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文本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苏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文本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苏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文本

路组织与价值配置,以旅游效益提升为目标,以旅游综合体形式进行要素配套的接待服务基地建设。

第七条 旅游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国际著名旅游目的地,持续提升旅游业在苏州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中的地位。

2、品牌目标:通过政策引导与调控、长三角旅游目的地中的价值导向定位,打造“锦绣世界水城、极品东方园林、经典江南艺术、魅力太湖风景、时尚浪漫新城、醇厚水乡古镇、三吴都会风情”七张特色旅游品牌。

国家级旅游品牌申报目标 新增5A级景区:东方水城、太湖旅游度假区、金鸡湖城市休闲旅游区。 新增4A级景区:镇湖刺绣艺术馆、光福景区、荷塘月色湿地公园、阳澄湖美食休闲娱乐区、东太湖主题休闲园、张家港市东渡苑景区、太仓体育主题公园、白塘生态植物园。 新增省级旅游度假区:常熟沙家浜省级旅游度假区、张家港市双山岛旅游度假区、吴江东太湖温泉旅游度假区、苏州工业园区阳澄湖国际休闲旅游度假区,相城阳澄湖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 国家旅游示范基地:国家文化旅游示范基地(苏州古城),国家商务旅游示范基地(金鸡湖);国家休闲度假旅游示范基地(太湖)。 文化生态保护区:太湖国家级化生态保护区。 至2020年新增中外合资或外商独资旅行社4-6家左右,5家旅行社进入全国百强旅行社前50位。 至2020年国际著名酒店管理品牌达到25个以上,新增四星级以上饭店40家左右。 至2020年重点建设12-15个年接待量200万人次以上的旅游景区。 至2020年新增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15-25家,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40-60家。

3、社会、文化与环境目标:促进就业,至2020年提供直接就业岗位约12万个,间接就业岗位约83万个。促进苏州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提升苏州知名度、美誉度,提高城市国际化水平,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和谐发展,实现安民富民的社会目标。通过发展依赖资源环境的旅游业,保持与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和旅游秩序,增强旅游目的地的安全感。

4、基础设施与服务功能目标:改善城乡道路、公共交通、环境卫生、空气水质、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条件。完善旅游集散中心、咨询中心、紧急医疗救护中心、旅游网站、交通标识系统、游客支付系统等城乡旅游服务功能。

2

苏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文本

5、经济指标:

表2-1 苏州市旅游增长速度

国内游客 国内旅游收入 入境游客 旅游外汇收入 现状2008 5270万人次 651亿元 219万人次 9.78亿美元 2008-2015 7-10% 11-13% 9-12% 12-14% 2016-2020 5-7% 6-9% 6-8% 8-10% 说明:2020年的预测指标采用了《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中的规划指标。

到2020年旅游总收入突破2300亿元。旅游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约6%左右,旅游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第八条 旅游发展战略 1、目的地战略

主动融入区域发展,承接更多的旅游流的扩散和辐射,确立长三角区域旅游关键节点的地位。针对不同层次的旅游市场,打造两个层次的旅游目的地。对于入境旅游者或国内远程游客,打造世界文化旅游名城、长三角国际旅游目的地的核心组成部分和主要旅游接待服务基地;对长三角区域游客,打造最具吸引力的休闲度假和商务会议特色旅游目的地。

2、国际化战略

从旅游形象、品牌、营销、产品、活动、服务、环境、经营管理等方面,全方位与国际接轨,实现游客构成国际化和旅游经济国际化的发展目标。重点是实现吸引物体系的国际化和旅游服务的国际化。通过对入境市场的需求管理,开发并营销三古文化体验产品和以城市商务游憩区、旅游综合体为代表的现代休闲娱乐产品,推出主题旅游线路和定制度假旅游产品,加强昆曲、评弹等江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利用,培育面向入境市场的旅游吸引物体系。加快完善旅游交通、标识系统、购物游憩设施,逐步引进国际知名酒店管理集团、知名国际旅行社和品牌展会项目,加强旅游业的国际合作,加快旅游软硬件水平与国际水平的对接,实现城市旅游功能的国际化接轨。

3、创新发展战略

在市场营销、项目策划、品牌建设、产品结构、开发运作等方面,根据市场需求趋势进行适时创新。从市场主体入手,引进和培育富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旅游企业。建立有利于创新的管理体制机制,提出激励创新的政策措施。

4、产业集聚战略

3

苏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文本

按照大旅游发展的要求,在空间上以核心吸引物为中心集聚相关要素、设施,强化旅游功能,形成规模效益,构建富有潜力的旅游产业新增长空间,打造一批以旅游业为主导,带动文化创意、生态农业的产业集群,构建苏州旅游业的强力增长极、高效益的旅游产业园区。

5、文化全程化渗透战略

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品,作为苏州旅游核心吸引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文化作为特色要素全过程融入旅游产品和旅游要素之中,全力培育苏州特色旅游文化。以文化作为旅游产业和其它相关产业(文化产业等)的纽带,形成产业链长、综合效益突出的文化旅游产业。

6、区域协作战略

充分利用地缘优势,进一步强化苏州与杭州、南京、无锡等周边旅游城市,以及长三角其他旅游城市之间的线路协作、客源共享与捆绑营销。接轨上海,融入世博,将苏州重点旅游产品融入上海旅游产品体系中,重点加强同上海在远程、境外旅游市场方面的合作营销。通过功能互补、产品差异化开发、精品线路的共组、形象的共塑进一步推进重点区域的旅游协作,如苏锡常环太湖休闲旅游带的协作、沿长江旅游带的协作、环上海旅游圈的协作。

第九条 旅游发展模式

转变现有旅游发展路径,由资源依赖型转为市场导向型,由比较优势导向转为竞争优势导向,由单体开发转为产业集聚,由国际游客和国内远距离游客的旅游过境地转为多层次的旅游目的地。以产品结构转型、特色要素创新、引擎项目打造、企业竞争力提升、产业空间整合、旅游环境优化为旅游发展重点,以创新强化吸引物体系、全面提升综合环境、构建特色旅游品牌、完善管理和政策体系为路径,显著提升苏州旅游业的持续竞争力;以加快结构优化转型、推进旅游综合体建设、延伸旅游产业链、获取长三角旅游价值链中高端地位为路径,大幅度提高苏州旅游产业的综合效益。探索现有资源依托发展模式、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旅游综合体建设发展模式等多种旅游发展模式,最终形成以旅游环境改善为基础,产品结构优化为重点,旅游产业空间集聚为形式、机制与体制创新为依托、特色旅游要素高效配置为手段的苏州旅游发展模式。

第三章 空间布局规划

第十条 旅游发展总体格局

4

苏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文本

构建“一核一带三区”的旅游发展空间格局。其中“一核”为主城旅游发展极核,“一带”为沿江休闲旅游带,“三区”为环太湖休闲度假旅游区、中部湖荡生态休闲旅游区、南部水乡古镇观光休闲旅游区。

第十一条 主城旅游发展极核

1、空间范围:包括苏州古城、工业园区(从古城至金鸡湖部分)、高新区(从古城至苏州乐园部分)。

2、发展目标:围绕“锦绣世界水城、极品东方园林、时尚浪漫新城、经典江南艺术、三吴都会风情”五张特色品牌打造世界级文化休闲旅游地,长三角区域旅游组织与服务基地。

3、发展思路:实施全要素旅游化发展战略,对古典园林、历史街区、特色河道等物质性资源,苏绣、评弹、昆曲等非物质性文化遗产,以及特色餐饮、特色购物等旅游要素进行整体包装策划。围绕金鸡湖打造集聚会展、影视、游艇、置业型度假酒店等时尚业态,荟萃精品街区、精品店铺、现代娱乐、主题餐厅等场所的时尚空间,塑造时尚浪漫新城的品牌形象。通过旅游要素空间延伸,将古城与高新区、工业园区进行旅游吸引物整合、旅游线路共组,使主城区不仅成为文化游览区,而且成为提供国际化、高品位、全功能旅游服务的综合性服务区,旅游要素高度集聚的旅游综合体,旅游产业的重要效益区,将主城区整体打造成为世界级文化休闲旅游目的地。

4、发展重点

推进苏州古城文化观光旅游产品的全面提升与深度开发,从局部分散景点的观光旅游产品开发走向全要素休闲旅游环境的营造;以历史文化街区和风貌片区为基础(景观斑块),通过主题与品牌提升(从“苏州古城”到“东方水城”),以苏州古城为核心的景观基质和景观廊道的扩展,主题化、特色化、多样性的休闲旅游要素与活动的配套,与苏绣、评弹、昆曲等经典文化艺术、传统工艺等非物质文化的结合,旅游线路、交通、标识系统的无缝化接合,形成以文化、旅游业为主导的苏州乃至长三角的强力旅游引擎。

高新区重点打造苏州乐园现代娱乐旅游板块,注重主题公园内容的更新提升、科普内涵的挖掘与融入。建设大运河文化休闲旅游带,开展康体休闲、文化休闲等活动。

工业园区大力发展商务会展、现代娱乐等产品,重点打造金鸡湖都市商务休闲旅游综合体。

5、旅游要素配套

制定交通需求管理措施,缓解主城区尤其是古城区的交通压力。在古城范围内限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