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李耀华同志在中国共产党广水市第六次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的报告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09年李耀华同志在中国共产党广水市第六次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的报告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以推进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为首要任务 奋力开创广水新一轮战略跨越良好局面 ——在中国共产党广水市第六次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的报告

(2009年2月5日)

李 耀 华

同志们:

省委决定广水开展党代会常任制试点。中国共产党广水市第六次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今天隆重开幕。首先,向参加会议的全体同志致以新年的问候,并通过你们向全市人民致以最美好的祝愿!下面,我代表中国共产党广水市第六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请各位代表审议,并请列席人员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过去两年的工作回顾

市第六次党代会以来,市委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在解放思想中抢抓机遇,在改革创新中锐意进取,在应对挑战中攻坚克难,在激烈竞争中奋力赶超,开创了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奠定了战略跨越坚实基础。

重特色、抓产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始终突出发展第一要务,大力培植特色产业,促进了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被评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市。去年,全市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增长16% 、16.5%、51.8%,达到105亿元、6.15亿元、55.8亿元。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引导各种要素向优势产业聚集。风机制造产业兴上了湖风风机扩能、海纳电器、微特风机等一批投资2000万元以上的项目,被纳入全省重点扶持的产业集群。医药化工产业建成了双雄净化剂、三江固德精制乳酸、华达汽油防爆剂、广华生物二期、博源金钼等一批重点项目,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打造全国重要的催化剂生产基地迈出了坚实步伐。两年来,全市规模企业新增53家、达到160家,税收过百万元企业新增12家、达到17家,继鼎盛公司之后,新增金汇、广彩两家税收过千万元企业。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引进了大自然食品、妙知未等一批产业化项目,全市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发展到33家。畜禽养殖板块快速扩张,新增天地康缘、信达农业等万头养猪场6家,生猪出栏增加19万头、达到50万头,创建全省畜牧大市取得重大进展。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业,龙凤岛旅游码头、水泊梁山度假村、三潭花园大酒店、嵩山寺开发相继竣工,双龙泉生态园、筲箕岛度假村、黑龙潭整体开发落户建设,休闲农庄蓬勃发展,特色旅游日益升温。

重长远、打基础,城乡建设扎实推进。始终坚持城乡统筹,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乡面貌。筹资5亿多元,拉动社会投资16亿多元,打造了三里河 “一河两岸”景观带、东岳广场体育运动中心、中山广场休闲区,完善了鄂北大道配套、桐柏大道改造、十里街道拓宽、四贤路立面整治,城市形象不断改观;广水二水厂、中心客货运站相继竣工,应山垃圾处理场、污水处理厂加快建设,香溪国际大酒店、云都大酒店改造、佰特三五大酒店竣工营业,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国际现代城二期、万景城市广场、鑫世纪花园、名门雅居、山水星苑等高档商居区加快推进,城市品位不断提升。扎实开展“三城同创”,加强城市规范管理,荣获“省级卫生城市”称号。鼓励乡镇“以地生财、以镇养镇”,全面加快小集镇建设,余店、陈巷、马坪、李店、关庙、吴店、郝店、骆店、太平等乡镇集镇面貌焕然一新。争取交通、城建、水利、电力等国家项目资金12亿元,牛程线、安广线、京珠高速联络线和316国道广水段路面刷黑工程基本竣工,硬化通村公路680公里,长岭高架桥加快建设。完成陈巷、关庙、余店、马坪等乡镇变电站新建和增容改造工程,实施飞沙河及44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建设高产农田5万亩,启动惠及10万人的安全饮水中线工程。整合资金,集中力量,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城乡清洁工程、文明走廊创建成效明显,平林市村、东河村、聂店村、严家湾村、三合村、柏树巷村、李店村等一批示范村亮点纷呈,铁板桥村、东湾村被命名为全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重质效、增后劲,招商引资取得突破。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发展的重要抓手,突出高质高效,引进战略大项目取得突破。按照“立足长三角,拓展珠三角,融入大武汉”的思路,完善奖励招商、鼓励投资一系列优惠政策,组织参加温州项目推介会、武汉中博会、鄂粤经贸洽谈会、鄂沪经贸洽谈会、市庆投资洽谈会等系列招商活动,成功开展浙江乐清、福建长乐、广东中山等系列招商项目

推介会,先后引进了投资5亿元的华鑫冶金、投资3.5亿元的雅都纸业、投资2.7亿元的金汇冶炼高碳锰铁、投资1.5亿元的港源电气等一批战略大项目。两年来,全市共引进固定资产投资过1000万元项目68个,其中过5000万元项目15个,亿元以上项目8个,累计引进资金26.5亿元,直接利用外资2424万美元,实现外贸出口5639万美元。筹措资金1亿多元投入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园区功能日趋完善。近两年,新引进26个固定资产投资2000万元以上项目落户三大工业园区。

重民生、促和谐,社会事业明显进步。始终把改善民生放在重中之重位臵,共享发展成果。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加,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660元、10244元,比2006年分别增加1317元、2886元,两项收入净增长数均是前5年的总和,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首次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科技事业再创佳绩,被评为全国科普示范市。教育事业协调发展,免除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引资创办了正路职校,新办寄宿制民办学校15所;启动“普九”化债工作,扶贫助学取得实效。文化名市创建扎实推进,被评为中国楹联文化城市、中华诗词之乡,成功举办了中国(广水)楹联论坛峰会暨湖北省楹联文化艺术节。健全完善公共卫生防疫体系,启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85.5%。认真落实计划生育奖励政策,被纳入全省生育文明“三级联创”试点市。全面落实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新增城镇就业1.7万人。“五项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社会发放率和兑付率均达到100%。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对象实现应保尽保,失地农民养老保险试点有序推进。积极创优信用环境,被评为全省最佳金融信用市。建立健全信访稳定工作机制,全面开展“书记大接访”活动,有效化解了一批信访稳定突出问题。开展了“五五”普法,加快依法治市进程。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被评为全省平安县市。

重效能、争一流,党的建设得到加强。始终坚持以效能建设为突破口,促进各项工作争先创优,党建服务发展的水平明显提高。成功举办了广水建市20周年庆典系列活动,振奋了精神,增强了信心,展示了风貌,提升了广水对外良好形象。大力开展“三级联创”活动,被评为全省农村党的建设先进县市、村级组织办公活动场所建设先进单位。深入推进乡局级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全面开

展思想解放大讨论活动,出台激励干部干事创业意见,组织评选“十面红旗”、“十大标兵”,狠抓干部作风建设,充分调动了广大干部抓发展、谋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面向社会公开选拔21名副乡局级干部,选派100多名干部挂职招商、到基层锻炼、参与信访稳定工作,增强了干部驾驭复杂局面能力。建立离任村干部生活补贴制度,圆满完成村“两委”换届。强化发展服务中心职能,发展环境不断优化。狠抓党风廉政建设,被评为全省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先进集体。坚持“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人大、政协认真履行职能,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充分发挥作用,爱国统一战线不断巩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和双拥创建成效明显,蝉联全国双拥模范城。

成绩有目共睹,问题不容忽视。经济竞争力不强。虽然发展速度较快,但经济总量不大,产业化程度不高,主导产业特色不鲜明,对经济发展的带动能力有限;企业技术装备水平不高,整体竞争力不强;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金融、物流等不能适应发展需要。民生问题亟待改善。虽然加大投入改善民生,但农村发展落后于城市发展,社会发展落后于经济发展,群众最直接、最现实、最期盼的利益问题解决得还不够好,与人民群众期望还有很大差距。发展环境时有反弹。虽然花大气力整治发展环境,但少数单位大局观念不强,主动服务意识较差;一些企业周边群众干扰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发展环境有待改善。干部作风不够扎实。虽然突出了效能建设,但少数干部敬业精神不强,敷衍塞责、贪图玩乐;一些干部思想解放不够,工作创新不够,破解发展难题办法不多;少数干部为政不廉,影响了党风和社会风气。对此,我们要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二、具有重大意义的2009年

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是广水再干一个20年的新起点,更是应对世界金融危机、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闯关年。全市上下要切实唱响 “保投入、保增长、促发展、促和谐”这一主旋律,奋力推进广水新一轮战略跨越。

(一)2009年,是我市发展面临严峻挑战的一年。一是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增多。国际金融危机尚未见底,对实体经济影响蔓延加深,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呈全面衰退之势,世界经济发展明显放缓,外部需求减弱,国内竞争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