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第一学期全册教案含教学反思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2018-2019学年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第一学期全册教案含教学反思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课时备课 课 题 1.山中访友

教学时数 2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内容,了解作者所访之“友”。 教学目标 2.抓住重点词语,理清思路,理解本文新奇的构思。 3.展开想像,感受作者的心境,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 4.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步骤 一、整体感悟 第一课时 1.导入新课。 重点 感知内容,理清思路,反复诵读,体会作者的感情。 难点 展开想像,感受作者的心境,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 让学生自主讨论学习本文,指导学生反复朗读,通过朗读来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学习活动 备注 板书课题:山齐读课题,揣测文章的内容,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2 展开中访友 想像。 如果你没读过课文,请展开想像,猜一猜作者到山中去访 问一位怎样的朋友?访问的情形会是怎样的? 可作者是怎样说的呢? 二、初读课1.学生速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正音。 文 2.感悟内容:点名让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同学带着问题听读 课文。 a作者在山中拜访了哪些“朋友”? b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学生讨论明确:读到第3自然段,明白原来作者要访的是 自然界的朋友,依次是:古桥——树林——山泉——小溪——白

云——瀑布——悬崖——云雀——石头——落叶——小花—— 阵雨——老柏树——蚂蚁——归鸟 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与山中朋友之间的亲切,表达作者对大 自然的热爱之情。 第二课时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作者要访问的是什么? 作者与大自然是那样贴近,关系是那么密切,他在山中拜访 一、复习导的都是一些什么样的朋友?作者分别从山中的众朋友身上感悟到 入 什么?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1.精细地朗读课文,细细品味,自主探究,讨论明确: 二、研读与古桥——德高望重——古老而坚韧的灵魂 赏析 树林——知己——我变成了树 山泉——姐姐——照出我的浑浊 小溪——妹妹—一唱和小诗 白云——大嫂——天空的护士 瀑布—一—大哥一一天生金嗓子 悬崖一一给人清净、无杂念的心境 云雀——弟弟——纯洁少年,从不说是非 石头——敲击——时间的回声 落叶——纹理——命运的手相 小花——采一朵插头上—— 阵雨——侠客吼叫,醉酒的诗人朗诵 柏树——慈祥——恩泽、遮雨 蚂蚁———小弟弟——患难兄弟 归鹤——伴我披月回家 作者从山中的众朋友身上悟到并得到了什么启示? 2.合作探究: 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进山看了一路的美景, 可作者为什么却说成“山中访友”?

三、体验与反思 作者访问的是自然界的朋友,想像丰富、新奇,充满童心童 趣,构思新奇。以这样的方式叙述,使读者也走进画面中,走进 作者的心境中,仿佛这些自然界的朋友,不但是作者的,也是我 们每一位读者的,于是感到更加亲切,似乎我们也随着作者把自己想像为一棵树,使树与我融为一体读者时时会被作者的童心打动,时时被流淌在字里行间的激情感染,我们与大自然是这样的贴近,甚至会融为一体,又怎么能不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呢? 3.带着感情朗读课文,去体会那“童话般的世界”。 1.质疑交流 我们随着作者“带着一路月色”“带回了满怀的好心情”回到了家中。你有哪些思考和体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珍视我们自然界的朋友? 学生讨论交流。 板书设计: 1 山中访友 古桥——德高望重 树林——知己 热爱大自然 山泉——照出我的浑浊 小溪—一唱和小诗 …… 作业设计 1.抄写词语; 2.背诵课文; 3.摘抄文中的比喻句、拟人句和排比句。 教学反思 学生可以向同学质疑,也可以向老师质疑。

《山中访友》是第一单元的第一课,因此我在课前做了精心的准备,备教材、备学生、备作者,但是在教学中还是出现了一个新的生成点:联想和想象的区别是什么?教学中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