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各校考研试题及答案整理 第九章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微观经济学各校考研试题及答案整理 第九章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1)X商品市场中,其替代品市场和互补品市场会有什么变化?

(2)在生产要素市场上会有什么变化? (3)收入的分配会有什么变化? 答:(1)如果商品X的市场供给(SX)增加,按局部均衡分析,则其价格PX下降,供给量QX增加。由于实际生活中,各个部门、各个市场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X商品市场的变化会对经济的其余部分产生影响,这种影响越大,就越不适合采用局部均衡分析。因此,需用一般均衡分析来考察X商品市场的变化与其他经济部门的相互影响。由于商品X的价格PX下降,人们会提高对其互补品的需求,降低对其替代品的需求。这样,互补品的价格和数量将上升,而替代品的价格和数量将下降(如果供给曲线呈正向倾斜)。

(2)在商品市场中的上述变化也会影响到生产要素市场,因为它导致了生产X商品和其互补品的生产要素的需求增加,因此又引起了生产商品X和其互补品的要素价格和数量的上升。它同时又导致商品X的替代品的需求下降,因此又引起生产商品X的替代品的生产要素的价格和数量的下降。这些变化被替代生产要素价格的相对变化所削弱。

(3)由于(2)中所述的变化,不同生产要素的收入及收入的分配也发生变化。商品X及其互补品的投入要素的所有者因对其要素需求的增加,其收入便随要素价格的上升而增加。商品X的替代品的投入要素的所有者因对其要素需求的减少,其收入便随要素价格的下降而减少。这些变化转而又或多或少地影响包括商品X在内的所有最终商品的需求,这样,所有生产要素的派生需求都受影响。这一过程一直持续到所有的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又同时重新稳定,整个经济又一次进入全面均衡状态。

6.假设:(1)一个简单经济最初处于全面的长期的完全竞争均衡;(2)L和K是仅有的两种生产要素,各具有一定的数量;(3)仅有两种商品X和Y,X的劳动密集程度(即L/K的比例)大于Y;(4)商品X和Y互为替代品;(5)X行业和Y行业是成本递增行业。 (a)以局部均衡的观点来讨论,如果DX上升将会发生什么情况? (b)Y商品市场将会发生什么变化?

(c)在劳动和资本市场将会发生什么情况?

(d)劳动和资本市场中发生的变化是如何转而影响整个经济的? 答:(a)当DX增加时,PX上升。生产商品X的厂商现在变得有利可图,于是短期内厂商将在现有的生产规模下,通过增加可变要素投入量来扩大商品X的产量。从长期来看,它们将扩大生产规模,而新的厂商也会不断进入这个行业,直到该行业无利(超额利润)可图为止。因为X行业是一个成本递增的行业,因此新的长期均衡价格和数量高于初始的均衡值。在作局部均衡分析时,假设其他情况不变,因此,这种分析也就到此为止。

(b)但是显然“其他情况”不会不变,因为X和Y互为替代品,DX和PX的上升使DY下降,这样PY也下降。生产商品Y的厂商现在遭受短期亏损,因此它们将减少产量。从长期来看,一些厂商不断离开这个行业,直到所有留下的厂商无盈亏为止。因为Y行业也是一个成本递增的行业,因此它的新的长期均衡价格和产量低于初始的均衡值。

(c)为了多生产X,少生产Y,一些用于生产Y的L和K必须转移到X的生产。然而由于X生产中的劳动密集程度L/K高于Y生产中的劳动密集程度,为了在短期内能充分利用所有可用的L和K,PL相对于PK来说必须上升。在既有X又有Y的生产中由价格引起的K对L的替代缓和了PL相对于PK的上升。

(d)人们劳动的收入相对于他们拥有的资本所有权所带来的收入的上升,使人们的收入和收入的分配发生变化。这样就引起收入在DX和DY上发生移动,而且导致PX和PY的变化。PX的变化导致DY的进一步移动,PY的变化导致DX的进一步移动;DX和DY的这些移动导致DL、DK、PL和PK的变化。这种变化过程将一直持续到这个经济再次处于全面均衡。

7.对于有多个个人、多种商品、多种生产要素的经济,实现一般均衡所要求的条件? 答:对于有多个个人、多种商品、多种生产要素的经济,实现一般均衡所要求的条件包括:(1)在生产方面,任何一对生产要素之间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在使用这两种投入要素生产的所有商品的生产中都相等;(2)在交换方面,任何一对商品之间的边际替代率对任何使用这两种商品的个人来说都相等;(3)在生产与交换两者之间,任何一对商品间的生产的边际转换率等于消费这两种商品的每个个人的边际替代率。

8.何谓瓦尔拉斯定律?

答:瓦尔拉斯运用一般均衡的分析方法,在一系列严格假设的条件下,建立以四组方程为主要内容的一般均衡价格模型体系。这四组方程是:商品需求方程、资源需求方程、商品供给方程、资源供给方程。他假设以X、Y、P、W分别表示商品的数量、资源的数量、商

nn品的价格、资源的价格。则居民对商品需求为?Xi,需求总价格为?XiPi;居民对资源

i?1i?1mm的供给为?Yi,供给的总价格为?YiWi。按照假设,居民对商品需求的价格量恰好等于他

i?1i?1们对资源供给的价格量,因为居民是靠出售自己的资源才得以购买商品的。于是:

nm?i?1mXiPi??YWii?1i ①

mn又因厂商对资源的需求为?Yi,需求总价格为?YiWi;厂商对商品的供给为?Xi,

i?1i?1i?1n供给的总价格为?PiXi。按照假设,厂商对商品供给的价格量与他对资源需求的价格量相

i?1等,因为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商品价格等于生产成本。于是:

mnii?YWi?1??PXii?1i ②

①式等号左边与②式等号右边的价格量相等,意味着居民对商品需求与厂商对商品的供给恰好一致。即从商品方面来看:

nn?i?1XiPi(需求)??PXii?1i(供给)

①式等号右边与②式等号左边的价格量相等,意味着居民对资源的供给与厂商对资源的需求恰好一致,即从资源方面来看:

m?YWii?1i(需求)??YW?供给?

iii?1m总之,在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模型体系中,商品和资源的总供给与总需求均相等,这一恒等式就是瓦尔拉斯定律。换而言之,瓦尔拉斯定律是指在一般均衡价格模型体系中,生产者愿意生产的各种商品的数量,正好等于消费者愿意购买的数量;居民愿意供给的资源数量,恰好等于厂商所需要的资源数量。

9.为何说完全竞争市场机制必然会失灵?

答:西方经济学家鼓吹依靠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作用,就能实现帕累托最优适度的资源配置,使社会福利最大化。这就是所谓的市场万能论。然而实际上由于完全竞争市场经济固有的局限性,必然会阻挠帕累托最适度状态的实现,从而使市场机制失灵。具体说来,使市场机制失灵的主要原因是:

第一,经济外部性的影响。这种影响本来就不是通过市场机制发生的,因此也不可能通过市场机制得到解决。

第二,社会存在大量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是由公共机构提供给居民共享的物品或服务,不能将其分割为可以计价的单位供市场销售,因而排除了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可能。

第三,垄断的影响。垄断是作为完全竞争的对立物而出现的一种现象,它的出现势必限制完全竞争作用的充分发挥。

第四,信息不完全,或者说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它为卖方行骗提供了可能,从而损害买方福利,使社会福利最大化不可能实现。

10.简述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南开大学2005试)

答:如果所有的个人和企业都是以自我利益为中心的价格接受者,则竞争性均衡具有帕累托最优效率。福利经济学认为,一个完全竞争的、一般均衡的市场体系会有利于资源合理配置。这样的市场体系使得一切商品的价格等于其边际成本,一切生产要素的价格等于其边际产品价值,并且不存在外在性。在这种经济中,当每个消费者出于自私动机追求效用最大化,每一个生产者出于自私动机追求利润最大化时,整个经济将是有效率的,或者说达到了不能使任何人变得更好而不使另一些人变得更坏的最优状态。

这一思想来自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原理。亚当·斯密在他的《国富论》(1776年)中写道:“每个人都在力图应用他的资本,来使其生产品能得到最大的价值。一般地说,他并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也不知道他所增进的公共福利为多少。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他个人的安乐,仅仅是他个人的利益。在这样做时,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他去促进一种目标,而这种目标决不是他所追求的东西。由于追逐他自己的利益,他同时也促进了社会利益,其效果要比他真正想促进社会利益时所得到的效果要大。”亚当·斯密的这个思想包含着三个要点:①追求个人利益是人类从事经济活动的主要动力;②竞争这只看不见的手自发地将各种个人利益转变为一种共同利益;③对国民财富的增长来说,政府对经济管得越少越好。福利经济学继承了亚当·斯密的思想,认为自由放任可以自发地导致共同利益的增加。 11.什么是平等与效率,如何处理好两者的关系?

答:(1)平等是指将社会的商品平均地分配给社会的所有成员,使得大家都有完全相同的商品。效率是指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配置,它是试究帕累托最优问题的核心内容。 (2)在资源配置与收入分配问题上,平等与效率是一个两难的选择。如果只强调平等而忽视效率,就会因产生平均主义而阻碍经济增长导致普遍贫穷;如果只强调效率而忽视平等,就会因分配不公而影响社会安定。从发展经济和社会稳定角度来看,最好能够选择一种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分配。根据世界各国的经验,处理好两者关系的原则是,在保障效率的基础上,实现社会的平等。

3 计算题

1.考虑一个定义在有限集X上的理性偏好关系?。让~和φ分别表示从理性的偏好关系中导出的无差异的和严格的偏好关系。

(1)证明~和φ是传递的。

(2)从x?y和yfz推导x?z。(提示:请从偏好关系的定义出发解题)(中山大学2004

试)

证明:(1)证明:设x?y,y?z.因此有x?y,y?z,由偏好的传递性性可知x?z,同样由

x?y,y?z可知,y?x,z?y,由偏好的传递性可知z?x.因此有x?z,即~是传递的.

设x?y,y?z。由x?y知x?y,由y?z知y?z,根据偏好的传递性,有x?z.假设

z?x也成立,则根据偏好的传递性,由z?x,x?y得出z?y,这和已知y?z矛盾。因此,

由于x?z,但z?x不成立,即x?z成立,所以?是传递的.

(2)用反证法证明 假设z?x

又x?y,由(1)证明的传递性 得 z?y

这和y?z矛盾,所以x?z,得证。

1. 假设在一个纯交换经济中有两个消费者i=A,B和两种商品j=l,2。消费者的初始禀

iii赋为w?(w1,w2)。消费者A的初始禀赋和效用函数分别为

wA?(1,0和

UUA(x1x2)?(x1)(x2)BBBAAAaA1?a;消费者B的初始禀赋和效用函数分别为wB?(0,1)和。商品1和2的价格分别用p1和p2来表示。

B(x1x2)?(x1)(x2)?B1?? (1)求竞争均衡(提示:在计算竞争均衡时可把商品1的价格标准化为1。 (2)假设?=1/2,?=1/2,使市场出清的价格水平和均衡消费量分别为多少?(上海财经大学2007试)

解:(1)消费者A的效用最大化问题为:

maxU(x1,x2)?(x1)(x2)s.t.A11A2AAAAA?A1??px?p2x?pw?p1(1??)p1p2B1??

解得消费者A的价格提供曲线为:

(x1,x2)?(AA?p1(1??)p1p1,p2BB)?(?,) ①

消费者B的效用最大化问题为:

maxU(x1,x2)?(x1)(x2)s.t.BBAB?p1x1?p2x2?pwB?p2

解得消费者A的价格提供曲线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