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学教案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写作学教案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写作学》课程教案

不是夏天那种倾盆大雨;也可能你感觉到一种凉意,有时候,你还会闻到由于下雨泥土潮湿的气息;甚至下雨以后树叶和花的颜色、气味,都会发生变化。下雨的时候,还包括阴天所给你的视觉的感觉,这种阴沉的天空的感觉,也许在某些人身上引起的是一种快乐。如果是农民,他感觉是快乐的,因为他们的庄稼地,还有许多地方正需要雨。如果是牧区,对春雨的感觉更敏锐。一场春雨过后,到处都是绿草。连牛啊,羊啊,放羊放牛的牧民啊,都感到非常快乐。所以说,下雨这么一件很普通的事情,它是与你的视觉、嗅觉、听觉和你的许许多多的一系列复杂的感觉都分不开的。?(王蒙《谈谈短篇小说的创作》,《写作》1982-5)

例如杨沫《青春之歌》中的田野之夜:

多么美好的夏夜啊,晶莹的星星在无际的灰蒙蒙的天宇上闪烁着动人的光芒;蝈蝈、蟋蚌和没有睡觉的青蛙、知了,在草丛中、池塘边、树隙上轻轻唱出抒情的歌曲。而辽阔的田野在静穆的沉睡中。那碧绿的庄稼,那潺潺流动的小河,那弯曲的伸展在黑夜中的土道,那发散着馨香式的野味和树叶,那浓郁而又清新醉人的空气……都在这不寻常的夜里显得分外迷人,分外给人一种美的感觉。

[分析] 这是—幅立体的彩色画卷,作者动用了视觉、听觉、嗅觉等感官。这里有光影、有色彩、有音乐、有馨香。层次上有远景,有中景,有特写镜头;方法上,有动景,有静景。作者生活功底深厚,观察细腻,又表达得情趣盎然,美不胜收。 (2)主景衬景观察训练

观景要注意主景(重点);衬景(非重点)。初学写作者,往往抓不住重点,胡子眉毛一把抓,结果景致都无特点,给人印象也很淡薄。较好的例子如峻青的《海燕》中写海霞:

这时候,夕阳已经衔着山巅了,西面的半边天空,像起了大火似的,燃烧着一片血红的晚霞。这霞光映照着大海,大海也闪烁着一片红光,那轻轻地跳跃着的细密的浪花,就像一片燃烧在浩瀚无限的绿色草地上的火焰;忽刺忽刺地直舐着长空。一群群海鸥,在浪花上面飞腾着,喧叫着,它们那雪白的翅膀,不时地闪着红光,使人觉得那是一片从浪花的火焰中飞扬起来的火星儿。

[分析] 短文中“海霞”是主景,作者写出了“大火似的”形态;“血红”的颜色。这是正面写。还有大海、浪花、海鸥,都是次要景色,分刈写了“红光”、“火焰”“火星儿”,旨在为衬托主景服务。 (二)社会景观

要求:观察社会景观,要注意观察顺序,可以由总体→局部;也可以由局部→总体。同时要注意观察点的变化:俯视,平视;远眺,近观。还要细心观察人的表情、动作,以及整个场面的气氛。

1.观察顺序训练

(1)由总体→局部。例如冰心的《陶奇的暑期日记》:

我们进了公园。公园里真热闹呀!四五位阿姨带着一大群穿着雪白的围裙的小弟弟小妹妹在做游戏。树荫底下,还有小朋友们在看书。石桌上有工人叔叔在下棋。长椅上有七八个戴着红领巾的小朋友,围着两位解放军叔叔在谈话。我们边走边看,走到耀眼的玉石牌楼,往西一拐,到了一所房子前面,上面写着?唐花坞?。小秋拉着爷爷问:?什么叫做‘唐花坞’呀??爷爷笑着说:?小秋真是个聪明的孩子,有不懂的就问……?爷爷还没有讲完,小秋又往前跑了。 [分析] 这段场景,由总观→局部。总观概括:做游戏、看书、下棋、谈话。局部细致,有语言、有神态(笑),有动作(跑了)。局部有细节描写,才能给人以鲜明印象。 (2)由局部→总体。例如一篇参观纱厂的散文《在美的世界里》:

我们刚刚跨进大门,一股喧闹的气息扑面而来,那轰鸣的、繁杂的机器噪音震耳欲聋,而那厂房的低矮、厂地的狭窄、更使人游兴大减,美在何处呢? 我们寻找着…… ?彩霞!?伙伴中有人惊叫了一声,我们的视线象舞台的聚光灯一样投向他指的方向。 说的一点也不错!那一团团的纱绽,伸出一根根五光十色的纱线,赤橙黄绿青蓝紫,有条不

- 17 -

《写作学》课程教案

紊地排列在一个大轮子上。大轮飞转,并列的彩纱像是倾泻的飞瀑,又如流动的云霞,更似雨后的彩虹。与此相映生辉的是那不甘寂寞的一框框纱束,在机器的鼓动下翩翩起舞,恰似一只只翻飞的彩蝶在扑扇着美丽的翅膀。

[分析] 纺纱厂车间里工序很多,先从主要工序纺纱观起,再延伸视线,这种方法,不仅顺序清楚,重点也突出。 2.观察点变化训练 (1)俯视。例如黄绍武的《游子回归心》写美国东海岸一座旅游城: .. 这里的下午,正是该市交通最拥挤的时候,只见一辆辆小甲虫似的轿车,慢吞吞地在多层立体交叉公路上爬行。

[分析] 由于采用俯视,轿车就形同“小甲虫”,因远,交通又拥护,车子似乎不动,就形成了“慢吞吞”爬行的景观。

(2)俯视+近观。例如秦牧写广州的花会: ....这时分,银灯高照,人流如潮,夹着笑语喧声,涌入花市彩门。这个夜里,平素害怕拥挤的人也不怕拥挤了,往常夜间足不出户的人也来逛花市了。百数十万人,像赶集似的,熙熙攘攘,摩肩接踵,争着赏花买花,也可以说是情趣盎然了。花架之上,神态凛冽的菊花,端庄雅洁的山茶花,艳丽的牡丹,娇俏的石竹,挺拔的剑兰,潇洒的仙客来,?卧丛无力含醉妆?的大丽,?水上轻盈步微月?的水仙,?独先天下之春?的梅花,笑脸迎人般的绯桃,点点繁星般的海棠,色调缤纷的?彩雀?,还有鸡冠、玫瑰、含笑、兰花之类,交相辉映。南方特有的吊钟花,每一个鳞状花苞里能够伸出五六朵以至十几朵铃铛状的花儿,更像是在摇动着它们的小铃铛,喧嚷着:?春来啦,春来啦!?人们就在这花街中间赏花买花。买到了的,就把一束束鲜花,一盆盆柑桔举在头上行走,这时候,奔腾术已的人流又逐渐变成一条?鲜花之流?了。 [分析] 先居高临下俯视:“百数十万人像赶集似的??”再近观:近观分两个层次:概观:菊花、山茶、牡丹??,细观:吊钟,以及把一束束鲜花、一盆盆柑桔举在头上的人。 (3)俯视。例如叶宗耀的《榜样》: .. 天空飘起了絮絮雪花,天气突然转冷。可是龙门水库工地上照样车水马龙,川流不息;工地上的高空运输线不断地运送土和石,吊斗在人们头顶上荡去。 [练习],

1、分别观察操场、宿舍、教室的情景,写—篇短文。

2、出席“学习雷锋积极分子表彰大会”、英模报告会、学术报告会、辩论会、词论会、班会、新年联欢会、团员发展会、文艺汇演等,写场面。

3、在回家的路上,观察车厢人声嘈杂的场面。 4、公共汽车上,汽车一个急刹车出现的情景。 5、观看电视里奥运会开幕式场面,把它写下来。 3.注意气氛

社会景观,以人的活动为主,因此还要体验热烈的气氛。体验气氛有以下几种:

(1)情绪、氛围。例如吴德永、车古心《海的女儿》: .... ?下雪憋了一天的孩子们,兴高采烈,在人群里钻来钻去,放完自己的爆竹,又去拣取别人没炸响的小鞭,胆小的女孩儿,扎着蝴蝶结偎依在大人身边。火光—闪,便赶紧捂住耳朵,紧紧闭上眼睛。?

这里,过年的欢乐,是通过观察孩子们欢乐的心情、动作,以及“火光—闪”的热闹气氛表现出来的。 (2)聆听声音。例如;王淑芬《电活铃声不断》——全国科技人才技术交流洽谈会组委会见....闻。

文章一开始就实录了大会的电话声“铃铃铃、铃铃??” “上海吗?您需要招聘人才,欢

- 18 -

《写作学》课程教案

迎您来??”,“喂,您问摊位.2号馆摊位400元,已经爆滞??”先声夺人,接下来,又引述了各方面的谈活内容。从“电话不断”这一点,来写交流洽谈会的热烈情景。 (3)色彩渲染。例如萧乾《时代正在草原上飞跃》: .... 几百个男孩女孩子站在一起,一个个穿长靴子,穿着各种彩色的绸袍,配着各种颜色的腰带,有的小脑瓜儿上还扎着块绸子……在这五颜六色中间,还有一个统一的、压倒一切的颜色,那就是他们脖颈上系的红领巾。 (4)神态渲染。例如萧复兴《玉雕记》: .... 商店刚开门,人们便像开了闸的潮水一样,把商店灌得满满堂堂的。在这里,春节热闹火爆的气氛总是比别处要来得早些。顾客们抱着大包小包挤出柜台,个个脸上挂着笑,心里淌着蜜。售货员呢,从货架上拿这又拿那,手脚忙个不迭,脸上沁出汗珠,心里充满喜悦。经过他们的手,这些琳琅满目的货物流向多少乡村城市,流向多少家庭,给大家增加多少节日的气氛和欢乐呵…… (5)声音渲染。例如罗广斌、杨益言《红岩》: ....那些高谈阔论、嘻笑怒骂的声音,加上茶碗碟丁叮哨哨的响声,应接不暇的茶房的喊声,叫卖香烟、瓜子、画报、杂志的嘈杂声,有时还混进一些吆喝乞丐的骂声,溶汇成一片人声鼎沸、五光十色的气氛。

(二)调查采访

所谓调查,是一种通过向他人了解情况来获得写作素材的采集方式。观察所得的第一手材料固然可贵,但作者不可能对万事万物都目见耳闻、亲身经历,利用调查的收获来弥补亲历亲闻的局限,也是一条有效的聚材途径,它的存在大大延伸了我们感知的触角。 调查采访的基本思路:

1.有的放矢:以目标为导向,设计调查提纲。 2.善于质疑:以问题为中心,注意谈话方式。 3.勤做笔记:以数字为依据,健全统计环节。 附:

大学生消费调查问卷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正受到越来越大的关注。由于大学生年龄较轻,群体较特别,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一方面,大学生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又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实力的滞后,都对大学生的消费有很大影响。特殊群体自然有自己特殊的特点,同时难免存在一些非理性的消费甚至一些消费的问题。为了调查清楚大学生的消费现状及潜力,我们特展开这次调查活动,望同学们认真做答。 【基本情况】

A1.性别:1.男2.女( )

A2.你的家庭所在地:1.城市2.城镇3.农村( ) A3.你的家庭经济情况:1.富裕2.一般3.比较困难 A4.年级:1.大一2.大二3.大三4.大四( ) A5.学院:______________专业:_________________ 【单选题】

B1.你平均一个月的生活费大约为__________元

- 19 -

《写作学》课程教案

B2.一般情况下,你每月的生活费( ) 1.有多余2.差不多花完3.不够花 B3.你期望一个月的月消费为__________元 B4.你的消费方式为( )

1.能省则省2.事先做好消费计划再花钱3.毫不在乎想花就花4.其他 B5.你对你的支出有没有记帐的习惯( )

1.我基本上对所有支出都有记帐的习惯2.我对一些比较大的支出有记帐的习惯 3.我很少有记帐的习惯4.我向来没有记帐的习惯

B6.当你拿到一个时期的生活费时,你基本上会有怎样的安排( ) 1.先存起一部份的钱,剩下的当作此时期的生活费 2.进行该时期的预算,做好消费打算 3.马上去买或马上想去买自己想要的东西 4.没什么安排,想到用什么就用什么

B7.(1)你是否拥有下列物品(请在你拥有的物品前做上记号)( ) 1.手机2.MP3或MP43.台式电脑4.笔记本电脑

(2)如果你拥有手机,那么请问你在大学期间使用过__________部手机 B8.你上月用于通讯方面的支出为(包括使用电话卡的情况)__________元

B9.你上学期学习方面的花费(包括文具、书籍、复印、培训班等)大约为__________元 B10.你每月谈恋爱浪漫气氛“制造费”大约为__________元 B11.你的同学朋友过生日时,你会买礼物吗( ) 1.当然要,不然没面子2.自己制作,既有意义,又省钱 3.不买,大家都这么熟了4.其他

B12.当你想要买某样东西时,却发现钱不够,那么你会( ) 1.向父母要钱2.自己存钱3.向同学朋友借了再说 4.放弃购买5.其他

B13.在你所热衷的方面,你会不会控制不住自己而大肆花钱( ) 1.会2.不会3.其他

B14.当你在某项消费时,考虑最多的因素是

1.钱够不够用2.该商品的实用性3.该商品的档次4.其他 B15.对于下列社会一般的消费倾向,你比较赞同哪种( )

1.以经济实惠为主2.兼顾实惠和高标3.尽量追求高标准4.不清楚【多选题】 C1.你的生活费的主要来源( )

1.父母给予2.勤工助学3.奖学金4.做家教5校外兼职 6.其他 C2.你每月的生活费主要用在哪些方面( )

1.伙食2.交通、通讯 3.服装、饰品、化妆品等4.学习费用(书籍文印等) 5.娱乐、交际6.上网消费7.恋爱8.其他 C3.你赞成下列哪些看法( )

1.“勤俭节约”完全是一种美德,永远不会过时 2.在一定范围内可以提倡“勤俭节约”

3.在全社会提倡“勤俭节约”以前曾经有用,现在已经过时 4.只要我喜欢,价格再贵的东西我都会想办法买下来 【简答题】

D1.你觉得目前大学生消费有哪些现象?你对这些现象又有何看法?

- 20 -