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会财管·8章 资本预算(58页 共七讲)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注会财管·8章 资本预算(58页 共七讲)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2)实务上被普遍接受的做法

根据项目的系统风险调整折现率即资本成本,而用项目的特有风险调整现金流量。 二、项目系统风险的衡量和处置 (一)加权平均成本与权益资本成本 1.计算项目净现值的两种方法 方法 现金流量的特点 折现率 实体现金以企业实体为背景,确定项目对企业现金流量以企业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第页

45

流量法 的影响。 确定现金流出量时不考虑利息和偿还本金。 以股东为背景,确定项目对股东现金流量的影响。 利息和偿还本金为相关的现金流出量。 作为折现率。 股权现金流量方法 以股权资本成本为折现率。 P218【教材例8-12】某公司的资本结构为负债60%,所有者权益为40%;负债的税后成本为5%,所有者权益的成本为20%,其加权平均成本为: 加权平均成本=5%×60%+20%×40%=11%

该公司正在考虑一个投资项目,该项目需要投资100万元,预计每年产生税后(息前)现金流量11万元,其风险与公司现有资产的平均风险相同。该项目可以不断地持续下去,即可以得到一个永续年金。公司计划筹集60万元的债务资本,税后的利息率仍为5%,企业为此每年流出现金3万元;筹集40万元的权益资本,要求的报酬率仍为20%。

按照实体现金流量法,项目引起的公司现金流入增量是每年11万元,这个现金流应由债权人和股东共享,所以应使用两者要求报酬率的加权平均数作为资本成本。

净现值=实体现金流量÷实体加权平均成本-原始投资 =11÷11%-100=0

按照股权现金流量法,项目为股东增加的现金流量是每年8(11-3)万元,这个现金流量属于股东,所以应使用股权资本成本作为折现率。

净现值=股权现金流量÷股东要求的收益率-股东投资

=8÷20%-40=0

企业实体流量法净现值= 11-100=011息前税后现金流量11 11 11 11 … … 投资所有者:40债权人:60折现率:加权平均资本成本WWW.DONGAO.COM

第页

46

WWW.DONGAO.COM股权现金流量法净现值=8-4020%=08息后税后8 8 8 8 … … 现金流量投资:所有者:40折现率:股东要求的必要报酬率

2.结论P219

(1)两种方法计算的净现值没有实质区别。不能用股东要求的报酬率去折现企业实体的现金流量,也不能用企业加权平均的资本成本折现股权现金流量。

(2)折现率应当反映现金流量的风险。股权现金流量的风险比实体现金流量大,它包含了公司的财务风险。实体现金流量不包含财务风险,比股东的现金流量风险小。

第页

47

(3)增加债务不一定会降低加权平均成本。

(4)实体现金流量法比股权现金流量法简洁。

【例题16·多选题】计算投资项目的净现值可以采用实体现金流量法或股权现金流量法。关于这两种方法的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 )。(2005年)

A.计算实体现金流量和股权现金流量的净现值,应当采用相同的折现率

B.如果数据的假设相同,两种方法对项目的评价结论是一致的 C.实体现金流量的风险小于股权现金流量的风险 D.股权现金流量不受项目筹资结构变化的影响 【答案】BC

【解析】计算实体现金流量的净现值时,应当使用企业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作为折现率,计算股权现金流量的净现值时,应当使用股权资本成本作为折现率,所以A错误;采用实体现金流量法或股权现金流量法计算的净现值没有实质的区别,二者对于同一项目的判断结论是相同的,所以B

正确;股权现金流量中包含财务风险,而实体现金流量中不包含财务风险,所以实体现金流量的风险小于股权现金流量,即C正确;在计算股权现金流量时需要将利息支出和偿还的本金作为现金流

出处理,所以,股权现金流量的计算受到筹资结构的影响,所以D错误。

(二)使用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的条件P219

使用企业当前的资本成本作为项目的资本成本,应具备两个条件:一是项目的风险与企业当前资产的平均风险相同;二是公司继续采用相同的资本结构为新项目筹资。

在等风险假设和资本结构不变假设明显不能成立时,不能使用企业当前的平均资本成本作为新项目的资本成本。

【例题17·单选题】在采用风险调整折现率法评价投资项目时,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2009年原)

A.项目风险与企业当前资产的平均风险相同,只是使用企业当前资本成本作为折现率的必要条件之一,而非全部条件

B.评价投资项目的风险调整折现率法会缩小远期现金流量的风险

C.采用实体现金流量法评价投资项目时应以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作为折现率,采用股权现金流量法评价投资项目时应以股权资本成本作为折现率

D.如果净财务杠杆大于零,股权现金流量的风险比实体现金流量大,应使用更高的折现率 【答案】B

【解析】风险调整折现率法采用单一的折现率同时完成风险调整和时间调整,这种做法意味着风险随时间推移而加大,可能与事实不符,夸大远期现金流量风险。

第页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