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8套名校模拟卷)深圳市福田区外国语学校2019届中考物理毕业升学考试二模试卷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含8套名校模拟卷)深圳市福田区外国语学校2019届中考物理毕业升学考试二模试卷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1)实验中,使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应竖直向上__拉动弹簧测力计。

(2)第二次实验中,2 s内钩码上升的高度为0.1 m,则它运动的速度为_____m/s。 (3)第三次实验中,绳端移动的距离为___m,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

(4)分析比较第一、二两次实验数据,有用功W1有_______W2有,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1_______η2 (两空均选填“>”“=”或“<”)。由此可知,可采用________ 的方法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答案】匀速 0.05 0.45 80% < < 增加钩码重(增加物重) 【解析】试题分析:(1)实验中应该匀速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以保证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 (2)第二次实验中,钩码运动的速度为:v=h/t=0.1m/2s=0.05m/s;

(3)由图可知,滑轮组承重的绳子有效股数n=3,第3次测量中,绳端移动的距离s=nh=3×0.15m=0.45m;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3=W有/W总=Gh/Fs=6N×0.15m/2.5N×0.45m×100%=80%;

(4)根据第1次和第2次数据可知,有用功分别为:W有1=G1h1=4N×0.1m=0.4J;W有2=G2h2=6N×0.1m=0.6J;所以,W有1<W有2;

总功分别为:W总1=F1s1=1.8N×0.3m=0.54J;W总2=F2s2=2.5N×0.3m=0.75J; 机械效率分别为:η1=W有1/W总1=0.4J/0.54J×100%≈74%; η2 =W有2/W总2=0.6J/0.75J×100%=80%;

两次所用滑轮组相同,但第二次物重大于第1次物重,机械效率也大于第一次的机械效率,所以可得:使用同一滑轮组,增加物重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考点: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测量实验 23.(2017?德阳卷)刘伟同学为了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斜面实验.

(1)为了使小车在滑到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同,在实验中刘伟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刘伟采用的研究问题的方法是_______.

(2)从甲、乙、丙三次实验小车所停位置情况看,______图中小车所受阻力最大.

(3)刘伟从实验推理可知,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则运动的小车会在水平面上做___运动. (4)牛顿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处牛顿第一定律,它的内容是:______. 【答案】控制变量法 甲 匀速直线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运动状态 【解析】试题分析:(1)让小车每次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这样做是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机械能相同,速度相同;采用的方法是控制变量法;(2)在这三次实验中,小车在毛巾表面上运动的距离最短,这是因为毛巾表面最粗糙,小车在该表面受到的阻力最大;(3)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小车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的作用,小车的运动状态将不发生改变,小车将保持原来的速度进行匀速直线运动;(4)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运动状态,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

【考点定位】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探究实验

24.小张同学在做“测量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所用器材如下:两节新干电池,标有2.5 V相同规格灯泡若干,两个滑动变阻器R1“10 Ω 1 A”、R2“20 Ω 2 A”,开关、导线若干.

(1)请你根据图甲,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中的电路图连接完整(要求: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移动时灯泡变亮,且导线不交叉)___________.

(2)闭合开关前,应将滑片P置于________(填“A”或“B”)端.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S,移动滑片P,小张发现小灯泡始终不亮,电流表指针几乎未偏转,电压表有示数,则故障原因可能是________.

(3)排除故障后,移动滑片P,依次测得6组数据,如表一所示.其中第2次实验时电流表表盘如图丙,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________A;第4次实验时灯泡电阻值为________Ω.由表一中数据可知,小张选用的滑动变阻器应是________(填“R1”或“R2”). 表一

(4)小张将这6组数据算得的电阻值取平均值作为小灯泡的电阻,这种数据处理方式是_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的.

(5)小张继续用图乙所示装置来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他分别把阻值准确的5 Ω、10 Ω、20 Ω的定值电阻接入原小灯泡的位置,通过实验,记录电流表示数如表二所示.他发现通过导体的电流跟电阻不成反比,其中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二

【答案】 )A 灯泡断路 0.2 8 R2 不合理 没有控制不同电阻两端的电压相同

【解析】试题分析:(1)实验中,滑动变阻器应采用“一上一下”方式接入电路中,要求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移动时灯泡变亮,即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变小,所以将接线柱B连入电路中,接线如答案。

(2)闭合开关前,应将滑片P置于阻值最大位置,故置于A端。闭合开关S,移动滑片P,发现小灯泡始终不亮,电流表指针几乎未偏转,说明电路断路,电压表有示数,则故障原因可能是小灯泡断路。 (3)第2次实验时电流表表盘如图14丙,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0.2A。 第4次实验时,灯泡电阻R=U/I=2.0V/0.25A=8Ω。

已知电源是两节新干电池,电源电压为3V,由表一中数据可知,第1次实验时,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为UP=U-UL=3V-0.5V=2.5V,所以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R=UP/I=2.5V/0.16A≈15.6Ω,故选用的是R2。

(4)因为灯泡的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变大,所以将这6组数据算得的电阻值取平均值作为小灯泡的电阻,这种数据处理方式是不合理的。

(5)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没有控制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导致结论错误。 考点: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25.为何漂浮在水面上的竹筷一般都是横躺着而不是竖直的?这一现象引起了小科的思考。

(思考)漂浮在水面上的竹筷只受到重力和浮力的作用,因为它们是一对________力,所有竹筷应该能竖直地静止在水面上,但事实并不如此。

(实验)小科以内含金属块的中空细塑料管模拟竹筷进行实验探究。如图所示,把一个质量适当的金属块,固定在一根底端封闭的中空细塑料管内的不同位置后,分别轻轻地竖直放到水和浓盐水中,观察它是否能始终保持竖直。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如表:

(分析)(1)把金属块和塑料管视为一个物体, 金属块位置的改变,会改变物体的______位置。相同条件下,这一位置越低,细管在液体中能竖直漂浮的可能性越大。

(2)分析金属块固定在c点时,细管放入水和浓盐水中时的实验现象可知,相同条件下,浮力作用点的位置相对细管底端越_______(选填“高”或“低”),细管在液体中能竖直漂浮的可能性越大。 其实,上述实验现象还需要用杠杆、能的转化等知识来解释,有待于继续研究…… 【答案】 平衡 重心 高

【解析】试题分析:漂浮在水面上的竹筷只受到重力和浮力的作用,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同一直线、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1)把金属块和塑料管视为一个物体,金属块在塑料管中的位置不相同,则塑料管这个整体的重心就会发生变化,金属块的位置越低,重心就越低;(2)金属块固定在c点时,细管放入水中能漂浮,在浓盐水中不能漂浮;细管在水中和盐水中所受的浮力是相同的,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m排g=ρ液gV排可知,盐水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则细管在盐水中排开的盐水的体积要小于排开的水的体积,即在水中细管所受的浮力的作用点要高一些;作用点越高,越容易漂浮。 考点: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 四、作图题

26.请在图中画出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所受重力和物体对斜面压力的示意图.

【答案】

【解析】试题分析:过物体重心画带箭头的线段,方向竖直向下,符号为G;在斜面上选取物体与接触面的中点为压力的作用点,过压力作用点画垂直于斜面、带箭头的线段,符号为F;如上图所示。 【考点定位】力的示意图

27.如图所示为某街道路灯悬挂的情境图.画出斜拉钢丝对横杆拉力F的示意图和对应的力臂L.

【答案】

【解析】斜拉钢丝对横杆的拉力F沿钢丝斜向上;

力臂为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所以过支点向钢丝作垂线,如图L为F的力臂:

点睛:先要理解清楚力臂的概念,再练习作图,画力臂是很常见的作图题,但有些同学总会出错,牢记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

28.如图所示,请画出入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折射光线和这条折射光线再经平面镜MN反射后的反射光线。

【答案】见解析所示

【解析】试题分析: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通过焦点;过平面镜的入射点垂直镜面作出法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右侧作出反射光线;如上图所示。 【考点定位】透镜的光路图

29.如图所示,当闭合开关S时,位于螺线管右侧的小磁针逆时针旋转90°,请在图中标出通电螺线管的N、S极和电源的“+”“﹣”极.

【答案】

【解析】试题分析:已知开关闭合后,位于螺线管右侧的小磁针逆时针旋转90°.根据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可知,螺线管左端为S极,右端为N极,由右手螺旋定则可得,电流由左侧流入,故电源左侧为正极,右侧为负极;如下图所示:

【考点定位】通电螺线管 五、计算题

30.2017年5月5日C919在浦东机场成功起飞,这是我国最新自主研发的中型民航客机,打破了欧美国家民航技术的长期垄断,成为我国“大国制造”的标志之一.该机在某次试飞时飞机以300 km/h的速度水平匀速飞行了2 h;估计该机质量为40 t,着陆后静止在水平地面时轮子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4 m2.求:

(1)飞机在这2 h内水平飞行的路程. (2)飞机水平匀速飞行时受到的升力.

(3)飞机静止在水平地面时对地面的压强.

55

【答案】(1)600 km;(2) 4×10 N;(3)1×10 Pa。

【解析】(1)根据得飞机在这2 h内水平飞行的路程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