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生学习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结题(1)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农村小学生学习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结题(1)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3、总结法

为确保各阶段研究工作的顺利展开,我们逐阶段进行总结交流。及时召开交流会和撰写阶段性总结报告,召开阶段性总结会,做到集思广益,扬长避短,及时调整研讨思路,把握正确的研究方向,以利于研究方案的稳步实施。

交流探讨:在课题研究中所取得的突破或存在的困惑,我们都及时召开课题组会议,或进行小组集中交流,或在网络平台上进行交流探讨,寻求更好的研究方法。

经验总结:课题组成员在对实验的个体进行心理辅导、个案追踪、社会调查、问卷调查等一系列的研究中及时做了研究记录,总结出了有效的解决农村小学生学习心理问题的对策,撰写了总结报告,为课题的顺利结题提供了大量的有效依据。 六、课题研究的历程

本课题自开题来进行了为期三年多的研究(2011年6月~2013年10月)。在整个研究的历程中,共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开题阶段(2011.6-2011.9) 在本阶段中,我们做了如下工作:

1、组建课题组,选题,课题论证,研究员分工

在选题和课题论证中,由本课题组组长王红兰、乔普利两同志带领全体课题组成员,通过查阅大量资料,结合当前农村中学生课上存在的不良现象,选取了本课题,并得到了上级教育科研主管部门的论证认可,将本课题作为十二五教育科研重点规划课题研究。 课题组成员中,第一组长王红兰同志是中学高级教师,曾主持过市县级科研课题,并成功结题。,在各级各类教育刊物上发表教研论文5篇,其中两篇论文获省级二等奖,有着丰富的学术经历和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理论基础扎实,组织领导能力强。第二组长乔普利,中教一级物理教师,,曾经多次取得区级优胜教学成果奖,2010年区级优秀班主任,善于从学生心理入手进行教学工作。多篇论文在县级以上科研刊物上发表;实现了一把手亲自抓科研、亲自参与科研。课题组其它研究人员均是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青年教学骨干,个个都有论文在县级以上获得过不同的等次奖或在教研刊物上有发表;多数成员获得县级或县级以上教学能手、教坛新星、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称号,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

课题组主要成员:王洪兰、张继环、朱玉燕、乔普利、李玉宝、李坤玲、张春燕、何满、张继林、孙兆香 闫宝林、栾凤霞

具体分工:王洪兰同志负责课题宏观调控和专业引导;乔普利同志负责协调课题研究管理工作,把握研究方向,成果验证及经费

保障;李玉宝同志负责协助课题研究管理与策划;朱玉燕、李坤玲、张春燕、何满、张继林、孙兆香、闫宝林、栾凤霞具体负责课题研究的组织实施,文献检索,资料整理、课题简报的编辑出版,撰写阶段性总结,成果验证准备等工作,张继环同志负责撰写《结题报告》。 2、申报课题,明确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确定研究的主要内容及预期目标,制订《课题实施方案》。

3、组织课题组成员培训,学习相关理论,统一认识,更新观念,确保课题顺利实施。

第二阶段:调查阶段(2011年10月~2011年12月)

1、为了更加切实做好课题研究工作,根据农村中学生年龄段特点,将课题组分为三个学段研究组,并分别确定了各组研究的任务,即:

七年级组:承担农村中学生七年级课上出现的不良现象和不良现象形成原因的调查。组长:李坤玲组员:张继林、乔普利、朱玉燕。 八年级组:承担农村中学生八年级课上出现的不良现象和不良现象形成原因的调查。组长:张春燕,组员:孙兆香、栾凤霞、何满。 九年级组:承担农村中学生九年级课上出现的不良现象和不良现象形成原因的调查。组长:闫宝林,组员:王洪兰,张继环、李玉宝

2、分年级制定了相应的调查方案,分别进行了问卷调查、个案调查、社会调查等,根据调查结果及时撰写了调查分析报告;分析了农村中学生课上出现的不良现象和不良现象形成的原因,初步拟定了对策设想。

3、针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整理,研究问题成因,结合实际制定解决问题的措施,撰写了专题论文,并及时进行了阶段性研究总结,制定了对策方案。

第三阶段:实验阶段(2012年1月~2012年6月)

1、根据在调查阶段形成的对策方案,各年级研究小组及时拟定了实验方案。

2、建立实验个体资料档案,在实验中各学段组对实验的个体分别进行了心理辅导,个案辅导,家访、谈心等方式的实验,并及时记载了辅导方式、过程,记录了研究日志,撰写了家访札记,进行了案例分析和问卷调查及分析。

3、课题组成员均以各自的实验对象,结合本课题举行公开课和示范课,组织专家进行了评析、交流和探讨,初步形成“农村初中学生课上抗挫心理训练过程”的框架。

4、组织学生开展各项有利于学生抗挫训练的活动。开展特色阅读活动,开展特色的师生对话活动,开展特色的师生对话活动。针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