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现象。(雪花)

2、同学们可真聪明。那你喜欢雪花吗?为什么?(堆雪人、打雪仗、滑雪橇、滚雪球)是啊。在冬天这个寒冷的季节里,能给大家带来快乐的,莫过于一场飞扬的大雪了。那晶莹、透明的雪花漫天飘舞,飘飘洒酒来到人间。装扮着一个银装素裹的童话世界。也带给我们一个充满欢声笑语的童年。就让我们一起到美丽的雪地里去走一走,看一看吧。 新授

1、欣赏《小雪橇》。

好玩吗?除了咱们大家刚才看到的,和玩过的游戏。老师这儿还知道一种雪地游戏。猜猜看——雪橇 2、雪橇的由来。

雪橇最早起源于瑞士山地,是用木制的或者是金属制作的,最先是用来在雪地里运送物资,后来发展为供旅游者娱乐。并在很多国家流行。126年前,(1884年)英国举行首次雪橇公开赛。40年后(1924年),雪橇被列为首届冬奥会比赛项目,分有舵雪橇和无舵雪橇两种类型。 那你们知道雪橇是用什么来拉的吗?(学生们议论)?是啊。大部分都是用狗来拉的。圣诞老人坐着雪橇是用驯鹿来拉的,也有的用马来拉,马的脖子上还系着铃呢。那就让我们带着这种愉悦的心情一起拍手,小声哼唱,再听一遍歌曲范唱吧。 2、学唱歌曲:

(1)同学们已经熟悉了旋律: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学唱歌曲吧。老师

13

弹一句旋律,你用“啦”来哼唱。 (2)你能试着加上歌词吗?

(3)再唱一遍:想一想,冰天雪地里,孩子们乘坐着雪橇,他们的心情是怎样的?你应该怎么唱?

(4)这首歌曲赞颂了孩子们的什么精神?(大怕大风雪,勇敢乐观。自信向上的精神)让我们带着这种欢乐的情绪随着歌曲伴奏再唱一遍吧。

第9课时 一、教学内容:《乒乓变奏曲》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从音乐的节奏、力度、速度、音区、情绪等方面的变化,分析、判断乐曲中出现的五次“变奏”。

过程与办法:创设情境,通过听、唱、演等音乐学习活动,指导学生感受“乒乓球”的音乐形象、感性了解“变奏”和“变奏曲”。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欣赏钢琴独奏《乒乓变奏曲》,指导学生从音乐中感受运动带来的快乐,并延伸到热爱运动、把运动的拼搏精神运用到学习上的思品教育中。

三、教学重点:乐曲的分析与欣赏、音乐形象的感受、曲式结构的了解。

四、教学难点:“乒乓球”音乐形象的感受、“变奏曲”曲式结构的了解。

14

五、教学准备:歌曲音乐 六、教学过程:

用提问法师生共同分析乒乓球的的认识。

1、听辨、欣赏钢琴独奏《乒乓变奏曲》,分析音乐主题为单旋律、简洁、灵巧、轻快。采用教唱法、视唱法分别在高音区和中音区视唱音乐主题。 1=C 2/4

2、指导学生分析、欣赏、比较、听辨变奏一和变奏二,指导学生感性了解什么是“变奏”。(板书)

变奏一: 1=C 2/4 变奏二: 1=C 2/4 主题出现在高音区 主题出现在中音区 3、指导学生分析、欣赏变奏三:音乐主题隐藏在高音区。 变奏三: 1=C 2/4

4、老师分析、讲解变奏四和变奏五:在和弦的衬托下,主题变化为下行和上行旋律,并指导学 生听辨。 5、变奏:

一部乐曲在一个自成段落的主题基础上引出一系列的主题变形,这种曲式叫做变奏曲式,这些主题变形被称为变奏,它们使主题通过不同的变形而得到多方面的发挥。变奏的方式有很多种,比如旋律变奏、和声变奏等。 6、变奏曲:

15

指主题及其一系列变化反复,并按照统一的艺术构思而组成的乐曲。 7、了解我国乒乓球运动员的情况。思品教育: 教育学生要热爱运动,锻炼好身体;在学习上要向运动员学习,要有不服输、争第一的精神。

第10课时 一、教学内容:《踢毽子》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歌曲的唱游活动,培养学生互相合作、协同表演的能力; 2、通过两首歌曲的学唱,复习巩固“mi、sol、la”三音音准。 三、教学重点:歌曲的学唱和巩固“mi、sol、la”三音。 四、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互相合作、协同表演的能力。 五、教具准备:多媒体 六、教学过程:

1、唱歌曲。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歌曲《踢毽子》 2、听录音范唱。

问:歌词表达了什么?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情绪来演唱? 3、读歌词,师读上句,生读下句。 4、按歌词的节奏用学唱歌曲。

5、跟录音学唱,用听唱法学习歌曲,让学生能听出一二小节是由“mi、sol、la”三音组成的,请学生打手号跟音乐唱一唱。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