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第一学期全册教案含教学反思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2018-2019学年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第一学期全册教案含教学反思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三、试写初记叙清楚,语句通顺,感情真切。 1.学生进行习作,教师巡回指导,并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稿,进行修别指导。 改 四、朗读赏2.初稿,进行自我修改。 3.组内互读互改。 1.每小组推荐一至两位同学,教师作适当调整,分三大类由析,交流评学生朗读,引导学生进行赏析。 议 五、再次修改,誊抄习 作 板书设计: 我是一棵××树 小树与鸟的对话 雪的自述 大自然的声音 蟋蟀在唱歌 听雨 游××× … 作业设计 抄正作文。 教学反思 2.学生交流评议。 3.教师点评。特别要肯定习作中体现出的“独特感受”,恰当地运用联想和想象。 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清楚认真地抄写在作文本上。

从六年级开始,让学生学会修改作文必须落到实处。每人准备一支红笔,交给改作文的基本方法,学会修改自己和同学的作文,对提高自己的作文能力有帮助。 课 题 回顾.拓展一 教学时数 2 1.通过回顾、交流学习本组课文后的收获,引导学生学习作者通过联想和教学目标 想象来表达独特感受的方法。 2.读背并积累古诗句。 重点 教学重难点 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步骤 一、回顾课文 二、联系课第一课时 (交流平台) 回顾本组四篇课文,说一说《山中访友》《山雨》和以前学过的《桂林山水》《观潮》等在表达方法上有什么不同? 本组课文,作者投入大自然的怀抱,领略大自然的风姿,倾听大自然的声音,与大自然互诉心声,交流感受。在表达自己独特感受的过程中,充分运用联想和想象。 1.联系《草虫的村落》,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收获和体会,体学习作者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感受的方法。 熟读本单元课文,体会课文所采用的写作方法。 学习活动 备注 读背并积累古诗句。 文,交流体会联想和想象的魅力。 会 一、激趣导入 2.交流课外阅读中读到过的类似文章,说说自己的体会和感悟。介绍相关的课外阅读文章及书籍。 第二课时 (日积月累) 在许多描写景物,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诗作中,诗人以其独特的视角,大胆想象,抒发情感,留下了光辉的篇章,今天我们

二、出示诗句。 就来欣赏其中的几句。 1.出示日积月累中的句子。 (1)学生自由吟诵。 (2)尝试理解。 2.选择其中的几个诗句,体会诗人在写景过程中的联想与想象。 己亥杂诗(龚自珍) 浩荡离愁百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落花并非无情无义之物,化成春泥使后来的花更红。这是一种自然现象,但诗人比喻自己不做官并非丧失报国志,而是走另一条路为国效力。 月夜(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夜半更深,在夜寒袭人、万籁俱寂之时,响起了清脆、欢快的虫鸣声。初春的虫声,可能比较稀疏、微弱,但诗人敏感地注意到了,而且从中听到了春天的信息。它标志着生命的萌动,万物的复苏,所以它在敏感的诗人心中所引起的,便是春回大地的美好联想。 菊花(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菊花在百花之中差不多是最后凋谢的,一旦菊花谢尽,便没有花景可赏,人们爱花之情自然都集中到菊花上来。诗人从菊花在四季中谢得最晚这一自然现象,引出较深的道理,表达了诗人特殊的爱菊之情。这其中当然也含有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谢的坚贞品格的赞美。 有兴趣的同学读读背背原诗。

三、趣味语文。 3.背诵积累诗句。 1.自由读故事。 2.同桌自己的理解。 3.全班交流,体会一字诗的妙处。 作业设计 读背“日积月累”的诗句。 教学反思 “暖”,学生最易写错字,有必要强。 单元备课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读书感受中华儿女报效祖国、为国争光的赤子情怀,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为祖国的日新月异感到骄傲、自豪,立志报国;

3.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