然而不同的企业在不同的阶段,根据自身条件要有适合自己需要的制度,这就是制度本身所要求的适用性。

不同模式的制度在内容上有不同的特点和偏重面,企业应根据自己管理的需要有所选择。制度模式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类型: 1、刚性制度模式:

这种制度模式的特点是偏重制度的权威性,其内容上也比较强硬严厉,适用于初期建期或整治阶段及员工个人自觉性、自我约束程度有限的企业。许多组织活动仅靠个体自觉性无法有序地、协调一致地进行,需要采用这种制度模式。 2、人性化制度模式:

这种制度模式的特点是偏重制度的必要性、合理性和适合性。其内容上体现理性精神,使人们没有强制感,觉得是一种工作需要。这适合于那些已形成了优秀企业文化氛围、员工素质较高,有较强的责任感和自觉性的企业。 3、柔性制度模式:

这种制度模式的特点在以上两者之间,具有较大的灵活性,所不同的是内容调整的频率比上述两种速度相对快些。企业发展速度较快的企业比较适用。

企业实行的制度模式各不相同,各个企业所制定的制度内容也不尽相同,但制定制度的方法在任何企业都应该做到事先制定出规章制度的框架系统结构,因为任何规章制度都不能独立存在,它只存在于企业管理系统中的规章制度分系统框架之内。在完成了规章制度的框架系统结构之后,再分部分、分层次地完成具体的一个个有关的制度,作完之后还要进行试运行,进行一段时间的磨合,通过对力度、尺度松紧等方面的检验,在确信没有互相矛盾的情况下再正式颁布实施,这样才能保证制度的系统性、完整性。

企业要是制度达到规范就应该对所定的制度进行精心设计,严密整合,在科学性、合理性、适用性上下功夫。一个好公司必须要有一个好制度来做保证,之所以强调:“好”字,就是要求所订的制度能解决问题,制度是根据需要而订的。规章制度要解决什么问题,这是首先应该明确的事情,一般地讲,需要着眼于解决四个方面的问题:(1)什么事务需要管理;(2)什么领域需要管理;(3)什么程度需要管理;(4)制度要达到什么目的。在这些都确定好的基础上来规定制度的内容,就会达到实用和可操作性。

G管理模式强调现代企业制度一定要规范地组建、规范地运营,制度才会有它存在的意义,才能体现它的作用和活力。

制度模式在一个企业不应一成不变,当企业所处的环境和企业内部管理要素发生变化时,企业家就应在制度上有所再造、有所创新,以保证企业的健康成长。 “刚性”制度模式

现代企业制度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广泛的概念,但从本质上来讲,制度是一种强制约束手段,企业通过各种各样的制度、规章、准则、条例等的强制性规范企业人的行为,使企业成为一个制度严谨的“刚性”管理场,主要建立在制度具有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上。 制度是企业管理之法,是对企业中所有的人都产生约束力的,因此任何制度都具有“无例外原则”。只要有人违反,就必须受到惩罚,这就是通常讲的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做不到这一点,就没有人去信守,制度就会变得虚伪和乏力。

刚性化制度模式是建立在公平一致之原则基础上的,离开了公平一致,再“刚”的制度也起不到好的管理效应。

现代企业制度形成了科学的行之有效的相互制衡的领导体制和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在公司内部,所有者、劳动者、经营者各方利益主体,权责分明,关系明确,利益分配合理,各方权责利既相互制衡,又协同一致,这样公司就会具有内在活力。贯穿在其中的一条主线就是制度一定要公平一致,否则权责无法分明,利益分配无法合理,相互制衡与协同一致更难以实现。

公平一致的制度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行为准则对企业所有人均产生约束力。也就是说人人都要遵守制度,没有什么例外或特殊化。

(2)在薪酬上实行按劳分配原则。员工均得按各自对企业的贡献大小,和所在岗位的工作绩效来确定薪酬。

(3)在人员的奖惩上,实行同一标准。做到了奖惩一致,才能体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制度才能得到有力的执行。

刚性制度模式除了应注意公平一致之外,同时在订制度时仍然不能离开尊重人性这一基本原理,任何制度内容,均得注意人的承受能力,否则会起物极必反的作用。

管理箴言

一个不重视公司制度建设的管理,不可能是一个好管理者。——彼

得·德鲁克

“人性化”制度模式

体现理性精神和文化精神,是人性化制度模式的主要指导思想。制度化管理是以理性分析研究制定的管理规章和制度,同时,制度的模式也是企业文化的写照。一个企业形成卓越企业文化的时期,人性化制度模式也相应产生。因为,当人的价值实现与企业价值实现融为一体时;当人的习俗、行为准则、规范在与企业目标一致时,制度就不再是以约束人为主要特征,而是成为部门与部门之间,人与人之间在工作中的一种联系、协调、沟通的工具,制度成为人们工作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